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破解难点,提高效率

时间:2022-07-12 01:59:38

[摘要]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语文教学难点之一,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改变思路、简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等一系列方法,能够解决这一难点,同时,可以指导其他教学难点的破解

[关键词]古典诗歌表达技巧;语文高考总复习;创新方式;教学手段;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5-0055-03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研究学生本身,钻研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手段,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育人目标。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研究学生、课堂和教学手段的探索工作应该永无止境,所谓“新课标”的“新”应该在这个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以语文学科为例,虽然这是一个相当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学科,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在高考总复习阶段还是可以通过研究学生和课堂,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破解教学难点,快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在古典诗歌表达技巧的教学中就可以实现。

一、古典诗歌教学的难点

古典诗歌短小精悍,意蕴丰富,形象玲珑。然而,不少对自身古典诗歌解读能力颇为自信的语文教师,却在诗歌表达技巧的教学上存在一个极大的困惑――不管课堂氛围多么热烈,可部分学生就是搞不清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学生经常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概念之间迷失方向,乱答一气。

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点,不少老师煞费苦心,认真总结,花费不少时间、用各种手段给学生灌输一大堆文学概念。有甚者干脆不分析,自己直接解析诗歌,然后让学生死记。这样一来,诗歌教学的课堂要么变成学生在表演上课,要么变成教师在表演才情。学生离开教师独自面对诗歌表达技巧试题时,除了记得老师讲过的一大堆概念,依然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

二、难点分析以及简化策略

事实上,对高三学生来说,问题不在于学生懂不懂具体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的概念,而是在于学生根本就不懂如何去读诗歌,当然就更加不懂如何去答诗歌类题目了。其实,教师要解决这一难点,首先要深入分析诗歌本身特点及学生的学习特点。

《尚书》对诗歌的评述是:“诗言志,歌永言。”同样的观点出现在《左传》中:“诗以言志”。所谓“志”,即是意念、志向和情感,也就是说,诗歌的目的在于表达思想情感。而且,古典诗歌的思想情感表达都是通过组合“意象”来抒发的,而“意象”在相当多的时候就是寄托了诗人情感的景物。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大胆丢掉令学生头痛、庞杂的各种专业术语,淡化学生记不清楚的诸如“田园、边塞、闺怨、咏史、送别、思乡”之类的分类,而直接根据诗歌的特点将诗歌简单地描述为“写景(意象)抒情”。

事实上,在实际高考总复习中,如果不对古典诗歌教学进行简化,面对众多的概念、术语,本来就学得糊涂的学生只会更加迷糊。所以教师不如直接从“写景(意象)抒情”出发,给学生这样一个简单认识:解读诗歌其实就是两个层次:一是诗歌写了什么景(意象),抒了什么情;二是诗歌是如何写景(意象),如何抒情的。

这两个层次的划分对诗歌的解读来讲,虽然显得比较肤浅,但是对学生而言,却极其容易掌握并接受,尤其重要的是,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启发式的思维模式。第一层次解决了读通诗歌的问题,第二层次则直接指向对诗歌的深入鉴赏分析。第一层次对于有一定诗歌阅读基础的学生来说,问题显然不大,真正的难点在于第二层次。

如何写景(意象),可以简单地对学生表述为诗人在写景(意象)上所用的方式和技巧。重点引导学生在诗歌中找出相应诗句中作者所用的景物(意象),然后具体分析作者使用这些景物(意象)的特点以及它们的组合特点。一般而言,作者使用景物(意象)的特点主要是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通感、夸张等;而常见的景物组合上的技巧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颜色对比等。

如何抒情,可以简单对学生描述为诗人在抒情时所用的方式和技巧,重点引导学生探讨分析情和景(意象)的关系。抒情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是间接抒情:如果情有景的烘托或者渲染,基本就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如果情是寄托在历史故事中,自然就是用典;如果是完全写物,那基本就是托物言志或者象征。

