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提问角度审视生成性课堂教学

时间:2022-07-14 07:52:21

从学生提问角度审视生成性课堂教学

摘要:长期以来,传统课堂都以师问生答为课堂师生对话的主要模式,学生往往只能通过回答教师预设的问题而参与课堂。课堂对话呈现为“师问生答”这种单向反馈的模式,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主动探究能力得不到锻炼,从而使学生自身的问题意识渐趋淡薄,发现、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降低,学习方式也逐渐走向被动。而课堂教学中由教师提问转向学生提问正是有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支点,是实现生成性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旨在通过对学生课堂提问现状和意义的探讨和对学生提问和生成性教学的关系分析,寻找走向以学生提问为主的生成性课堂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提问;生成性教学

一、课堂提问的三种模式

就课堂提问而言,可以从提问的发起者和接受者的角色以及先后次序分为三种模式: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提问,学生回答。下面分别对这三种课堂提问的模式及其功能进行简要的分析。

1.“师―生”课堂提问模式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有主导地位。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课堂提问是最为普遍的一种课堂提问模式,以至于大多数人提到课堂提问时,往往将课堂提问理解为这种模式,甚至是唯一的模式。

在现实的教育实践当中,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的模式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大量的无效提问充斥着课堂。有研究者在对小学高年级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调查发现,12节语文阅读课上,平均每节课提问34次,其中最多一次竟达50次,占用课时23分钟,最少也达21次。就课堂提问的类型来看,93.63%的教师提问仅考察了低水平的认知活动,如回忆事实、简单的判断对错等等。频繁、费时而又明显缺乏思维价值的提问,其后果必然是降低学生的思维品质,限制主动性的发展[1],并且,在大多数教师的观念中,对课堂提问的认识也有很多误区。

2.“生―师”课堂提问模式

随着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更能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从20世纪初至今,从教师为主体―教材为主体――学生为主体的提问研究发展历程中,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的转变。学生提问是课堂参与形式中比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更高层次的认知卷入,并且,国外的研究都证明了这种认知卷入的作用和价值。

3.“生―生”课堂提问模式

学生之间的相互提问,从思维激发的角度看最具有价值。问题来自于学生,而又通过学生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真正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在学生互相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监控课堂学习的进程。教师既要指导学生的学,更要指导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学与思的结合,教给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授人以渔”,而不是单纯地“授人以鱼”。

二、学生自主提问障碍

传统的课堂造就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动者,是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是被支配者、服从者。国内研究者欧阳文认为,学生之所以提不出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观念障碍;信息障碍;教师权威障碍;教学方法障碍;技能障碍[2]。研究者王坤认为,教师的心理负担是阻碍教师鼓励学生提问的因素。教师的心理负担有三种:一是怕“误事”,有的教师觉得,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太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二是怕“冷场”,教师担心让学生提问题,时间多花在学生读书、思考上,气氛上不来,课堂就显得沉闷;三是怕“难堪”,有的教师课堂上不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问,怕的是有些来自学生的问题一时回答不上,在学生面前下不来台,显得“难堪”[3]。

三、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意义

古今中外,许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学生提问的意义,总结一下,学生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提问能反映出思维潜能。问题才恰恰是积极思维的首要原因,是决定着高水平的思维活动的直接推动力。学生遇到疑难便会采用不同手段扩充知识以及运用科学思维方式加以整合,从而发展其思维潜能。

(2)学生提问能激发求知欲。教师要让学生接触问题才能引发他们的求知欲,推动他们的探究行为。苏霍姆林斯基曾给教师建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得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而疑问能够激发求知的欲望”。

(3)学生提问有助于培养创造品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只有在不断地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会具有科学思考的主动性、探索精神和创造品质。

四、学生提问与生成性教学

学生提问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学习而试图从教师那儿引出言语反应的某些信号或是在联系自身已有知识经验和当时学习情境的基础上,针对一定的学习内容,通过一定的认知努力而自觉提出问题的心理活动。

