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若干问题探析

时间:2022-07-13 03:39:39

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若干问题探析

摘要:实践教学对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很大一部分也要借助实验室进行。本文从教育部提出实施“本科教育质量工程”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农业院校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针对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

一、引言

农业院校大多主要以农业和生物科学作为它的独特专长。植物科学、动物科学、食品科学、生物科学等学科,是近现代以来形成的比较明显优势的特色学科。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相关专业的人才缺口增大。大多数农林院校顺应了社会对人才的这种需要,以及出于对自身发展的考虑,调整了自身的发展思路。学科建设不再单一,而是延伸到理工、经济、管理以及人文社科等门类。例如,江西农业大学自从1980 年 11 月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建成为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理、工、农、经、管、文、法、教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当然,由于农业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相对于农学类专业基本都开设较晚,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也显得相对滞后。因此,加强农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就成为新形式下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加强农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农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缘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时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缘于实践教学对实验室建设的依赖性。

1.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能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平台及场所。实践教学是我们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实验室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学校办学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学校教学、科研及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技术开发、服务咨询的重要基地。而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培养经济类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其中所从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它在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培养人才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为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实践水平、团队建设等方面都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经管类学生社会实践普遍遇到困难的情况下,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和实践教学不仅作为校内的实践教学在教学安排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为广大学生提供以信息技术为基本手段的模拟实践环境方面也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能为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国高等教育在过去几年中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在发展中经济管理类专业也成为很多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成为各高校招生人数最多,办学效益最高的学科。然而,招生规模的扩大却使得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遭遇了就业压力大、知识与需求反差大、毕业生就业成就感差的困境。造成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下降,信心不足,影响了此类专业的社会声誉,并必将影响专业在教育中的地位。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多方面下功夫,其中提升实验室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组织机制普遍不够健全。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较晚,并且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存在文理学科泾渭分明的格局,使得经济管理类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脱离,因此,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刚刚起步,有些甚至还未起步。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特别是各省以及全国农业高校管理部门到现在为止没有成立专门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管理机构,或者说协调机构。这种情形必须加以改变。

2.农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普遍存在重复建设情形。每个农业院校各个院系的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均是单枪匹马、单打独斗、自给自足,缺少相应协作、协调,因而存在大量重复建设情况,缺少互通有无的机制。现有的资源利用不足。比如:很多农业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通常并不是集中在同一个学院,因此,就存在各个院系都要建实验室的情况,最后就会出现在同一个学校内部类似实验室的重复建设,而且有的学校实验室的利用率还较低,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

3.农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普遍形式单一,资源建设不完整。经济管理实验室涉及多个学科门类,要求不同,不可能只有一种模式。但现在的情况是均倾向建立计算机机房型的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这可能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不要说现代的经济管理实验室不止一种,即使是传统型的经济管理实验室也不可能只有一种,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资源的不完整包括以下两层涵义:一是实验室不能同时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即:有的实验室只是硬件资源的搭建,实验室实际上只是“实验器材陈列室”、“计算机机房”“先进设备管理室”。也就是说只搭建了实验室的“壳”。也有的实验室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建设较好,但是,管理资源欠缺,所以效果不佳。二是实验资源存量不足、增量不大,也就是说可用资源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形式单一。

4.农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普遍存在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实验师资问题一直是困扰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大问题,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领导认为实验教学是辅助教学、实验教师是教学辅助工作人员,从而导致实验教师与理论教师不能同工同酬,实验教师很难有机会进行深造,很难“走出去”与其他院校进行交流;尽管实验教学环节很重要,但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广大教师不愿意从事实验教学,甚至还有不少教师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实验教学和设计实验内容,从而导致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偏低。多数学校采取由任课教师带实验课的做法,但由于教师一般教学工作繁忙,难以集中精力,而且教师考虑使用多,考虑建设少,不利于发挥实验室的效能。

5.农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普遍缺少相应的检查和监督措施。目前,各农业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基本上处于摸索状态,高校管理机构也没有相应的对策和方法,更没有制定相应的规定。有些地院校即使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也没有什么强制性。比如:本科教学质量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没有具体的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的评估指标,而导致了各高校对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不太重视。因此,有关部门或者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的强制性规章制度就显得很有必要。

6.农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普遍存在实验软件教学与实际脱节问题。各高校现在使用的经济管理实验软件分成两种,一种是商业软件,如:会计软件、税务软件等,这些软件就是通常行业在使用的软件,其优点是学生能接触到现在相关行业正在使用的软件,使学生毕业后马上就能使用这些软件从事相关工作,缺点是这些软件缺乏教学手段,无法进行实验考核等;另一种是模拟软件,如:商业银行模拟软件,这类软件便于进行实验教学。但提供的模块较少、功能较弱,使学生仅能接受一些初步的训练,与实用有一段距离。这样就使得实践教学与实际还是存在很大的脱节现象,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真正目的。

四、加强农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对策

1.健全实验室组织机制,加强对实验室建设的领导。根据新时期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实践教学应贯彻“突出实践和培养能力原则”,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整合(学科综合实验)――分化(专业基础实验)――开放(研究性、创新性实验)”的实验教学模式,对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各农业院校应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以院(系)为主的管理体制。

2.加强经济管理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实验室教师。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实验教师队伍拥有一定数量的优秀的实验教师是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得以发展的根本保证。实验队伍建设既包括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还应包括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由于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一个与计算机软硬件联系非常紧密的实验室,实验室技术人员不仅要有经济管理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应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于计算机这样一个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及时更新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实验室教学、管理的业务水平也成了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当务之急。对于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在加强以上几方面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加强实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3.加强经济管理实验室的统筹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个资源完整、多元化的经济管理专业实验中心。从发展的需要及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角度来看。高等农业院校应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增加投入,以集中建设、集中管理建成有特色的重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集中建设是指将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需求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学生人数、拟建设实验室类别、个数、规模及所需设备、建成后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有规划、有重点的建设。

4.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及企企合作,开发出与实际工作业务高度吻合的实验教学软件。如:开发模拟银行系统软件,就可以采取“高校+软件开发公司+银行”的模式,软件开发公司作为中间环节先根据现实银行业务操作系统开发出模拟银行系统软件,再将开发出的模拟银行系统软件拿到高校进行试用,高校在试用的过程中再考虑怎么在现有的软件上加上课程考核评价环节,待软件试用较为成熟完备之后再进行推广。这样就可以开发出既与实际工作业务高度吻合,又可进行课程考核评价的教学实验软件。

5.加强对经济管理实验室的评估和监控。目前可行的措施是对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进行相应的评估,或者在本科教学评估中加入相应的指标。前者是专项评估,后者是综合评估。比如:经济管理实验室经费投入情况、工作人员数量、学生使用情况、成果推广情况、参与共建共享程度均应作为具体的评估指标。这样就可使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朝着稳定的方向与目标进行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庐:《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问题探讨》,《铜陵学院学报》,2007.4。

[2]崔贯勋、曾蓉:《经管类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浅析》,《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5。

[3]李五一、叶元法:《重点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建设的基本要求》,《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7。

[4]乔兴旺、曹端等:《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实践与探索》,《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

[5]吴泷:《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研究》,《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7.2。

许玫: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李婵:南昌陆军学院管理教研室

上一篇:谈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英语教学模式 下一篇:Andragogy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