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时间:2022-07-12 07:01:06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中,改革是教育的生命,而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要渠道。如何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我们每一位执教者首要面对的课题。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经验谈一下我的做法和认识: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育观念

一、锐意进取,转变教育观念和方法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效率,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单一的教学方式。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进而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改变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多、主动思考少的现象。

其次,在教学方式手段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好动,他们乐于在玩中学、在动中求知、在喜悦中探索,所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是极其重要的。

例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我利用电教媒体,给学生创设了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一边听着优美的音乐,一边欣赏着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在教师范读的引导下,学生被带进了神秘的海底世界,并产生了如置身其中的感觉,从而萌发了“我要读”的强烈欲望。又如《五彩池》一课,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娓娓动听的诵读,屏幕上的五彩池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各色光芒,真是神奇瑰丽、奇妙无穷。它以独有的魅力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学生余兴未尽,情绪达到了最佳状态,一种愉悦明快的情感在心底油然而生。此时,我因势利导,以境引情,引导学生带着五彩池的赞美之情朗读课文。由于学生进入了课文描述的情境,被五彩池的神奇和美丽所感染,朗读兴趣随之而生。

二、创情设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那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

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有关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短片,让学生通过画面初步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激情授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课过程当中,让教师的情感与授课内容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充分利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配合授课内容,并且要把学生的情绪也引入教师的激情当中。

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播放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带表情和动作朗读,让学生想象自己来到海底看到了什么样的珊瑚、什么样的海参、怎样的大龙虾,并把它们的动作表演朗读出来。这样让学生和老师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一种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情境,把所有的学习任务放置于这样的情境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激情,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相应的学习活动之中。这就要求创设的情境要着力体现出真实性、问题性、挑战性、开放性、浸润性。

三、合作教学,创建学习型课堂

在师生合作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两者地位是平等的,应该平等交流,合作学习,创建学习型课堂。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应学知识、积极思维、提高能力;学生则完全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学习,对所学知识主动探索、认真思考、深刻钻研、相互讨论、敢于质疑、主动提问,变过去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灵活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合作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的、双向的、多面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探索,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真正发挥好教学主导作用,构建高效课堂。

上一篇: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的语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