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

时间:2022-07-13 04:02:51

浅析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

[关键词]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风险

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已经成为衡量财务状况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拨备覆盖率反映银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准确程度受不良贷款结构和漏划不良贷款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产生扭曲对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评价、掩盖银行真实的财务状况、影响银行利润的合理使用以及降低银行监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等负面影响。

一、拨备覆盖率指标的由来与演变

拨备覆盖率指标首见于2004年2月银监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银监发[2004]3号)。该文件对拨备覆盖率指标的计算方法首次进行了规定,并将其界定为一项评价商业银行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拨备覆盖率越高则评分越高。拨备覆盖率是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

拨备覆盖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拨备覆盖率计算公式的分母部分包括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以及损失类贷款,这三类贷款合并在一起统称为不良贷款,其余额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确定。

拨备覆盖率计算公式的分子部分,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银发[2002]98号)对这三项准备进行了定义,即银行应当按照谨慎会计原则,合理估计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及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拨备覆盖率指标与商业银行的评价开始密不可分。尽管2005年12月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中已经不再包含该项指标。但银监会在2006年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银监发[2006]22号)中又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在财务重组完成当年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应不低于60%,之后在确保财务稳健的前提下逐年提高该比例,争取在5年内达到100%。目前,监管部门又要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达到150%。拨备覆盖率指标客观上已经成为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评价的一个硬指标。

截至目前,银监会未对拨备覆盖率指标的计算公式进行重新修订,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并未明文废止,但有些商业银行在计算拨备覆盖率时,实际已改用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计提的贷款减值准备除以不良贷款余额计算。计算公式如下:拨备覆盖率=全部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余额。拨备覆盖率表明的是这样一个概念:实际所提取的拨备资金能够覆盖多少不良贷款。

二、影响拨备覆盖率指标评价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第一,不良贷款的结构。根据新的会计准则,计提拨备的基本计算方法是:根据减值贷款未来收回本息的可能性和贷款现值比较的差额作为提取贷款减值的依据。对于确认具有减值可能性的贷款,无论是单独计提还是组合计提,会计师都将会逐笔审核提取拨备。所以,由于不同的贷款结构,其未来收回本息的可能性不同,未来损失的可能性也不同。对于两家银行而言,只有其不良贷款的结构相同,拨备覆盖率才具有可比性。

第二,贷款分类标准。贷款分类偏离也会导致拨备覆盖率的偏差,从拨备覆盖率的计算公式可知,如果贷款分类不准确,拨备覆盖率指标也就很难准确反映准备金对信用风险的抵补程度。因此,即使是同一家银行,只要其在贷款分类尺度或政策上轻微调整,就有可能改变拨备覆盖率。同样的贷款减值准备,有可能银行为了达到监管的要求的150%,而对某些或某类贷款的分类进行技术上的适度调整,比如将次级类贷款调整为关注类贷款,通过调节分母,使分母变小,而提高了拨备覆盖率。

第三,贷款减值政策。新会计准则从维护会计原则的一致性、中立性及持续经营等立场出发。不要求银行对未来预期损失提取减值准备;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注重审慎性、强调保护广大存款人的利益,则要求银行对未来预期损失提取1%的一般准备。另外,监管当局要求商业银行根据贷款五级分类结果,采用简单的比例法即五级分类法来计算其应提取的专项准备;而新会计准则则要求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计提贷款减值准备。

三、拨备覆盖率作为评价指标的负面影响

第一,可能扭曲对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评价。当我们用拨备覆盖率去衡量银行处理不良贷款的能力或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时候,评判的标准就只能是比率的高低,首先看这家银行是否已经达到监管机关规定的比率,这是合格不合格、达标不达标的问题;达标后,再看这个比率的高低,原则是越高越好,这是判断谁较好、谁最好的问题。

第二,有可能掩盖银行真实的财务状况。由于计提的不良贷款拨备会直接记入损益表冲减当期利润,因此拨备对银行业绩有直接影响。拨备资金来自银行的利润,净利润和拨备资金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拨备多少为宜缺乏客观依据的情况下,拨备很容易成为银行利润的调节器:当银行财务状况不是很好的时候,为了给人以利润丰厚的印象,有些银行就少提拨备:而当银行财务很好的时候,为了将一些利润留到下年,或不愿给股东分红,银行也可以多提拨备。

第三,有可能影响银行利润的合理使用。拨备资金是一种未分配的利润,当它处于拨备资金的形态时,既不能进行分配,也不能用于补充资本,这对于银行来说绝非好事。金融企业,特别是那些上市银行,它们能否向股东分红,是关系到它们能否提高市场价值的大事。

第四,会降低银行监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银监会在2009年第三次大型银行风险分析会上指出,要着力提升有效拨备。要求各行务必在2009年内将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至150%以上,同时加大损失类贷款的核销力度,以实现“有效拨备”。鼓励各行实行动态拨备制度,做到以丰补歉。严肃的监管要求已富有弹性,这显然有损监管部门的权威性,既不利于银行采取恰当的措施去管控信用风险,也不利于人们对监管成本和监管效果作客观公正的评价。

上一篇:加强综合管理 保障旅游安全 下一篇:黑龙江省科学会堂经营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