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应以社会责任为出发点 傅新民谈艺术,塑生活

时间:2022-07-14 04:41:30

艺术创作应以社会责任为出发点 傅新民谈艺术,塑生活

当代艺术:很多科班出身的人都并非能够将艺术创作坚持到底,您并非艺术科班出身,能否谈谈您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傅新民:我从小就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父亲和外公在旧社会都是教书先生,外公是当地有名的书画家。在我四岁时外公就手把手地教我写字,受家庭氛围的影响从小立志长大当画家。以后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不管学习工作有多紧张繁忙,都千方百计挤出时间钻研学习。正因为我不是科班出身更是加倍的努力。在过四十岁那年,仕途上已取得一些成就,我觉得艺术生涯也应该到了跨越的时候了,这才能了却少年时代的心愿实现当艺术家的梦想,对于仕途的进取已没有太大的兴趣,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艺术创作成为我最重要的部分。年纪近知天命那年开始当代艺术的创作,时间上的紧迫感迫使我必需有“悬梁”、“剌股”般的刻苦。因为有太多的事要做,太多的想法要变成作品。“激情伴随着灵感在燃烧”,经过数年的摸索和折腾,终于找到表达思想的艺术形式。作品一问世就得到行内人士的充分肯定,中央美院邵大箴、盛杨老师还亲临厦门指导。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对共和国有着深厚的情感,在祖国六十周年庆典之际,我在北京7g8举办个展,为母亲的六十华诞献礼。展览期间,国外文化考察团看着我的作品很兴奋,领队告诉我说:“过去在中国看到的当代艺术作品并不感到陌生,这次看到的是全新的,是中国人自己的思维,我们希望在中国有更多这样的作品问世”。有一次,在我的展厅给景德镇陶瓷学院几十位即将踏进社会的学生上课。晚上老师打电话来道谢说:“您工作那么忙,业余时间还坚持创作,作品的震撼及动情的言语深深地打动了同学们,他们个个摩拳擦掌表示要大干一番”听了这话我也很高兴。事后,我对厦大、集大几所大学的老师表态:要是同学们来展厅参观,我只要有时间一定到场当解说员,因为孩子们是国家强盛的希望。这些都是使我能坚持到底的动力。

当代艺术:您的创作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傅新民:创作时间是全天候的,在划定的时间里不一定有灵感,灵感往往来自于不经意之中。记得去年八月一次党委会上后勤部门汇报礼堂改造需要更换1000多张铸铁座椅,当时触发了我想利用废物创作一件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的灵感。作品用120张铸铁座椅搭建焊接成一座塔楼,取名《位塔》,事后细细构思,《位塔》底部直径10米,塔高7米,共十个层次,寓意十个等级(班,排,连……)随着时间的推移,七八十年后,人的等级观念伴随铸铁的锈蚀逐渐淡化。在划分安排的时间里,静静地苦思幕想,很难出作品。在有了灵感和整体结构的思绪情况下需要静下心来去思考完善各个细部的构成,这需要较多的时间,我经常把每天游泳的半小时都用上了,躺在水面上伸展着手脚,脑子里构思着作品,半小时一下就过去了,一举两得。

当代艺术:您的从政经验为您的创作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傅新民:没有从政的经历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艺术成就,好的艺术作品是从社会实践中来,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是难以创造出深遂思想内涵的作品。艺术创作早成为我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假如停止创作,生命对我而言就毫无意义。人生的幸福和价值就是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同时能为人类文明进步尽点力,生命才显得更有意义。这不是高调,而是从政的结果,我是军人出身,在当班长时,全班十来号人需要我去操心,当营长时几百号人的事我也不能不放在心上,我从班、排、连、营、团、师逐个台阶的走过来,就渐渐地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当代艺术创作过程中我不断学习、不断地去完善自我,提升思想境界,使其与新时代相适应。当代艺术:在与周围人(同事)的沟通中,您的作品是否会作为一个“话题”来交流、说道?

傅新民:近些年来我比较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空间问题,作品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许多作品都与现实的社会问题相关,我经常以作品为话题和朋友及周围的人来交流。由于我的作品表现的形式语言不是去叙述具体的事件,而是按其形式规律以其形式结构的形体自身使人们从自然秩序中去感受一种倾向性的意念和理性的思辨。象雕塑作品《凝固的风景NO.2、NO.3》、《对话N02、NO.6》等作品都是从自然秩序中造就宏大、壮美。此外,我大量的作品都用的是多种材料即综合材料的组合。许多材料具有象征性的意义,为表述心迹的载体,如那虫嗤蚁造、风化磷磷的根木与锈迹斑斑的铁块,它们蕴藏着历史悲怆惨烈的情怀和对新生命的期待。作品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对于不同文化层次的受众,我认为应该用不同的方式去沟通去增进理解。当代艺术:从从政生涯到水墨艺术,不禁使我们想起了古代朝中大臣们的“文人画”和“雅集”等艺术现象,您觉得现在这种现象是否还存在,发生了什么变化?

