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国际接轨,一步到位

时间:2022-07-12 08:04:27

和国际接轨,一步到位

编者按:作为武汉人艺历史上首次投排原创音乐剧的“试飞”作品,儿童剧《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于11月2日正式与大小观众们见面。该剧是武汉人民艺术剧院与武汉儿童艺术剧院、武汉木偶剧团转企合并成立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之后全力推出的第一部戏。故事改编自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芙创作的童话《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世界文学史上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此次《尼尔斯》由中外创排人员历经选角、排练、录音到最后的成功首演整整用时一年,然而每在排练中发现问题或得到新的创作灵感,他们便一齐将创作向前推进,这种潜心创作的工作方式及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1992年,我在担任武汉市艺术学校校长期间,创办了全国第一个音乐剧表演中专班,并于1995年10月为这个班主持制作和演出了毕业剧目――原创童话音乐剧《红鬼和蓝鬼》。这是武汉市第一部原创音乐剧,荣获1996年全国儿童剧观摩演出二等奖和导演奖、作曲奖、灯光设计奖、集体表演奖等多个奖项。30年后,2013年年初,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启动了新的原创音乐剧项目――童话音乐剧《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在武汉市文化局支持下,武汉人民艺术剧院从项目一开始就确立了和国际接轨的理念,并一步到位,贯穿始终。童话音乐剧《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于2013年2月开始创作,7月8日开始排练,11月2日首演。我有幸参与了创作全过程,启示颇多,综述如下。

题材的选择

选择题材是原创剧目的第一程序。选择题材也是剧目成功的重要关键。选择具有国际普适性的剧目题材,更关系到剧目上演后的营销范围。

这部原创音乐剧项目是由武汉人民艺术剧院下辖的儿童剧木偶剧艺术中心实施的,所以将选择一部童话题材的作品。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已经有许多音乐戏剧作品问世了,在中国上演的这类剧目也很多了,经过反复斟酌,最终确定了瑞典著名童话故事《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是瑞典女作家、女教师塞尔玛・拉格洛芙在20世纪初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于1909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这部作品在瑞典非常著名,瑞典最重要的儿童文学奖就以尼尔斯命名。瑞典还出了一套尼尔斯的邮票。《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也为全世界的少年儿童所喜爱。20世纪60年代和本世纪初,曾有东欧和日本的动画片在我国上映,我国几代观众都很熟悉它的故事。但是,至今还没有看到过英美法等音乐剧强国根据这个题材改编的音乐剧。

主创团队的组成

童话音乐剧《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创作者是两位女士。一位是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儿童剧木偶剧艺术中心总监、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冷佳华;一位是在武汉出生,留学英国,以一等生荣誉毕业于伦敦电影学院导演专业的硕士邹爽,近年来她活跃于欧洲和中国的音乐戏剧界和影视界。邹爽的外公外婆和父母都在武汉从事艺术,邹爽的父母分别从事木偶表演和声乐工作,所以冷佳华和邹爽早就熟识。2012年年底到2013年年初,她们两位在武汉和伦敦之间多次热线商议,确定选择瑞典童话故事《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为素材,创作童话音乐剧。

在武汉,经过认真论证,武汉市文化局、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批准了原创童话音乐剧《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的立项申请。在伦敦,邹爽努力动员了几位英国一流艺术家加盟。一个由总导演大卫・弗里曼领衔,作曲家约翰・卡梅隆、邹爽和舞台美术设计师丹・波特参加的一度创作主创班子组成了。

大卫・弗里曼是活跃在欧洲舞台上的著名戏剧、歌剧、音乐剧导演,被英国《卫报》誉为“改变英国歌剧历史的十位杰出导演之一”,曾荣获法国荣誉军团奖章,三次获得英国劳伦斯・奥利弗奖最佳音乐剧导演奖和歌剧导演奖提名。他的代表作有在伦敦轰动一时的了小时的话剧《浮士德》;皇家莎士比亚剧院重建后的首演剧目《冬夜的童话》;执导由英国皇家歌剧院、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美国大都会歌剧院联合制作、世界著名指挥家捷吉耶夫指挥的歌剧《火天使》;英国皇家阿尔伯特大厅的歌剧保留剧目《蝴蝶夫人》、《卡门》、《托斯卡》;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的歌剧保留剧目《魔笛》、《纳布科》:英国国立歌剧院的古典歌剧《奥赛尔》和现代歌剧《阿赫那吞》;伦敦西区和南岸的音乐剧《罗密欧和朱丽叶》、《理发师陶德》等。在参加童话音乐剧《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创作之前,他刚刚完成了丹麦哥本哈根歌剧院的《弥赛亚》和比利时布鲁塞尔歌剧院的《沃采克》。大卫・弗里曼将主持主创班子进行一度创作,并担任总导演。

