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兴趣与效率

时间:2022-07-13 09:49:14

浅谈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兴趣与效率

摘 要:生物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较为密切学科,学好生物知识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为以后的生活服务。

关键词:生物教学 兴趣 效率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从而得到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的目的?这是每位生物老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中学生普遍对生物学有潜在的兴趣,如果从兴趣培养入手,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本人从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案例经验出发,简单讨论了兴趣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一、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习兴趣

热点问题最富吸引力,选择热点问题,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例如:在讲述传染病及其预防时,联系2003年非典和去年的甲流病防控情况,说明用生物学知识可以预防传染病。如去年我教的一个班几位同学忽然发热,我马上通知学校采取措施控制传染源,第一是控制传染源,具体做法是隔离发热学生,把发热学生送到医院隔离治疗;第二是切断传播途径,具体做法是学校组织人员打扫清洁卫生,让医务人员对教室喷洒消毒液;第三是保护易感染人群,在以后让学校组织学生接种甲流疫苗,防治甲流的流行。这些措施对预防和控制以上疾病的流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过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学生感到生物知识是如此有用,就会认真学习生物。这样就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动手制作,激发思维,培养兴趣

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构建才能获得,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提高动手能力,同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这样就把教材中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动手制作的机会,激发思维,培养兴趣。

“生物进化的原因中模拟保护色的形成实验”这一内容,教材的实验内容是利用不同颜色的纸张来模拟猎物学生们扮演捕食者然后按小组成员捡彩色纸来证明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但这个实验效果不好我在网上收索游戏软件后让每位同学在游戏当中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这样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实验效率。

三、分小组社会实践,培养兴趣

在实践中,通过学生的合作参与,在交流中引发思维的火花,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撰写小论文,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中可采用分小组共同学习的模式,同时也培养学生集体合作能力。

“生态环境的保护”一章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在讲授该课之前,我要求学生分成不同学习小组,利用双休日走出校园,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身边环境状况。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分小组讨论,完成环保课题。接着进行组际交流,即调查成果交流,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课题内容,其他组同学对其进行评价、打分。大家通过交流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在对待地球家园的问题上,人类不能只知索取,不知保护;更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这样开阔了全班同学的思路,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课后有的学生到图书馆查阅环保相关资料,有的到网上查找,有的去找地理老师询问相关问题。

四、联系生活、生产,激发兴趣

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我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先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如在讲《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时,校园内五彩缤纷的花仅仅是为了好看吗?为什么白花要比红花香?花对植物有什么重要意义吗?虽然学生每天都看到花,但对花的意义可能没有想过,这有利于激起学生课下对日常的生活现象留心观察、思考的激情。而且通过对这些生物现象的解释,让学生知道生物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和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既教书又育人。

五、利用直观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生对生物标本、模型、挂图等教具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因此每节课采用合适的标本、实物、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的趣味性有着良好的作用;如讲种子的结构时,将浸泡的菜豆和玉米分发给每个学生,让他们进行解剖和观察,使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去找出这两种种子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又如在苔藓植物时,带领学生到教室后等阴暗潮湿的地方观察葫芦藓,指导学生观察葫芦藓的生活环境、植株形状、叶的形状和颜色、茎的特点、假根的特点等,学生印象极深。

生物教学的特点,就是直观性强,而多媒体教学恰恰具备这种强的直观性,并充分利用声、光、电、多媒体的刺激,如我讲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时,用多媒体展示,映入眼帘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加上解说:狡猾的狐和凶猛的鹰,活像两个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不论是显赫一世的蛇还是温和的兔、多害的鼠、羽毛美丽的歌声动听的小鸟,都成了它们的腹中餐,小鸟为了生存狠狠地吃掉了蝗虫;它们之间是你吃我,我吃它。我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图解,形成食物链及食物网的概念后,又以动态方式显示了在大量捕杀蛇或鹰后所形成的严重后果,很好地向学生传授了生态平衡这一概念。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思维也很活跃,由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收效显著。

六、加强生物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加强学生的感知,引起学生兴趣,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动手做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做实验,如在讲植物的蒸腾作用时,学生比较难理解,我就事先准备一颗小树,用白色塑料袋只包住树,下面的瓶子灌满水,把它移到阳光下照耀,一会儿让学生观察塑料袋,发现有水珠在塑料袋上。在讲鸟的结构时,我让学生思考如何让纸从前面飞到后面,学生就会想办法把纸折成纸飞机,解决纸飞行的问题。从而了解到鸟要飞行也要有利行的结构。这样学生兴趣很高,而且思维也活跃了,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总之,只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从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蒋本庆.浅谈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实效性[J].才智,2010(29)

[2]王丽霞.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J].科技资讯,2010(27)

上一篇: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反思中提高效率 下一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阅读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