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时间:2022-07-12 03:13:22

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语文教学;探究活动;有效性;

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2―0098―01

语文课开展探究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是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途径。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被广大师生所青睐。这种课堂模式是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因此课堂的高效与否,取决于探究活动是否有效。

一、探究活动要有目的性

探究活动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学生能力的提升点,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等方面设计探究环节和问题。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探究性和发散性。要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能力的提升,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如学习完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假设你就处在当时的环境当中,你会与故人说些什么话?(用现代话语表达)有个学生回答,“真是太感谢你为我准备了这么丰富的菜肴,下次欢迎你到我家去做客。”另一个学生回答,“你们这儿真美,真想一直住在这儿啊!”还有一个学生回答,“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还好,有可能是个大丰收。”

教师通过这一问题的设计,不但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还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二、探究的问题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可以使人注意力高度集中,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积极性。在探究时创设问题情境,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感兴趣的问题探究,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

如一位老师在上中考专题复习口语交际课时,播放一段录像,内容是一个家庭生活场景中人们交谈出现了说话不看对象,用语不得体的情况。学生看录像不知不觉进入了口语交际的情境,不时被画面中的不得体的对话逗笑,气氛自由、宽松、热烈,老师不失时机地提出让学生探究的问题:画面中的哪些人物对话不得体?如何纠正不得体的说话?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该如何纠正不得体的说话?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言。最后又做了一些专题练习,这节课真正做到了“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充满着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

三、探究的活动要有组织性

正确的探究方法和策略是使探究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按照一定的方法去探究可以提高探究的有效性,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学会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等品质。交给探究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常见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可以概括为:明确探究任务,独立质疑思考、分享碰撞达成这样三个环节。

1. 明确探究任务: 在探究问题出示之后,老师要强调探究的重点和难点,探究的过程和每一环节的操作步骤。

如在郦道元的《三峡》一文的教学中,出示问题:《三峡》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有何不同?教师明确,此问题的重点是两文中探究问题的“异”。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操作:1.想一想什么是衬托手法,衬托手法可以分为哪两类?2.在两文中勾画出运用了衬托手法的语句,标注是正衬还是反衬。3.学习小组长组织交流,记录员做好记载,做好交流的准备,全班展示交流,达成共识。

2. 独立质疑思考:明确了探究的任务、方法和重难点之后,学生进入独立学习的过程。在问题的引导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学生根据操作步骤独立思考、勾画、标注,思考对问题的观点、理由和疑惑点,准备在组内质疑交流。这是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过程。

3. 分享碰撞达成:把自己的探究结果在组内交流分享,进行思想上的初次碰撞,质疑、补充完善,达成共识后推荐代表班内交流,征询其他同学的意见,验证自己观点的正确与否,思想上再次碰撞,各抒己见,找到正确的答案。

每一个问题通过这样三个环节进行,使探究活动有序而高效,使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一节课若干个问题可以多批次的组织探究性的学习。

上一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的现状与措施 下一篇:优化阅读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