傅新民:这种雅兴现代人也同样是有的,多数是兴趣爱好,也有少数是附庸风雅的。在艺术道路上,要走出一条前人没走过的路,要创新,就不是靠雅兴能达到的,仅在兴趣爱好这个层面的努力,是无法实现这种成就,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而且目标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要当事业来做,愿意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当代艺术:您是中国的根艺美术大师,同时您还研究水墨和现代雕塑,这里面是否有一个承先启后的脉络?您是如何驾驭三种不同领域的艺术媒介的?

傅新民:小时候外公教了我一些书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之后就全靠自己去研习。上小学时小说看多了,崇拜小说中的英雄好汉,画了许多英雄好汉,如梁山一百零八将,在父亲及时的引导下,以后就画了伟人和英雄人物,如雷锋、王杰等。时,从纸上素描到墙上的水粉画,画过《挥手大江南北》巨幅水粉画。当兵后,没墙可画就改学油画。当时没有那么多空余时司,油画太费时没有大写意水墨画来得快,只画了不到两年的油画,又去学画水墨画。几年后,部队拉练进山沟,偶然发现象形的树根很惊奇,从此爱上了根艺创作,因为根艺创作必须通过发挥想象、联想与附会的思维过程,加工出的形状不肖似,只是象形而已的形体,就是具象也大都属于写意和近似象形。但根艺创作的主要特点,是不能完全随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必须依赖树木的原始形态,顺其自然、依势造形,所以只能属于满足审美情趣的传统范畴。但是通过二十多年的创作实践,在复杂的、千奇百怪的根材中去寻找与其他物类的形状,“立象尽意”的赋形,在提炼抽象的形式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从深层次上把握运用好形式规律,大大增强了造型能力,为现代雕塑总体形态的构思设计以及综合材料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来年前我搞当代艺术以后就没再根艺创作了,尽管国家给评了根艺美术大师,因为观念的改变,就觉得没多大兴趣。学会水墨画后,早期 画的题材也是传统的山水、花鸟,有时也画点人物画。十几年后,我就想,传统的艺术是要继承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和创新,水墨画山、花、人的题材已经画了几千年了,画得过古人吗?能不能画点别的呢?画点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 的图像,画点心灵感应的东西,有了这种想法,我就在摸索,一直摸索了七、八年,直到我用现代工业文明的材料和原始自然的材料结合起来去承载着我对人生、对社会、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现代雕塑作品问世,水墨画也就脱离了原有的传统题材和借具体景物抒感的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开始水墨画实验是从树根等生命有机体中提取出混沌的视觉形象,并且以此反映造物的内在规律和人的生存体验。随着探索的深入,水墨画作品渐渐的独立于雕塑而存在,摆脱了具象形态的束缚培养出一种自在淋漓的气韵,通过多次的国内外的展览,我发现受众主要在高学历和外国人之中。

当代艺术:现代雕塑作品,在材质上是比较先锋的,在观念上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您是如何处理先锋和传统这两者的关系的?

傅新民:先锋是从传统中来,是对传统思想的继承、发扬和创新的结果,两者融为一体,是因果关系,也是“天道”和“人道”在一定时候自然产生的默契。在材质上我将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金属等材料介入到天然的自然材料之中,不同属性的材质,相互挤压、碰撞甚至镶嵌形成新的集合体,它们之间是矛盾的集合体,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抗。但是这个矛盾的集合体却满足了许多受众的视觉需求,产生了心灵的震撼。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我认为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因为这种思想它深深地根植在人们的思想中。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所以人有回归自然的天性。宇宙自然界有它自身的运行规律,如:地球上的河道、隘口等不可随意改动,如若改动就有可能造成洪水泛滥的报应。犹如人体内的五脏六腑,有各自的形态,各自的位置,把心脏由圆的整成方的就不行。当外部自然环境持续的变化给人类带来影响时,“天人合一”思想就表现的更为强烈。过去人们喜欢用不同属性的材料结合在一起,制成工具实用品,对非实用品就会觉得不协调,是多余的。现在不同了,不同属性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塑造出一种新的形象,人们能接受,因为它给人们带来了思考和希望。正如范迪安馆长在评论文章中所说,新的集合体为“物”的存在打下了更鲜明的时代烙印,在某种程度上,它们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特别是社会变革与变迁过程中复杂现实的揭示与反映。

当代艺术:“穿行・裂变”作品展的作品是出自您哪个时期的创作々创作的灵感是什么?

