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营销:宋江的制胜之道

时间:2022-07-12 12:15:25

文化营销:宋江的制胜之道

伟大的公司不但要卖产品。更要卖文化,卖社会责任。

营销大师宋江说这句话的时候,还在江湖上游走。而他的竞争对手晁盖,已经有了一间叫梁山的店铺。

郓城小吏,家有薄产,其貌不扬,身无长术。就是这样一个身材五短的“黑汉子”,却让江湖好汉蜂拥而来,俯伏下拜,连那杀人不眨眼的黑旋风李逵,在江州城遇见宋江时也说“若真个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

虽然晁盖也上过营销学院的MBA,在创业初期,与宋江在个人资产、江湖品牌知名度、社会地位等方面不相上下,但随着两人经营思路的渐行渐远,宋江几个回舍下来,就成了江湖一哥。

文不能比肩昊用,武不能力敌“铁牛”,智不能机胜公孙,名不能堪比柴进,处处占了下风的宋江。为何却声名日隆,成为江湖第一畅销产品?

事实上,宋江的销售策略,是扶危济团,最大限度地尽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传播附着在品牌之上的文化,用今天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文化营销。

对于宋江来说。企业的短期利润是根本不计的,而其目标在于长远利益,在旷日持久的文化营销活动中。让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迅速提升。最终获取企业的最大利益。

在《水浒传》中,有一大段文字,专门描述宋江的文化营销策略:“平生只好结识江湖好汉,但有人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

即以宋江生命中惟一的女人阎婆惜为例,她的老妈阎婆,一家三口,从东京流落郓城,不幸老爸阎公染病去世。扔下母女两个生活无着,连口棺材钱都没有。好事的媒婆介绍阎婆来找宋江,虽素不相识,又不喜女色,宋江不加犹疑,施舍了一副棺材,还搭送了十两银子。

这等江湖闲人,宋江也肯施舍,全不计口碑传播的渠道及效果,已经到了文化营销的最高境界。

梁山从一个偏居一隅的小店铺。成为朝廷重视、名噪江湖的大市场,与宋江的文化营销有着很大的关系。

晁盖时期,数年也没有一单生意,除了初始上山的七元老,没有新鲜血液加入,公司无法发展壮大。

虽有若干招商措施,但江湖好汉们并不买账,一个个绕着水泊走,没有一个人上门。

到了宋江上山之后。已经对宋江的文化产品养成消费偏好的江湖各路好汉,却不避艰险,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迤逦而来,直奔宋江的营销大寨。然后,带着宋江的经营理念和文化产品,再分赴祖国各地,去行销宋哥哥的忠义主张。

从宋江的行为上,让人不由得不联想起有“中国首善”美称的陈光标。

陈光标不知道是否常看《水浒传》,但他与宋江的营销策略却十分相似。

陈光标从事的是拆迁业,如果有谁说想把一个拆迁企业做成知名品牌。不但想法荒唐,也十分不靠谱。但凭借文化营销,陈光标硬是获得了空前成功。

这与宋江的江湖际遇也非常相像,只要有及时雨宋公明,不管你是梁山,还是清风寨,都会有江湖好汉投奔。店铺所在地及规模大小,根本不在这些好汉的考虑之内。

像宋江一样,通过文化营销,陈光标成功地使自己成为最有影响力号召力并且鲜明易记的企业LoGo。陈光标就是企业,他所传播的个人文化价值。也成了他所在企业所要推广的企业价值。

在贫富分化已经让各界忧虑的当下,一个慈善标记,让陈光标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并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也就不足为怪。

通过文化营销,一个七人创始的私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大企业,并被朝廷招安,成为国有大公司。

而宋江,也由刀笔小吏,终于“搏得个封妻荫子”。成为朝廷大员。

上一篇:同方电脑我们一直在中西部市场深耕细作 下一篇:娃哈哈:产品制胜,渠道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