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数学教学自主互助素质的培养

时间:2022-07-12 03:16:13

论中学数学教学自主互助素质的培养

【摘 要】自主互助素质的培养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互相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效益。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教学应坚持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更能使学生形成相互竞争、团结、合作的优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读懂文本、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学生自主互助的素质。本文主要在探讨了自主互助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学数学教学自主互助素质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学习效益;互助合作;思维

随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许多学校都强调学生独立自主互助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互助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自主互助素质的培养应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人人学得生动活泼,共同解决学习中碰到的主要困难,曾强参与意识,学生的自主能力,在培养自主合作精神上真正做到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提高课堂效率,增进学生友谊。

1.自主互助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1.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学习中提高自主互助学习的兴趣与素质,有利于激感,提高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态度等诸方面应获得和谐发展。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发展智能的催化剂,是成才的最佳途径,是通向理想的桥梁。自主互助素质培养正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学生一旦成了学习的主人,他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培养自主互助素质,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制约,实现共享共赢,增强了成功感及成功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更重要的是学生个性的张扬与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与共同发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内在的动力的支持,这就大大地让学生体会到“自主互助”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1.2有利于互相激活学生思维

读书离不开思考,自学更十如此。“学而不思则罔”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自学就是两者的桥梁,这是自主学习的前提。自主互助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认定目标、独立自学小组交流、互助落实课堂讨论、质疑释疑回扣目标、训练巩固反馈矫正、反思升华,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互助合作能力,自我评价能力,探求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3提高学生学习效益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教育永恒追求的目标,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是教育的首要大事,既要高分又要能力又要方法是教育追求的目标。自主互助素质的培养增强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师生良好的教学行为习惯,培养师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学习效益。

2.中学数学教学自主互助素质培养的策略

首先,设置有效合作教学情境,点燃学生互助合作情感“火花”。

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教学目标及要求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调动融洽、和谐、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和激发学生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活动,让大部分学生勇于探索,共同提高,主动“投身”教学情境,开展行之有效的互助合作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教学“一次函数与其他知识点的异同点”内容时,教师应根据数学学科的整体性以及丰富性特性,在讲解该知识点时,采用互助合作的学习模式,设置出“某电信公司开展有奖通讯消费”的一次函数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组成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借助图像法,观察分析图像,并通过转化,引导学生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以及反比例函数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合作、补充的学习过程中,认识、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深刻联系,从而实现对该知识点内涵的有效掌握。

3.重视课堂“小组合作”, 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互学习的一种社会型学习模式。互助合作学习活动是学生借助外界力量和智慧开展的学习活动,它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方面合作,各施所长。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解题要领,才能有效开展学习活动,实现学习效能的有效提升。小组合作并不仅仅意味着将学生划分为若干的小组,而是要创造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如师生互动、同桌交流、全班讨论等,但长期以来,部分教师只注重数学问题的解答训练,致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数学教师要重视学习方法要领传授,传授学生互助合作学习“要诀”。搭建学生锻炼和解答问题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答过程的“回头看”,反思解题过程和方法,总结解题经验和要领,逐步形成问题解答的一般要领,从而使学生带着方法要领进行互助合作学习活动,提升互助合作学习效能。

4.提倡学生“先学后教”,强化互助合作活动指导

新课程标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先学后教”,教师一方面要发挥自身在教学活动的主导作用,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重教材、学生等教学资源的利用,让学生学会在课前预习新课程,学会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时反馈给教师,使得教师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活动引导,使学生能够解决合作解题中的困难,培养学生自行获得数学知识与能力,注重对学生合作学习过程的指导,逐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学生在合作解决问题中出现的“不足”进行有的放矢的“纠偏”工作,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互助合作学习思想和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客体,学习活动的主体,所开展的探知新知、解决问题等各项活动,离不开学生群体的帮助和支持。数学知识本身是单一的、枯燥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教学应坚持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更能使学生形成相互竞争、团结、合作的优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读懂文本、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学生自主互助的素质。 [科]

【参考文献】

[1]左银舫,陈琦.中小学教师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的初步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8(04).

[2]陈坤华.构建高校学生自主学习体系的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3]马忠.基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型课程设计与实施[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

[4]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

[5]许燕频.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认识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1.

[6]蔡如新.江苏省射阳县通洋初级中学.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N].学知报,2011.

上一篇:高功率激光电离垂直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应用于薄... 下一篇: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同时检测水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