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高等院校数学教学质量途径的探讨

时间:2022-07-12 08:52:34

浅谈提高高等院校数学教学质量途径的探讨

【摘 要】 目前,随着的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就是说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越来越受到更高的挑战,那么,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进入21世纪之后,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体系愈加完备,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由于种种因素却不尽如人意,然而,高等数学又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未来对社会人才的输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职教育中数学教学的过程进行全面的、缜密的审视与反思,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数学教学 途径

1. 高等院校目前的数学教学现状

1.1教学课时相对不足。

高职教育注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把教学重点都放在专业课的教学和各项实训上,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基础理论课的课时,这没有考虑到高职的需要。

1.2现行教材偏重逻辑性,应用性不强。

现行教材偏重逻辑性,应用性不强。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而实际教学中偏重的只是传授强调结构严谨,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等不够重视。

1.3教学方式落后。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通过机械练习掌握一些固定题型的解法。而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目前,经过调查研究表明,高等院校多年的入学成绩看,学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低,数学基础差。主要表现为对数学概念、原理理解不够透彻,相互混淆、张冠李戴;对数学符号的含义不清楚,不会用,更谈不上运用数学知识、方法和技巧来解决问题;对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缺乏必要的了解,认为学习数学没用,学了也不会用;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厌烦,根本谈不上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数学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有研究表明,有67%的高职学生在上数学课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心”,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33.7%的学生在课外不花时间学习数学,与高中阶段形成鲜明的对比。

2. 提高高等院校数学教学的质量的路径:

2.1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2.1.1确定数学课堂教学目的。确定数学课堂教学目的要在明确数学课程与教材各章节的教学目的的基础上进行。确定课堂教学目的的要求是清晰、明确、具体、可测量,能直接指导教学活动。

2.1.2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节课的重点应集中、具体,以便从多侧面、多角度去研究重点。教师只有在完全把握教学内容和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准确估计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并设法突破难点,排除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障碍。

2.1.3形成课堂教学的设计方案。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案也称教案。教案内容主要包括:课题、教学目的、课型、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主要教学手段(包括教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实施记录等。

2.2科学选择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工具是在教学过程中用于向学生传递信息的载体,既是辅助教师的演示工具,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传统的教学媒体工具是黑板加粉笔,由于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便于教师对知识的归纳、概括与总结,因此延续至今。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已渗入到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软件由于信息量大,生动形象且交互性强,教学效果明显,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另外将现代教学媒体工具引入数学教育是教学手段改革的必然趋势,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媒体。首先,教师在讲课中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感染力不是现代教学媒体工具所能替代的。教师使用黑板加粉笔,通过丰富的表情、准确的手势、抑扬顿挫的声音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兴趣,形成师生的良性互动。师生之间的心灵碰撞中产生的教育价值是无可比拟的,不仅能使学生充分领略数学世界的美妙,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数学的实际应用。如果这一过程由教师操作电脑,学生注视屏幕来完成,那么师生之间的交流就会大打折扣。其次,由于数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数学教学的许多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并不好。很多数学概念的引入,数学的方法与技巧的训练,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解释会更清楚简洁,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如果教师按事先设计好的解题思路来讲解,就会忽略学生的感受和接受程度,无法了解学生的思路,不能与学生进行很好地沟通,从而抑制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科学的选择教学媒体是很重要的。

2.3在教材处理上,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根据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能力的不同需求进行教材重组,删减与专业联系不大的内容,增加专业学习所必需的内容。如对于极限概念的严格定义不做要求,删去微分中值定理中的柯西中值定理,对罗尔定理及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仅仅借助图形和具体函数进行说明,略去严格的证明。

2.4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开展以数学建模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以开拓了视野,也为数学教学改革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鼓励基础好的同学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运用数学与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营造一个数学学习氛围,开展数学竞赛。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了广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学素质培养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由此可以看出,高等数学为各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为培养学生创新和思维能力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手段,为学生将来的研究和工作提供必备的数学素质和工具,为培养适应于地方经济发展应用型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高等数学进行创新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金友良.谈谈高职高等数学作业批改模式的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5,(6).

[2] 侯建军,李小平.谈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6,(5).

[3] 王林全,高师数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认识[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2),88-90.

[4] 米洪梅,方耀,卢玉文,等,高等数学教学方案的研究与改革[J]。大学数学,2003,19(3):33-35.

[5] 任玉杰,高校数学教学模式改革与数学实验[J]大学数学,2004,20(1):20-26.

(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上一篇:从学学英语的角度看独立学院艺体类学生特点 下一篇: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