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时间:2022-07-12 09:50:56

谈谈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 要】 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今时代人文精神弱化、道德理性滑坡,在这样的背景下,道德及人文教育已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理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和谐、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关键词】 新课程 地理教学 思想教育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目光的焦点集中在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那些抽象的地理原理上,容易忽略掉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有关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但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几句简单的话就可以水到渠成。比如在讲授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季风气候形成的影响后,我概括了这样一句话: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带来了不同季节海陆的气压差异,而气压的差异又导致了风向的变化,形成了季风环流,从而构成了季风气候。把所学地理知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是智能培养需要,也是地理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

二、中学地理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

基于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中学地理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使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的教育。使学生关注国情,热爱家乡,使他们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雄心壮志。

三、中学地理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

1、胸怀祖国――爱国主义教育。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自我感悟,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自我教育。比如在《旅游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来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和如何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评价是常见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对旅游活动有更深刻的感受,我在课前设计了8个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根据所选课题到八达岭长城进行实地考察。

2、放眼全国、全球――树立“全国一家”、“地球村”意识。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这方面的知识也很多: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及生态的影响;臭氧层破坏可能造成的危害;酸雨的危害;海洋资源的开发及海洋环境保护;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国际产业的分工和合作;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环境人口容量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不仅地球的环境是―个有机的整体,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密不可分,任何一个国家的行为都有可能会对他国和全球造成影响。借鉴他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初步树立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与竞争的意识,自觉保护“地球村”环境的意识。

3、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教育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高中地理教材专门设计了资源专题、环境问题专题和可持续发展专题,这也正是我们进行大力推进的良好契机,但是往往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只要我们巧妙设计就可以找到很好的切入点。比如,在进行《陆地资源》一节的教学时,如果仅仅就课本论原理是很乏味的,我引入了许多有关中国资源国情的资料和数据,通过材料阅读、问题设置、分析讨论等教学环节,特别是一组身边事的数据计算,起到了很震撼的效果,学生真切的感到许多资源就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节约资源何等重要。

4、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发展经济的卓著成效有目共睹。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也日益突显,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威胁着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严酷的现实,促使人类冷静地审视、思考曾经走过的历程,总结经验和教训,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不仅是新一轮中学地理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而且也将有助于提高中学地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地理虽然不像初中地理那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但是只要我们在头脑中始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一意识,善挖掘、巧设计,许多教材元素中都可以找到适合的切入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要避免过于偏重理论的讲解,而多从学生可以接受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的培养上多做些文章。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就会有许许多多的素材、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培养,使德育与智育犹如盐和汤一样不可分割。

参考文献

1 张建利.地理教师应具备的学科素质[J].地理教育,2011,Z2

2 佟艳芝.生活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J].学苑教育,2011,

13

3 李成斋.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J].学周刊,2011

(05)

4 胡悦春.怎样开展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1(05)

5 熊艳.用高素质的地理教学队伍培养高质量人才[J].青春岁月,

2011,14

上一篇:谈谈因材施教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高中班级管理的有效措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