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舞蹈教学中如何提升少儿学习的主动性

时间:2022-10-03 07:16:57

论在舞蹈教学中如何提升少儿学习的主动性

摘 要:学习舞蹈不仅可以锻炼少儿的耐性、韧性,通过不断的练习舞蹈还可以培养少儿良好的气质,使他们站、坐有姿。同时,舞蹈学习的重要性还有一点也不可忽视,适度的学习舞蹈还可以使少儿强身健体,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所以,作为一名舞蹈教师,应深知舞蹈对少儿成长的重要性,并从中入手,培养少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本文主要通过少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舞蹈教学模式的探析,找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舞蹈教学,实现少儿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主动舞蹈、积极舞蹈;在教学过程外把舞蹈当做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舞蹈一同玩耍,最终达到整体提升少儿学习舞蹈的主动性目标。

关键词:舞蹈教学 少儿学习 主动性提升

少儿舞蹈是舞蹈教学的基础阶段,少儿舞蹈不仅可以将舞蹈的艺术特性表现出来还因为少儿这个年龄段自身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将少儿舞蹈赋予了一种特殊的自然、天真之美。新时期国家教育部更加重视对学生多方面教育的培养,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尤其注意少儿期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舞蹈教育可以使少儿的美育得到充分发展,使少儿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感受艺术美,感受不同舞蹈作品给他们童年带来的情感和心灵的冲击,进而有助于从少儿期培养他们感受美、表现美、塑造美的艺术品格。所以,作为少儿舞蹈教师应该从多种教学方式入手,培养少儿学习舞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使他们更好的融入到舞蹈学习中去。

一、当前少儿舞蹈教学的现状分析

1.少儿舞蹈学生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少儿家长选择开始学习舞蹈,使舞蹈在整个音乐领域的学习中不断发展和扩大化。例如从舞蹈的种类看:从中国舞、简单启蒙舞、民族舞到拉丁舞、街舞、芭蕾舞等舞种层出不穷。但是在进行舞蹈教学中所采用的选材往往是一成不变的,虽然所学舞种不同但是教学选材大多是一种模式,或者采用舞蹈视频、音乐反复播放;或者采用教师反复示范模式。所以造成少儿往往在舞蹈学习过程中不能调动学习兴趣,处于一种被动的形式进行动作的模仿,完全忽略了对舞蹈美得感受与表现。

在少儿舞蹈教育中应以表现美学为主,培养少儿对舞蹈动作的感知,对音乐的感知,以及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在舞蹈学习中丰富自己的生活,为少儿今后成长和生活提供精神和心灵的支撑。在少儿阶段,舞蹈学习的基础教程相对简单:主要以基本动作学习和简单的动作的舞蹈编排为主,这样的教学内容较合理,少儿初学舞蹈时态度也较认真,但是学习舞蹈的情绪不稳定,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很容易丧失兴趣,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与他们多主动互动,在学习舞蹈中培养他们的兴趣,这样才会让他们不断坚持下去,在舞蹈学习这条路走的长久,真正从舞蹈学习中受益。

2.教师现状

在当今社会的舞蹈教育中,随着少儿学生学习舞蹈的增多,舞蹈教师的队伍不断壮大。虽然各种类型地舞蹈艺术学校不断增多,舞蹈教师数量不断增多,但是舞蹈教师队伍的质量并不乐观,在这个队伍中存在着很多所谓的“业余”教师,他们只是接受过专业的舞蹈训练或教学但是并不了解少儿的身体和心理具体发展情况,用成人的教学方法去对少儿进行教学;甚至有些教师只是对某种舞蹈了解的一知半解就开班授课,这种不专业的舞蹈教学会扼杀少儿舞蹈学习的兴趣,是对少儿家长的欺骗。

有的舞蹈教师只管教舞蹈,从来不向学生传授舞蹈动作以外的其他内容。实际上,少儿舞蹈教师还应教与一些舞蹈背后有关的故事,以及可以调动少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些新鲜事物,这不仅会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会让他们学到更多东西。所以,作为少儿舞蹈教师也要去丰富自己,这样才会带给少儿舞蹈者新的东西、新的事物,在舞蹈学习过程中调动他们更多的兴趣,延长他们的注意时间。

从另一方面看,在上个年代舞蹈教师还是比较短缺,虽然现在有了好转,但是专业的舞蹈教师较少,导致舞蹈教学的市场有些供不应求,有些教师在大学学习时期专业并不是舞蹈,然而为了谋生,再加上现在学习舞蹈的少儿越来越多,少儿舞蹈教学并不需要较高层次的舞蹈技艺水平,所以他们毕业后出来就教了少儿舞蹈,这样来说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对少儿的身心健康也是不利的。所以这就需要这些少儿舞蹈教师群体自身展开一些活动去历练自己、丰富自己,让自己的专业性更强。除此之外,还需要教育监管部门对不专业的舞蹈教学学校或机构进行取缔,对造成少儿身心不能健康成长的舞蹈教师应予以批评教育,严重者应取消资格,使舞蹈教育在健康、专业的环境中不断成长。