傅新民:作品主要是2002至2008年创作的,灵感来源于近些年的创作理念。我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古典哲学思想和事物矛盾运动的辩证理念结合起来贯穿于创作中,去探讨自然与文明的冲突,历史与现实的矛盾,这一些“新的矛盾集合体”(作品)去表现生命的价值,宇宙万物生灭变化和人类的精神依存,以示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当代艺术:您的作品表现了您对环境异化,对自然生态破坏有极大的忧虑,您用视觉语言呈现了您的责任感,您怎样看待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接下来有怎样的计划?

傅新民:有人说我的创作是在建构一种生态寓言、文化寓言和政治寓言,我承认,这些都是深藏在我内心对社会、对国家的情怀,是一种责任。这就是我们这代人有着不寻常阅历背景造就下的必然结果。

艺术家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中,应处在最前卫的位置,因此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应该体现在维护人类共同的权益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体现在为实现人们享有真实自由的理想追求上。接下来我的计划就是这样,把新的作品留给最适应于它们的地方,造福于社会。

当代艺术:您探讨人类的无限可能性,在“消费娱乐”的今天,您认为它的走向将会是怎样?能否谈谈您心目中最理想的“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傅新民:我还是要讲我关注的主题,从我的作品来谈人类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我最近创作了一件浮雕式的作品,名日《大地》。长6.5米,高3米,是用不锈钢和几百年枯树块面组成,不锈钢是人类工业文明的产物,在作品中是表示人居活动的地方;枯树块面是自然原生材料,表示还未开发的自然生态,在作品材料的构成上,它们之间所占位置的比例是多少,是在我完成作品总体设计之后,偶然“上天赐予”我,参考消息报有幅卫星拍摄的地球人居分布图,成了我将不锈钢和枯树块面组成在一起的依据,图上显示有人居住的地方是白点,白点的地方我用不锈钢锻造,没有白点的地方是自然生态,我用枯树块面镶嵌。在作品下方我写了一句话“大地留给人类折腾的空间已经不多了……”本来还应写一段,“为了子刊、后代,人们应该考虑一下少折腾、精折腾的问题”。记得几年前,在创作《对话NO.3》作品时,不小心把手指割破流了一地的鲜血,我把作品取名为《滴血》,那是心里的滴血,意思是,工业文明发展速度如此之快,消费欲望尚不节制,地球资源有限,将来子孙后代怎么办?我非常赞同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谐社会不仅是人与人之间要和谐,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更为重要,这些理念,不能仅仅停留在嘴巴上,应落到实处,“从每个人做起”,“从我做起”。

傅新民 简历

号新萌,1949年6月生于中国江西南昌,现就职于中国厦门。从事绘画、雕塑艺术创作四十多年,先后被中国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集美大学艺术学院、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现代艺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出版过多本现代雕塑、水墨画专著。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成都现代艺术馆、中国上海城市雕塑中心、厦门艺术中心等地收藏。自2001年以来,雕塑作品参加过中国第十届美术展览、首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奥运景观国际雕塑大赛、巡展等多次国际、国内大展。现代水墨画作品应邀先后在美国波士顿、西班牙巴塞罗纳、荷兰祖特梅尔、日本崎玉越谷等地展览。

展览

2002年07月 《长征--艺术活动》(雕塑)叶坪文物馆瑞金

2003年12月 《大海・音乐--厦门国际雕塑展》厦门

2004年05月 《新萌现代水墨画展》厦门文化宫集美大学美术馆厦门

2004年08月 《第十届全国美术展览》(雕塑)长春厦门

2004年09月 《首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国际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展》(雕塑)首都城市规划展览馆北京

2005年04月 《汇合--中外艺术家第二届作品展》(水墨画)巴塞罗那西班牙

2005年07月 《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

2005年09月 《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雕塑)中国美术馆北京

2005年11月 《新萌现代重彩水墨画展》厦门美术馆厦门

2006年04月 《奥运景观国际大赛、巡展》北京

2006年07月 《来真的--当代艺术展》(雕塑)朱屺瞻美术馆上海

2006年09月 《汇合--中外艺术家第三届作品展》(雕塑)厦门

2006年10月 《2006中韩雕塑交流展》厦门艺术中心厦门

2006年10月 《中国画三人展》祖特梅尔市美术馆荷兰

2006年11月 《海峡书画交流展》郑州厦门台北

2007年03月 《雕塑与城市的对话--2007迎世博上海国际雕塑年度展》上海城市雕塑中心上海

2007年05月 《生命的颜色--人与环境主题雕塑展》厦门

2008年01月 《生命的涌动--雕塑水墨画个展》你好网际现代艺术馆厦门

2008年02月 《傅新民现代水墨画个展》波士顿美国

2008年05月 《第四届亚洲新意美术交流展》(水墨画)河南郑州

上一篇:浮现 关于刘庆和的苏州计划 下一篇:“静穆”司徒立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