显然,这一切异常简单,甚至简化到有许多模糊或回避的地方。但是,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不是大学古典诗歌专修,培养高中生更高的古典诗歌素养显然是大学里的内容。教师只要能够通过给学生一个高效易学的方式,培养出他们的兴趣并让他们能够主动去读古典诗歌,变被动地接受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便是最大的成功。相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味追求深入广博、面面俱到,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因为太难导致学生失去信心,体悟不到参与的乐趣,那么高效课堂也就无从说起。

三、实践过程

笔者在此以柳永的《满江红・暮雨初收》为例。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之所以选择这篇做例子,是因为部分学生最畏惧长诗,只要一看篇幅长,立刻就丧失信心。如果能够用简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轻易学会分析这首诗歌的表达技巧,那么,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这种简化教学的效果。

第一环节,学生诵读几次,熟悉内容之后,直接从诗歌“写了什么景(意象)”入手,快速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上片中的景(意象):黄昏时分,下了很久的雨停了,河面一片平静,飘泊一天的风帆落下来,附近江中的岛屿缭绕着淡淡的烟霞,身边有渔人划着渔船飞快地驶向村中的家。分析完这些景(意象)的内蕴,然后迅速进入“如何写景”这一环节。

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景(意象)与同它们自身搭配的形容词或者动词的关系,可以举出“玉箫寒”“红杏闹”等例子来帮助学生。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些单个的景(意象)在使用时,并没用什么技巧。

再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景物(意象)群之间的组合方式。学生很容易发现,“雨收、川静、帆落”是典型的静态景物,而“飞短艇、归村落”是典型的动态景物,那么上片诗歌的景(意象)的组合方式就是所谓的“动静结合”。此时,完全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其他诗句来分析“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等类似的组合技巧,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第二环节,由“抒了什么情”进入“如何抒情”。学生在诗歌景物(意象)的分析之中,其实已经基本能够解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有两层:萧索孤寂的漂泊之客,看到黄昏时分,渔人归家心切急驶而过,所以心生漂泊之感,思乡之情;看到桐江风景优美宜人,想到自己漂泊天涯,四处谋官,却一事无成,不禁对仕途绝望,心生归隐之心。解读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并不难,难就难在作者是如何抒发思想情感的,解决方式在于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上片中出现的景先是旅途中看到的雨后“萧索、疏淡”,那么这和四处漂泊的作者内心世界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看到眼前的景,想到作者的身份,不难读得出那份长年舟车劳顿的孤寂、凄凉和厌烦。那么,景情之间的关系明显就是烘托。而后面看到“渔人飞短艇”――渔人辛苦一天,急匆匆回家的幸福和快乐,这与作者无家可归的孤独和凄苦又是什么关系呢?显然就是反衬了。整个上片,表面写景,其实目的在于抒情,因此,又可以看作是借景抒情的典范。

诗歌下片之景突然变成了桐江优美欢快之景,本应让人心旷神怡,然而作者真实的内心却是“区区成底事”的无奈和绝望。分析这两者的关系,学生很容易看得出这就是乐景衬哀情。接着作者写到了“云泉约”“从军乐”,怎么会写到古人的白云清泉之向往以及王粲《从军诗》中的战争之苦呢?原来是用古人事件来写自己,这就是化用典故了。

至此,以“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如何写景、如何抒情”为切入口,紧紧围绕学生,逐步导入各种表达技巧的简化教学方式完成了。

四、结语

现在想来,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诸多“难点”,其实并非真正的难点。虽然很多时候理念是新的,但是我们的做法却依然是老一套。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墨守成规,对学生、对课堂、对教学手段的创新研究不够深入,达不到预期的课堂效果,从而变成了所谓的“难点”。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路很长,而对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唯有在这条路上坚持到底,才有可能不断进步,获得成绩。

参考文献:

[1]韦立军.宋词鉴赏辞典[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2]段昌平.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3]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4]王福仁.语文教学与文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上一篇:谈初中美术教学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下一篇:基于学生气质类型与学习动机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