二、作为一名专业的舞蹈教师,应怎样提升少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提升舞蹈教学质量

1.要培养少儿主动去欣赏舞蹈,能安静的欣赏舞蹈才能在舞动中充分表现出舞蹈的美

所谓少儿“舞蹈欣赏”,主要是指教师选择一些适合少儿期观看的歌舞剧或舞蹈表演剧进行欣赏。当少儿在观看、欣赏歌舞剧表演、舞蹈演出或舞蹈比赛时所产生的一种是心理和精神上的反应活动。主要体现在对舞蹈表现作品的体会、理解、感触等与心灵进行互动的整个过程。所以可见,舞蹈欣赏的本质是一种精神上的认识活动。但教师却要注意舞蹈欣赏认识活动本身却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与一般认识活动有所区别。少儿欣赏舞蹈,主要就是少儿在观看舞蹈表演作品的过程中,通过舞蹈表演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教师的及时指导,认识到舞蹈中塑造的形象反应出的人物思想感知情绪、反应出的舞蹈生活内涵,以及对舞蹈作品表现出的内容进行少儿自身审美评价的认识活动。少儿在欣赏舞蹈表演时经常会联想自身的成长经历,激起一些少儿在玩耍中的片段记忆或情感的抒发。同时,在少儿欣赏舞蹈的过程中,如果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认真欣赏、观看舞蹈会追寻舞蹈表演中塑造形象的变化,产生一系列的联想、想象等思维转化活动。这样的欣赏舞蹈认识活动可以使少儿加深对舞蹈的理解与记忆,使少儿可以更准确的理解舞蹈表演作品所表现出的情感意义等。

例如:在少儿学习芭蕾舞过程中,因为芭蕾舞需要少儿心理和肢体具有一定的耐性、韧性,所以往往使一些少儿不愿意选择这一舞种进行学习,所以作为芭蕾舞教师,要想调动少儿学习芭蕾舞的兴趣就要使他们融入到芭蕾舞剧中,带领他们欣赏芭蕾舞剧,使他们感受到芭蕾舞表现出的艺术之美。对于少儿芭蕾舞的欣赏,主要分为两种思路,一种是现代的思路,一种是运用传统欣赏方式的思路。少儿欣赏芭蕾舞大体上主张采用欣赏的对象与欣赏方法两者的互相统一。主要表现在:运用现代的思路欣赏现代歌舞剧表演等;用传统的欣赏思路欣赏“历史早期”“古典”以及“浪漫”这三种传统时期的音乐型芭蕾舞剧和纯粹型的芭蕾舞剧。后者对于少儿来说,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欣赏兴趣,所以作为芭蕾舞蹈少儿初学者的教师应尽量采用后者带领少儿一同进行芭蕾舞剧的欣赏。但是,运用传统的欣赏思路欣赏早起的芭蕾舞剧需要小观众具有一丝不苟的精神、全神贯注的投入到欣赏、观看中。这就需要教师要特别注意观察少儿的反应和表现,根据不同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当少儿开始不能集中注意力观看、欣赏芭蕾舞剧时教师可以采用暂停休息;或先根据芭蕾舞剧的片段进行练习;或组织开展少儿对芭蕾舞剧的内容进行自我感情抒发的环节来集中少儿欣赏的注意力),更好的达到欣赏的效果。

2.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少儿的舞蹈素质,使他们养成从内心喜爱舞蹈,主动舞蹈的思维习惯

2.1提升初学舞蹈少儿的审美能力

舞蹈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喜爱的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原因是舞蹈本身就是一种美。作为少儿舞蹈教师要用舞蹈教育它特有的表现动作和优美的旋律来提升少儿舞蹈初学者的审美能力,通过对少儿审美能力的提升可以培养他们对舞蹈美得表现,同时还可以激发少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充分的表现出舞蹈所要表达的感情诉求。使幼儿在身心都得到发展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钢琴家李斯特曾说过:“音乐是不借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是纯的感情与火焰,它是从口中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舞蹈也是一样,需作为教师需要培养少儿在学会基本动作的同时,学会用心去体会舞蹈带来的快乐。可见教授少儿跳舞蹈不仅是动作方面的提升,在少儿审美方面也需要提升。使少儿每每在电视上看见跳舞蹈的人时,都会感到很兴奋、很快乐,是一种美的享受。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少儿在表现每个动作时引导他们将自己认为最美地一面展现在镜子中,并要注意观察别的小伙伴所表现出的动作,使少儿在审美比较中主动改进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舞蹈动作更尽善尽美。

