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尝试

时间:2022-07-14 03:39:21

基于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尝试

摘要: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态度也因人而异。本文结合笔者的英语教学实践,阐述了英语教师如何以就业为导向,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去适应学生,以学生为本,不断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就业导向;尝试

英语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中职学生来说是必备的技能之一。但多数学生对英语课缺乏学习兴趣、缺乏自信心、缺乏耐心。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对作业敷衍应付,对学习有畏难情绪。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学生中主要存在以下三种现象:一是肯学不会学;二是能学不肯学;三是能学但有心理障碍。所以职业学校的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基于学生的就业特点,以学生为中心,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学生,完善英语教学。

一、培养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效果

从初中开始到职校毕业,学生们会接触到数千个英语词汇以及许多语言点和语法知识。不少学生想学却不会学,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掌握方法,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作为英语教师,教学的重点和关键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践中,笔者告诉学生运用综合的方法(a composite way)学习语音、词汇和语法。具体做法如下:

在语音学习中,把语音放入词汇里,注意找出每个音所对应的字母或字母组合,这样,只要记住了单词的发音,单词的拼写就容易记住。词义和句子相联系,这样首先学习语音但又不是孤立地学,而是把语音放入有语调和节奏的短语句型中学习。

在词汇学习中,通过句子记忆单词。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交际,那么脱离句子孤立地记单词是脱离语境的学习也是不科学的。所以,除了记住词汇的音、形、义外,还要注意记住含有该词汇的词组和句型,并且经常性地进行口头或笔头的造句练习,这样即能掌握词汇又能复习其它语言知识。

在语法学习中,不应为学习语法而学语法,应当在此学习时结合大量的例句,例如,预习时就可以让学生用笔划出包含新学语法的句子,听课时,除了记下教师讲解的语法规则及例句外,在每一个句子下面留出空间,课后让学生自己再仿照例句造句。然后用对话重复句型,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操练,使学生在对英语学习上产生积极的心理响应。

二、培养学习动机,增强学习愿望

在英语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不一定是智力有问题,他们往往是在非智力因素的干扰下,能学而不肯学,从而与同龄人有点不同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显然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重要组成部分。

1.为学生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

目标是教学行动的指南。但它不是教师写在纸上,存在于脑中,讲在口上的独有物。教师应制定出符合学生个体特点,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所能达到的目标,事实上,不切实际的目标不仅不会对学生的学习有丝毫的帮助,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厌恶和对立情绪;其次,最好是设置些短期的目标,具体到每一课, 例如课堂教学的目标可定为:10个单词、5个短语、3个句子,学生会觉得目标更容易达到一些。每节课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地学好这些内容,让学生感觉到英语学习并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实践中,也应当使学习目标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体验成功,也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使所学内容适合学生的专业发展。

中职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培养具有英语和其他专业知识应用性人才。从现行教材看,不同专业使用同一英语教材,其内容没有从辅助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需要出发,给学生以学英语对专业没什么用处的感觉。虽然在目前的条件下,还很难做到由任课老师自选教材,但在二次开发教材即备课时,为了使英语教材更具实用性,应增加一些与专业有关,对学生就业有益的内容, 如对旅游专业的要侧重于口语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财会专业要侧重于财会英语的教育,对计算机专业要侧重于计算机英语的教育,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思考。

3.注重教学形式的多变。

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的“主导”往往变成“主宰”,学生也往往被看成是教师的陪衬,没有生机和活力,老师主动地灌,学生被动地听,上课成了机械地完成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随时注意学生的表情和反应,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形式,用足用活所学材料。课堂上,如果学生感到困倦或注意力不集中,可用演唱、笑话、游戏的方式来振奋精神,也可将好差生搭配起来,采取集体、小组、双人、个别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延长学生上课专注的时间;课堂上教师应把所学内容和真实情景联系起来,尽量将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精讲多练,并辅助以有趣的小故事、英美国家的相关文化背景、英文歌曲、经典的英文原版电影等。

4.使用直观教具,鼓励学生去实践。

实践表明对能学而不肯学的学生恨铁不成钢,对其进行强制式的教育,罚其抄生词、课文是很难获得理想的成效。如对于个性倔强的学生,他就会起来反抗;对于胆小的学生,他为了躲避惩罚,就会撒谎欺骗。在教学中,英语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内在因素的作用,同时也要注意感觉器官的刺激、强化作用,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学生发挥多种感观的功能去认识和理解语言,则会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经常性开展多姿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和各类比赛,如书写比赛、朗读比赛、小组自由会话表演、单词接龙比赛、英语故事会、英文歌曲大赛等,在这些活动中,给每个学生都分配一定的角色,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这些活动既能要求学生运用课内外所学知识,又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既能让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机械地识记,更能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从而让学生形成愉快的情绪体验。

三、运用激励手段,增强学习成就感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且短时间内看不到明显的学习效果;在学习中历届学生延续下来的观点,即英语难学的思维定式往往影响了急于成功的学习者;另外,应试教育促使教学成为高难度、高质量、高负荷的淘汰赛教学,造成学生产生畏惧感。以上这些都容易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恐惧、害怕心理。如果教师能利用客观因素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学校里就会多一个学习英语的成功者,生活中就会多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

1.参与课堂互动的激励。

事实上,有些学生因为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他们往往不被老师注意,在课堂上,他们更没有参与的机会,这种做法只会加重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偏见,拉大与其它学生的心理距离和学习成果的差距。因此,我们不妨经常在做预习准备时,可让学生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准备造句、对话和讲述故事。在课堂上,这些学生较准确、熟练的回答被肯定后,自然会产生愉快的心情,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也会处于主动愿听的地位,良性的学习循环自然会使学习的愿望增强。

2.以教学评价来激励。

英语教学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评价重心过多于关注考试最终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功能。因此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应当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有效结果所进行的整体价值判断。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只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课堂上的言、行做出肯定的评价和鼓励,使学生认识到“我行,我也行,我肯定行”,并在这种内驱力的感召下,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学习任务。

身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研究学生,掌握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地引导学生勤学、乐学,为推进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韩永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竺燕.如何调动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J].职业与教育,2008(14):36.

[3]党 丽.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学习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2008(03):48-49.

上一篇:利用学生社团培育学生创业素质的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合理设计专业课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