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场所中标识系统的实用性设计研究

时间:2022-07-13 09:21:11

景观场所中标识系统的实用性设计研究

摘要:在景观场所中,标识系统作为具象化的信息,其沟通与指引的功能越来越不可或缺。但现有的标识设计实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标识系统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实用功能。本文总结了标识系统设计现存的问题,并以上海世博会园区标识系统设计为案例,根据由整体到局部的设计流程,从标识整体设计、个体设计、局部设计、信息内容设计、布点设计和反馈设计等六个方面,阐述如何提高标识系统功能实用性的设计对策。并对标识系统的整体化、人性化、低碳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关键词:标识上海世博园 标识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标识作为信息承载和传播的载体,在景观场所中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当下的景观场所,如商业广场、主题广场,更有如世博园等,突破了传统概念上城市公园,通过革新设计理念、工程技术不断为人们创造更赏心悦目、更舒适、具有更高游人满意度的景观游憩空间。景观游憩活动的丰富多样化,需要标识系统在景观场所中发挥更加切实有效的信息传播功能。

一、标识系统概述

标识是公共场所的指示,其设计源自城市设计,即CIS(City Identity System)[1]。标识是场所环境中的信息,是游人在空间场所内活动过程中辨别熟悉环境、为自己寻找方向的坐标系。按照功能的不同,标识可以分为六大类:定位类(Orientational)、信息类(Informational)、导向类(Directional)、识别类(Identificational)、管制类(Regulatory)和装饰类(Ornamental)等[2],如表1。

表1. 各类标识示意图

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标识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更多的应用。在这个不断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作为信息载体的标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a. 标识未能既与环境景观高度融合,同时又个性突出。有些标识与环境景观过于一致,没有存在感,不能很轻易地被游人发现并获取信息;而个别标识则个性太过突出,与环境景观格格不入。

b. 标识的设计未能区分考虑不同功能距离下信息载体和信息元素的最佳识别尺寸。尺寸过大显得突兀,尺寸过小则不容易被游人有效地获取,导致游人因审美上的反感或信息获取难度超过心理预期而放弃该信息。

c. 标识的布置位置没有出现在游人最需要获取信息的地点。当游人心生疑惑需要获取信息来平抑焦躁不安时却没有出现合适的标识;而当游人信息充足时却出现了冗余的标识从而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d. 标识的布局没有形成连续、统一的系统。游览路线上两个不同位置的标识信息出现模糊甚至相互矛盾,顿时让游人不知所措;前一标识上提供的信息在后续标识上没有进一步的持续信息,也让游人陷入未知的迷茫和不安。

e. 标识元素的使用没有统一的规范。游人在不同的场所获取似是而非的类似标识元素所提供的信息,需要游人进行猜测判断,导致了信息的不确定甚至是错误信息的产生。

f. 无障碍信息标识的缺乏。

无障碍设计虽然在众多领域都已经被逐步重视,但在标识系统的实践应用中还是流于形式。尽管部分景观场所有设置无障碍标识,但真正能发挥无障碍功能的少之又少。

三、增强标识实用性的设计对策

笔者有幸参与了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园区标识项目,下面便以上海世博会园区标识系统为例,来阐述如何增强标识系统实用性的设计对策。

上海世博会园区坐落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依着黄浦江而展开,规划用地范围5.28平方公里。不同于一般的公园景区或者商业观光区,上海世博会园区占地面积大,布局环境复杂,内容丰富多样,游人量大且游人成分分布广[3]。作为一个集景观旅游、休闲购物、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大体量的城市街区景观场所,上海世博会园区必须具备一个连续、系统、完备的标识系统,为参观者、参展者以及管理者方位确定、信息提示、行程导向提供有效便捷的信息。

