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利用信息技术

时间:2022-07-12 06:35:29

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利用信息技术

摘要:利用信息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及多媒体技术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本文从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有机整合的实践探索、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索两方面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高中数学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8-0189-01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现有的教学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此,根据本人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经验,谈谈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1.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有机整合的实践探索

所谓"课程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手段叠加,而是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达到高中数学教学各要素的丰富和谐,使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改变信息资源与传播渠道等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突破与发展。

1.1借助计算机进行课堂教学演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从而降低教学难度。 在这种模式下,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黑板、教具模型等媒体展示的各种信息,可由计算机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等资料,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如动画),将这些资料组合起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也可以在网络计算机教室中进行教学演示。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线时,传统教学因较难展现其变化过程,从而造成学生对其不理解。利用几何画板在计算机屏幕上轻松的应用动画形式作出各种三角函数线,数形结合可以把一个较为抽象的问题单一化,降低教学难度。

1.2借助计算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式学习。"问题"是高中数学发展的动力,现代高中数学教育更是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而传统的高中数学教育由于多方面的限制,片面强调了高中数学重视演绎推理的一面,忽视了高中数学作为经验科学的一面。现在,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得到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已经有许多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和图形计算器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和做"高中数学实验"。举个例子,几何画板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让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做高中数学"的环境,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做"高中数学实验",这样就能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真正的高中数学经验,而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高中数学结论。在学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概念后,有学生问到当a>1时,指数函数y=ax与对数函数y=logax的图象是否会相交的问题,因为从课本及其它很多参考书上所给的在同一坐标系内指数函数y= ax与对数函数y=logax的图象看,当a>1时,似乎是不相交的,正确的结论究竟是怎样?学生在网络教室利用《几何画板》,在同一坐标系作出函数y= ax和y=logax(a>0,且a≠1)的图象,底数a是可以变化的。当01时,结论是怎样的呢?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可以得到结论:可以相交(有一个或两个交点)。

2.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索

2.1促进教师改变教育观念,实现职能转变。数字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的职能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传统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化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协调者、数字化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自觉顺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善于学习,勤于研究,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教师应冲出"以书本知识为本"的旧观念的束缚,深刻认识21世纪信息技术教育对传统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与挑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新思想,积极学习新课改理论,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学观、课程观。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知识和课件制作技术;要练就一双慧眼,能对网上信息进行选择和判断,以最快的速度搜罗到自己需要的资料,要学会借鉴网上的名师教案、课件或科研成果,实现网上协同备课。

2.2适度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集文字、图形、动画、音频、视频、投影等媒体技术,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在展示问题时,适度运用多媒体,或把重点、难点的内容设置成醒目的颜色,或让"固定的"几何图形运动起来,提供丰富的感知信息,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考。 2.3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科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现知识的构建和重组。数字化教学主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知识建构。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地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惑,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只着眼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以掌握知识的"量"的多少来判断教学质量的高低,而忽视使学生从高中数学知识的内存联系上把握高中数学知识结构的现状。在教学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可用来展示知识脉络,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高中数学知识结构。

总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开放思想尽可能让多媒体维我们教学服务。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成绩。

上一篇:初探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体验学习" 下一篇:浅谈体育课堂如何规避伤害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