2.2培养少儿对舞蹈的理解能力,提升他们练习舞蹈的主动性

在少儿舞蹈学习过程中,除了要学会基本动作,培养少儿审美能力外,还要培养良好少儿对舞蹈良好的理解能力,这是当前少儿舞蹈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舞蹈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教师运用多种启发诱导方式来引导少儿主动对舞蹈内容、伴奏旋律进行思考,在教师示范舞蹈动作的同时,启发少儿主动思考、探索的精神。

例如:对于少儿这个年龄阶段来说,培养少儿的理解能力应多解释给少儿听,让少儿对所接触的舞蹈慢慢的去接受、去体会,在少儿思考的同时,教师主动的去引导他们。在培养少儿的理解能力,观察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表现为通过观察教师示范或看舞蹈视频能够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通过观察小伙伴的舞动可以发现他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取长补短。所以对少儿观察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少儿运用正确的方式去感知舞蹈,在理解了舞蹈所表达内涵的同时,主动去表现舞蹈,从而提升少儿对舞蹈学习的兴趣,提升舞蹈教学质量。

3.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氛围,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对少儿进行舞蹈教学,调动少儿对舞蹈的兴趣

在少儿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想充分调动少儿学习舞蹈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氛围就要在舞蹈教学课堂中创造轻松的氛围,并同时运用多种形式吸引少儿对舞蹈的注意力,从而提升舞蹈教学质量。少儿舞蹈课堂教学不同与普通课程的课堂教学,它不需要学生有板有眼的熟记理论知识,它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去理解、去感受蕴含在舞蹈中的艺术美。而理解和感受舞蹈艺术美得基础就是要创造适合的环境,在舞蹈室的环境氛围创设中首先室内空气流通性要好,光线要适中忌过亮或过暗;因为,少儿在舞蹈室内会大量活动,如果他们长时间待在光线过强的室内会产生眩晕,光线太暗不利于他们长时间的舞蹈训练。其次,要将舞蹈室内温度要保障,因为少儿舞蹈室内穿的衣服较少,要防止他们着凉、感冒,不利于少儿的身体健康成长;最后,在舞蹈室的墙壁或装饰物布置上要富有生机,符合少儿的年龄成长特点。少儿舞蹈室不同于成人的舞蹈室,因为他们所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喜欢一些鲜艳的颜色,喜欢一些新奇的事物,所以如果舞蹈室布置的富有生机、活力一些也可以调动少儿学习舞蹈的兴趣,使他们发自内心的愿意来上课,进而达到提升少儿学习舞蹈主动性目的。

在舞蹈教学方式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例如:第一,教师在向少儿介绍这节课所学舞蹈时可以先放一段音乐或视频导入所学舞蹈的内容,而不是用示范的舞蹈动作直接切入,这样可以激发少儿学习新舞蹈的好奇心;第二,在教授舞蹈动作过程中,如果少儿无法集中注意到舞蹈动作中,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像带领少儿一同模仿小鸡,模仿孔雀等一些小动物来完成舞蹈动作的学习,都可以充分调动少儿学习舞蹈的积极性,使他们在玩儿中学会舞蹈动作;第三,对于一些无法加入到舞蹈学习中的少儿,教师可以采用做游戏的形式,与少儿进行互动,在游戏的过程中教授他们舞蹈动作,从而使所有少儿都融入到其中,并且能主动的进行舞蹈动作的模仿与练习。

总之,作为舞蹈教师要想在少儿舞蹈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将舞蹈教育的意义在少儿身上充分发挥出来,就要采用较灵活、较自然式的舞蹈教学模式,从少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学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更好的融入到舞蹈教学中,培养他们的艺术素质,使他们更充分的感受到舞蹈所带给他们的生活美、表现美和艺术美。

参考文献

[1] 屠燕萍.《舞蹈教育与人格素质培养》.[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 [2] 余秋雨.《关于舞蹈美学的思考》.[J]. 舞蹈艺术.总27期.

[3]薛莲莉.《浅谈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J]. 辽宁师专学报.2000年,6期.

[4] 陈洁.《万般风情弄清影》.[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5]安徽省全椒县实验幼儿园夏尚敏.《幼儿舞蹈教学对儿童秉性的优化》.[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孟文果.《中国传统乐舞思想启示下的幼儿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7]宗逸萍.《浅谈幼儿舞蹈的创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上一篇:幼儿的探究性学习探微 下一篇: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反思中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