约翰・卡梅隆是一位涉足戏剧音乐、电影音乐、流行音乐的多产作曲家,是著名音乐剧《悲惨世界》自1980年首演以来历次版本的编曲、配器。他曾获纽约戏剧委员会奖,百老汇最佳编曲奖,他的多部电影音乐曾获奥斯卡奖和艾美奖提名。他作曲的最新音乐剧《佐罗》已经获得本届劳伦斯・奥利弗奖提名。他有众多有影响的音乐作品,包括由他编曲的音乐剧《约瑟夫的神秘彩衣》、《罗密欧和朱丽叶》等。他在流行音乐方面也多有建树。约翰・卡梅隆在童话音乐剧《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中担任作曲、编曲和英语唱词的创作。

担任舞美设计和服装设计的丹・波特,在英国、欧洲大陆、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亚非许多国家担任舞美设计和服装设计,作品已达120多部。他的作品涉及歌剧、音乐剧、话剧、舞剧、电影以及各类大型晚会。2000悉尼奥运会开闭幕式就由他担任总设计师。丹・波特带着他的助理、留学英国的舞美设计王晶,参加了主创班子的舞美设计工作。

邹爽是一位多面手,不仅已经在电影创作方面崭露头角――她的电影处女作《STILL》荣获加拿大国际电影节优秀短片奖,入围伦敦青年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单元,并在戛纳电影节短片角参展。邹爽在著名导演娄烨的影片《浮城迷事》中担任执行导演,该片荣获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该片是戛纳电影节关注单元的首映影片,并获金马奖多项提名。邹爽在欧洲担任过《诺亚的洪水》、《奥林匹亚》、《蝴蝶夫人》、《真实的谎言》、《茶花女》等歌剧的执行导演。此外,邹爽还是多媒体设计、制作和实施的能手。荣获第一届中国歌剧节(2011)大奖的歌剧《土楼》(福州大剧院,著名导演陈薪伊执导)以及话剧《望》(2011,广州话剧院陈薪伊执导)的多媒体都是由她设计的。邹爽在童话音乐剧《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中担任编剧、中文唱词创作、英方执行导演和多媒体设计制作。

我之所以比较详细地介绍一度创作的主创人员,是想说明剧目立项的严肃性,组织这样有实力的主创班子是需要魄力的。

邹爽在英国组织了一度创作的主创班子,冷佳华在武汉组织了二度创作的协作班子。冷佳华担任中方执行导演;新晋舞蹈编导梁群带着他的助手刘红、张朕担任舞蹈编导;武汉市艺术和创作研究中心的国家一级作曲徐元嘉担任音乐总监;著名灯光设计师任冬生担任灯光设计: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王静碹担任声乐指导: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国家一级导演王子斌担任木偶艺术指导。

剧目的主创班子是一个中英高端人才的国际合作团队。

演员队伍以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演员为主体,并有十几位经考核签约的演员加盟。从2013年3月起,组织了两期演员培训工作坊,为音乐剧的排练做专业上的准备。7月8日进入正式排练。

创作思维和创作方法

在国内的歌剧音乐剧创作,大都呈现流水作业式的创作方法。一般情况下都是先选择一个剧本:然后把剧本交给作曲家谱曲:再把剧本曲谱交给导演;导演进行全剧构思,拉大架子;导演告诉舞蹈编导,哪里需要舞蹈,舞蹈编导根据导演要求编排舞蹈场面;然后细排细扣,合成联排,进剧场合景合光,彩排演出……

音乐剧由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元素组成,但是音乐剧的结构并非戏剧+音乐+舞蹈+舞台美术那么简单,音乐剧是熔多种艺术元素于一炉的综合性舞台艺术。音乐剧的创作方法不应是加法,而应是化合:不应是流水作业式的,而应是团队协作式的。这才是音乐剧的创作思维。

童话音乐剧《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就是以团队协作式的方法进行创作的。一度创作是在伦敦进行的,在总导演大卫・弗里曼的主持下,编剧、作曲、导演、舞美设计一起讨论剧目构思,他们经历了数次激烈的碰撞交锋,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最终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构思。在编剧、作曲、导演构思、舞美设计的每一个程序环节,又多次集体讨论统一意见。

