我国林业机械的发展与展望

时间:2022-07-14 09:30:06

我国林业机械的发展与展望

[摘 要] 林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是我国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施策略之一。林业机械化对于提高我国林业现代化水平、走创新发展之路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此,本节在讨论林业机械化发展过程的同时,对未来林业机械化的趋势和应用等作了简单的回顾与展望,以期对业界同行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 林业机械 发展 创新 展望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9-0158-01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林业机械化在改善林业生产条件,提高林业生产效率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许多地方政府意识到这一点,都在加强林业机械化的方面做出了十分大的贡献和努力。

一、林业机械的发展

总体而言,林业机械化的发展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兴起――林业机械化兴起于美国,当时主要用于木材搬运,这一时期称之为林业机械化的起始阶段。自从1892年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拖拉机之后,林业机械化便悄然兴起于美国大地,然而由于当时生产条件的恶劣以及人们对机械化操作的由不熟悉到熟悉需要一个过程,致使林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趋缓。到了十九世纪的后期,随着采矿工业的不断发展,在林业趋于,也开始出现了铁轨道和木轨道的车辆用来搬运树木。直到二十世纪初,随着铁道的应用,木材运输逐渐以铁道运输为主。这样一来,林区的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了。

中期发展――此阶段开始于二十世纪40年代末期,持续到了二十世纪70年代。这个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成熟与机械化的不断推进,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机械化工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例如,出履带式集材拖拉机在前苏联的问世,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轮式集材拖拉机的普遍应用,更是以其轻快、便捷以及高效赢得了广大林业用户的认可,并迅速传播开来。到了六七十年代,林业生产机械化已经得到了普遍推广,并且随着人工造林条件的日益成熟与备受重视,营林机械化、集约化的脚步也越来越快。随着集约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化,全国各地兴办了很多林业机修厂、林业汽车保修厂、林业钢丝绳厂,并建立了相应的维修网点。这些都为林业机械化的深化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稳中上升――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深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我国林业逐步密切了与国外的项目与技术合作关系,在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优化产品种数上,较之以前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产品的质量也空前得以提高。此外,由于林业机械化程度的飞速发展,采种机、挖坑机、筑床机、割灌机、插条机、植树机等都得到了普及应用推广,随着运输机械化与切削机械化的成熟,林业机械化也想着更为人性和智能的方向发展。同时,反观林业机械化发展本身,与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和高精尖管理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林业机械化规模的不断扩大、种类的日益增多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加大,都催生了一批机械技术管理干部和技术工人队伍。他们通过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对林业机械的研制、使用、维修、保养和管理等都熟稔于心,并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学习技术经验,提升了专业素养。在技术精湛、管理制度健全的条件下,林业机械化的程度也呈现出强势发展的态势。

二、林业机械化的前景展望

林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战友十分重要的地位。林业机械化是我国实现林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根据我国林业自身的特点以及机械化的程度,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对林业机械化予以展望。

1.因地制宜兼备系统化

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特定地区的区域特点和经济特性,以“适用技术”为主,将机械化主要用来解决当地难以解决的林业问题上,诸如节省更多劳动力,简化工序及流程等。同时,不能以偏概全,盲目要求一切林业必须实现机械化,而应该采用林业机械系统化的方法,通过全盘考虑,使得林业生产过程中的某个环节或者某一关键部分的机械设备达到最佳组合,也可采用半机械化、人工劳动、机械化相结合的方式,使得机械化发挥最大效用,在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上发挥最大效能,来适应林业生产的需要。

2.技术精湛化

这一点,要求我国林业必须立足于国内,同时注意引进和吸取国外机械行业的先进理念和其他机械行业的先进技术设备,做到技术、保养、维修一线贯穿,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努力提高“三化”程度,以求得产品的高质量和低成本。同时,也借鉴国外同类机械行业的经验,努力加快林业机械的现代化水平,为我国林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力保证。

3.人性化管理

林业机械化程度越高,释放的劳动力越多,企业越有创新和发展的可能。因此,在进行林业机械化的设计与选择时,要采用人性化管理方式,给工作人员提供极可能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时充分考虑技术操作人员的安全,在降低劳动强度,简化工序的同时,给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心态。

4.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深化,计算机远程控制、机器人操作等逐步应用到了生产的各个领域,微控制器的普及及应用也给机械产品的数字化设计、制造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数字化建设的进一步加快,也更大程度地节省了人力成本的支出,更有助于产品的创新,也是林业机械化的必经之途。

5.机械化与生态环保并重

在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工业排污大量增加的当下,保护生态环境,防止不可再生资源的急剧减少,维护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等也在林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受到了重视。很多地区在林业机械化的生产过程中,都会将低耗能、低排污、低耗材,高环保等作为前提条件,再来综合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进行机械化生产,这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总之,在林业机械化成为林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的当下,必须在优化行业结构、发展优势品种、健全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机制,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等问题上高度重视,只有这些环节的搭配与协调,才可能切实落实林业机械化工作,推动林业现代化的前进步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刘小虎,俞国胜.中国林业机械发展的研究.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7).

[2]陈文泰,福建省林业机械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上一篇:水稻基质育秧操作规程 下一篇:状语从句省略现象考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