学生的问题是从学习中发现的,与自身现有认知水平有一定差距,需要通过学生的思维操作和教师的协助才能排除障碍、获得发展。“生成性教学”指的是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师生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的课堂状态[4]。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它强调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互动。首先,从人的角度来说,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兴趣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和随机性。其二,从课程角度说,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既定的教学内容都有其自身的解读,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和创造者,他们共同开发课程,从而使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第三,从教学角度说,教学是一个发展的、生成的过程。师生双方在教与学交往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和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求得新的发现。

所以我们说“生成性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教学,它不同于传统教学关注的是教学结果,它则更为关注教学过程,它认为,教学的核心不是目标的达成而是学生的发展。在课堂上,学生的认知能力处于动态变化和发展之中,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回答可能比教师预想得更深刻、更丰富,甚至会提出一些创造性的问题,这时学生提问就促进了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一节好课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应是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生成的。评价一节课的好坏重点要看教师能引导学生在大脑中生成问题。课堂教学应突出其过程性,让学生在知识的发生、发现、应用过程中,在提问和问题探索中,通过师生对话、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自主完成学习过程,优化学习效果。

五、运用学生提问实现生成性课堂教学

(一)创设问题生成的条件

强调教学的生成,首先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创造性。学生需要有质问、怀疑、批判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及其他权威的自由和权利。教师应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等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教师同样是情境中的事件探究者或问题解决者,教师在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5]。

(二)鼓励学生提问,形成教学相长的生成性课堂

课堂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运用其观察了解到的教师对学生提开放性问题的方式来提问。教师也许对一些程序性问题不假思索就给出了答案,而对另外一些暂时得不到准确答案或者是建立在错误的假设上的问题,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话解释或在提问前弄清楚(既改进提出问题的课程价值,又保护提问者免受窘境)。教师应当把学生当作有良好意图的学习者,他们之所以问问题,是因为他们想要真正的理解。意识到表面上愚蠢的低层次问题,通常会引发有价值的讨论。合理提问研究所(Right QuestionInstitute)的丹・罗斯坦和罗兹・桑塔纳提出了四个激发学生提问的原则:第一,尽可能多的提问。尽管开始可能会使学生觉得恐惧,但大部分学生会变得兴奋,并且乐于积极参与到这种激发学习热情的新机会中。第二,不要停止讨论、批判或回答任何问题。这样可以促进教学的生成过程,并为学生提出问题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教师和学生都是在有机会提出大量问题时才知道什么是值得探讨的。第三,准确地写下每个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保证课堂中所有的声音都被听到和得到尊重,还可以消除教师代替学生思考的倾向。第四,把所有陈述都变为问题形式。学生通常在表述他们想要知道的事情时才意识到他们在提问。这样可以训练学生提问的措辞和表达,使他们用问题的形式而不是用陈述的形式来进行思考。每种规则都是在前一种规则基础上建立的,这些都是为了创设一个促进深入学习和享受型学习的课堂环境,从而培养学生通过提问来确立学习目标和计划的能力。只有能够提出自己问题的学生才会成为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大力提倡提问表示教师把学生看作合作参与者,需要他们提问来帮助你把课讲得更好,以便学生学得更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如果学会了如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就获得了成果。而且问题还可以激活思维、激活的课堂气氛,从而实现生成性课堂教学。在问题意识指引下的“教学相长”也必将大有益于生成性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申继亮,李茵.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心理功能和评价[ J].上海教育科研,1998,(6):41-43.

[2]欧阳文.学生无问题意识的原因与问题意识的培养[J].湘潭大学学报,1999,23(1):128-131.

[3]王坤.鼓励学生自己提问题[J].学科教育,1998,(7):14-16.

[4]郝玲君.让“生成”的课堂充满智慧、精彩绽放[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12

[5]余文森.论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课程・教材・教法,2007.5.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红色手推车》和《天净沙·秋思》的相似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