不仅一度创作充分体现团队协作,二度创作亦是如此。首先是音乐排练。音乐排练是在角色尚未分配之前进行的,导演和作曲要求每一位演员都必须参加所有唱段的排练,无论是独唱、重唱还是合唱,都要会唱。音乐排练基本结束后,再根据演员的综合素质分配角色。这样的好处是,所有演员对所有唱段都十分熟悉,都能自如地在旋律和节奏中行动。

在进入导演排戏阶段,总导演要求执行导演、作曲、音乐总监、舞蹈编导、声乐指导全部到场,甚至大部分时间舞美设计和助理、木偶指导也在场,随时提出要求,随时进行协调。我们在观看有些音乐剧的演出时,常常可以看到痕迹明显的舞蹈场面,就是导演告诉舞蹈编导“这里需要一段舞蹈”而排出来的。舞蹈编导平时排练可以不来,因此对这段舞蹈在全剧中的作用与前后的衔接,都有明显的斧凿痕迹,是做加法加上去的。而《尼尔斯骑鹅历险记》,除了尼尔斯和他的父亲外,其余几乎都是动物角色,导演要求所有动物的表演都应该在具有动物行为特征的舞蹈性的形体动作中。因此,这个戏从整体来说,演员们全剧都在舞蹈中,很难看出哪一段是明显的舞蹈段落。这就是舞蹈和戏剧、音乐高度融合的排练过程,是做加法和流水作业式的排练方法无法达到的。

正因为这个戏大部分角色是动物,对于怎么演好动物,总导演也有自己独特的要求。

在我国艺术院校的戏剧表演教学的元素训练中,有一个“动物模拟教学单元”,老师会要求学生到动物园去观察动物,模仿动物的行为特征。回课的第一要求是“像”,是细致入微的模仿;接着要求组织动物模拟小品。回忆我所经历过的这个单元的教学,每到编创动物模拟小品的时候,学生们就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了动物“拟人化”的状态,很快就把“人类”的思维用动物的“动作”表达出来。总导演大卫要求演员不要拐这个弯,继续尽可能地再深入动物们的世界。比如,他告诉演员,羊在吃草,它们大都不会理会周围别的小动物,它只关注它正在吃的这片草,它一定知道这片草地比那片草地上的草好吃。我们现在是人在演动物,不是让动物来演人。在导演大卫的引导下,演员们更深入地观察动物,他们发现了一些过去在动物模拟过程中没有发现的动物特征,比如,许多动物只有眼珠,没有眼白,它们“看”,不像人类“看”,动动眼珠子就可以看到周围一大片了,它们要调整整个头部的动作。对于怎么演动物,演员们得到了许多新的启示。

大卫的导演理念也与许多导演不同。我们见到过许多这样的导演:他对剧本有十分深入的研究分析,形成了一整套导演构思,甚至在他脑子里,这个戏已经有了一个明明白白的呈现结果,他就按照他所要求的结果,如此地一场一场排下去,一切演员都严格按照导演事先想好的结果去做。导演就像一个棋手,构思好全盘的棋谱,演员就像棋子,按照棋手的意志一步一步走下去,直到赢得这盘棋。大卫不是这样的导演,他不是棋手,他是引路人。他只设计方向,不设定结果。在他的引导下,所有的主创人员和演员,一起努力朝这个方向前行,去争取达到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目标。这样的导演理念,更有利于演员们的自觉创造,需要演员们既有创作激情和积极性,又有创作经验和能力。同时,我悟出一个道理,在同一个方向下努力做功,一定是当下最流行的说词――“正能量”;如果方向不一致,就会出现“负能量”,就会拖排练的后腿,就达不到理想的彼岸。

童话音乐剧《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作为武汉琴台音乐节的参演剧目,于11月2日首演了。这个剧目在舞台呈现上运用了一些新的手法,令人耳目一新。在武汉人民艺术剧院过去的儿童题材的剧目中,基本上都是由成年演员扮演儿童角色的,这次是第一次由三名8~12岁的少年演员扮演尼尔斯,他们的演出可圈可点。这个剧目将在武汉中南剧场驻场演出至今年年底明年年初,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湖北省武汉市剧目营销环节的首创。一度创作、二度创作已经完成,愿剧目的营销环节也能创造新的业绩。

上一篇:平常心做非常剧 下一篇:慵懒度假报告:面朝大海 尽情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