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对策

时间:2022-07-12 02:01:48

浅谈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对策

农业机械化渗透和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驻马店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机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农机化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需要

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的发展和广泛使用,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降低了农业生产劳动强度,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和推广应用农机化新技术,是增加农民收入、帮农民富裕的重要途径。农业机械的突出作用是高效率替代人力完成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保障人力无法完成或者无法规模化完成的农艺技术得以实施,使农村劳动力有能力、有条件向非农产业输出,并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使农民收入和农村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因此要大力创新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体制机制,构建发达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机化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

农业机械的应用,有助于改变农业的自然属性和弱质特征,极大地提高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力。农业机械化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使用农业机械作业代替了传统的人畜作业,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改善农民的劳动条件,提升生产力水平。因此大力发展农机化,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业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生产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

农机化是农民增收的保障

农业机械的突出作用是高效率替代人力完成农业生产,促进农村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使农村有能力、有条件向社会输出劳动力,促使大量农业劳动力进城务工,发展第二、三产业,促使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农民收入和农村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支撑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全面提升了农民生活水平。

农机化是建设乡风文明的载体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农业机械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广泛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可以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如通过机械深耕深松和水利工程建设,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水土流失;通过实施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和化肥深施技术,可减少秸秆焚烧和化肥流失对水质、空气的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通过节水灌溉等机械化技术,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畜粪无害化机械处理,能有效改变畜粪污染,提高有机肥的利用率。农业机械本身就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成果,它可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了现代农业文明和社会进步,促进了农村全面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村生产力、转变传统的小农经济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风文明、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农机局农机推广站

上一篇:高中数学新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下一篇:中小学体育教育应该适应全民健身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