3.1 标识整体设计

为了能够尽量使用最少的标识资源来传递更为系统、连续、有效地园区信息,首先要对整个标识系统进行类别划分设计。针对园区内多元复杂的信息需求,标识系统可根据表现形式和主要功能的不同分为地图类定位标志(根据地图的表现范围和表现信息的不同侧重又将之分为园区全幅地图、区域地图、局部地图,交通地图、停车场地图等)、导向标识、名称识别标识(包含地域名称标识、场馆名称标识、设施名称标识)、动态信息标识(主要为LED显示动态标识,根据需要显示园区重大公告、场馆信息、交通信息等)、告知警示类标识。在不同的园区节点选用不同类型的标识,传达最为有效的园区信息,如表2:

表2. 世博园区各类标识

3.2 标识个体设计

标识个体无论从体量、造型、材质、色彩等各方面都需要与景观环境和谐相融,成为景观的一部分;而同时,标识作为信息的承载、传达单位,必须具有很高的识别度,因此,个性特点鲜明,同时蕴含深刻的地域文化特性的标识系统才能算是出色的标识系统。上海世博会园区标识系统已涌泉的形态作为表现手法,以水元素来表征海派都市――上海的地域文化特性。同时,对参观者来说,标识系统也就象征信息之泉,源源不断。

此外,具有适当尺寸、形态的标识还必须符合合理的识别距离,才能保证标识信息能被游人轻松获取、传递。研究表明,标识的大小S与游览者的视距L应满足关系式S=12L/1000,这样能较轻松被游人获取。在不同的视距下,标识的悬挂也应该处于不同的合理范围,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远视距中标识与视距关系图

图3 近视距中标识与视距关系图

3.3 标识局部设计

标识信息的丰富多样,决定了标识的设计必须同时采用符号信息、文字信息、图片信息等多种标识元素相辅相成,以达到尽可能直观、便捷地传递信息。无论是各标识元素的大小、形式、色彩,或是各标识元素之间的布局关系,还是各标识元素的易读性,都能直接影响到标识信息被游人获取的便捷度。

上海世博会园区标识系统中的符号标识统一采用中国国内通用的图标标准(对于尚未制定国内通用标准的内容则参照国际通用标准进行补充),如卫生间、商店等诸多设施信息;没有通用标准可以参照的信息内容,则与世博园外的城市街区同类信息采用相同的形式,如路名标识;无可参照的信息内容则需设计直观易懂的图形符号。通过以上方法,确保标识中的符号元素在中国国内的通用性,以利于参观者便捷地获取符号中的信息。

园区标识中的文字信息均采用中英文双语标识,以方便广大国际参观者。符号信息与主语言文字信息及次语言文字信息满足3:1:0.75较为合适,如图4所示:

图4. 标识元素大小比例示意图

不同视距下的标识文字的大小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方便阅读,如图5:

图5. 文字大小与视距关系示意图

而针对上海世博会人流量大而密集的特点,世博园区内文字标识的尺寸比标准要求稍大1.5倍左右,进一步提高文字标识在此特殊场所中的易读性。

3.4 标识信息内容设计

场所中某一具置所拥有的信息量是无限的,而每一标识个体所能承载的信息量却是有限的。如何让标识个体所承载的有限信息发挥最大的信息确认指引功能?首先,要对浩繁的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保留参观者最迫切需要的信息;进而,要对所筛选保留的信息进行分级归类并区分表现,以便于参观者在众多标识信息中迅速寻找到各自最需要的信息,提高标识的使用效率。

通过前期的研究分析,上海世博会园区标识系统将出入口信息,片区和地块信息,场馆、设施(包含地标性设施、服务设施、交通设施等)信息,道路名称信息等确定为园区内最为重要的信息在标识上进行表现传递。并将这些信息分级归类,若它们同时出现在一个标识上则按照重要等级的不同进行区分布局、表现。如其中的桨叶类设施引导标识同时包含了出入口引导信息、片区和地块引导信息以及重要设施引导信息――出入口引导信息被安排在标识的最上端,以简练的文字符号和图块符号表现,并且其面板颜色和其他面板有显著区别;片区和地块的引导信息被安排在中间位置,以字母符号为主要表现形式;重要设施的引导信息则被安排在标识的最下端,以体量稍小的图形符号配以简要文字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如此,参观者可以很快速地在标识的众多信息中找到自己的目标信息。如图6:

图6. 世博园区桨叶类标识示例

3.5 标识布点设计

标识的布点设计就是为了促进标识流线的连续流畅、标识系统的完善统一,确保在合适的空间位置能出现合适的标识信息。布点设计需要对场所内的标识节点进行分级处理,并根据节点的不同重要层级分别设置合适的标识信息,使得信息传达更加有效和系统化。如图7:

图7. 世博园区标识信息传达示意图

上海世博会园区大致可以分为高架部分和地面部分,地面部分又大致划分为片区、地块、广场。在节点的划分上,“入口内广场”和“水门”附近作为参观者活动的起点,被设定为大节点,通过导览图和引导标识向参观者提供综合信息;“高架步道上的交叉点”、“高架升降点”、“片区和地块的边界区域”、“地块间的连接处”和“中心广场”是参观者前往目标场馆和目标设施的交叉点,被设定为中节点,通过少量的导览图和引导标识向参观者提供一定量的综合信息和方向指引;“地块内的流线分叉点”被设定为小节点,设置必要的标识向参观者提供方向指引。通过大、中、小节点所提供标识信息的一体化互补和连贯呼应,引导参观者顺利到达目的地。如图8:

图8. 世博园区标识布点原则示意图

3.6 标识系统反馈设计

如若条件允许,标识系统投入正式使用之前,应对其信息导览指引效果进行模拟评测,根据评测意见进行反馈设计,以期标识系统的功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上海世博园区标识系统在第一阶段设计工作完成之时,便由园区管理方组织专家和普通观众对之进行了典型流线的路演评测。评测方案包含一条涵盖地面道路和高架步道、途径多种景观、涉及多种类型标识、体现大量信息内容的测评流线的设计,还有一套针对“图形符号”、“文字系统”、“导览图”、“色彩体系”和“布点效果”等内容的评测问卷。由参评者根据对典型流线中的标识系统功能效果的实际使用体会填写评测问卷。根据评测意见,园区内标识系统在图形符号标注化、信息获取人性化等细节方面做了对应的设计调整。

标识系统发展展望

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标识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标识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行性,标识系统也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如图9所示。

图9. 标识系统发展趋势展望示意图

a. 标识系统设计整体化:标识设计趋于宏观微观相结合,标识将不再仅仅被当做一个一个的街道小品或者是游园设施,而将回归其本源,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一环。标识系统也将成为城市印象的重要元素之一。

b. 标识系统的多元化:标识以信息承载体的形式与景观的融合一定会越来越密切,标识不再只是作为景观的信息补充材料,而是成为与景观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继而,标识系统也将逐步突破标识牌的限制,而已各种形式出现在人们眼前承载、传递信息,再次回归其信息的本质。

c. 标识系统设计的无障碍人性化:社会人文精神的进步和弱势群体权益得到更多重视都将促进标识系统的无障碍设计深入到实践应用而不是停留在现今以概念为主的阶段,并且将逐步实现普通标识设计和无障碍标识设计合二为一。

d. 标识系统的节能低碳化――新材料新能源在标识系统上的应用必将促进标识设计跟上低碳节约型社会发展的步伐,倡导绿色出行。

e. 标识系统的智能化――标识将不再是无声无息的,而将成为视、听、语、触等感官的多位一体智能标识,实现人与信息的互动,并能进行智能化目标信息预测,提供各种信息方案建议。

f. 标识系统信息的网络化――各城市空间的标识信息数据库联网整合,同步更新,为使用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标识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各类信息终端随时随地获取标识信息。

参考文献

[1] 郭新生, 田珂. 城市地下空间标识环境设计. 设计技术与实践, 2006,3: 63~65.

[2] 王菁菁. 梳理环境――浅析标识. 建筑与文化, 2005,2: 61~65.

[3] 陆金生,程睿. 浅谈世博园区导向标识系统功能性评估的方法研究. 广告大观(标识版), 2010,4:28~33.

上一篇:现代园林景观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思考 下一篇:影响S45.50风扇磨煤机运行时间主要原因分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