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省地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2 01:43:38

节能省地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主要对节能省地在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阐述,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相关问题及看法。

关键词: 建筑节能;建筑单体设计;住宅规划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to the saving-energy in the design of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related elaboration, combined with their work experience, and puts forward related problems and views.

Keyword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ingle building design; Residential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城市居住区单体的省地设计问题

针对居住区的住宅单体设计,我国多数城市已开展了第三步节能65%,而对于住宅单体的省地问题,考虑得相对较少。节约土地决不仅仅是规划设计的重要问题,住宅单体也要增加住宅建筑面积的使用系数,从中小户型设计、住宅空间的有效整合、住宅内部的自然通风、建筑材料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在住宅节能研究的基础上,对住宅的省地设计进行分析研究。

1.城市的中小户型住宅,节能而省地

“国六条”对于住宅的限定,本身具有节能和省地的双重意义。90m2以下的户型大量建设,为我国城市的安居工程提供了有力保障。从某种程度上讲,由于人均建筑使用面积的减少,也减缓了夏季空调电力和冬季城市供暖的相对压力,无论从政策还是技术角度来说,都是一种相对的节能省地策略。中小户型的设计,可以适当考虑组成“可变”户型,为户主和孩子或父母的一起居住提供方便,可分可租,减缓房贷压力,为延续和改善家庭亲情,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2.住宅空间的有效整合,使得节能省地每一个环节到位

住宅阳台,是多层乃至中高层住户唯一可以全身心接触新鲜空气的室外空间。可是因气候条件、人们意识和空间划分不合理,阳台全部封闭,成为储藏、洗衣凉晒的杂物场所,这是不完全合理的。其实,阳台应分三种:一种是储物阳台,设置在建筑北侧,寒冷地区冬季还可以用做冷藏使用;一种是观光阳台,净宽0.6~0.9m(以不遮挡下层冬季阳光直接照射为宜),便于住户接触室外新鲜空气,不封闭;还有一种就是凉晒阳台,全封闭处理,兼作阳光温室。各个面积均不需太大,省地而节能,空间有效,各司其职。屋顶空间的利用。从建筑日照分析中可以看出,屋顶坡度只要小于冬至日(或者大寒日)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建筑就可以在顶层增加局部1层,这样就不会遮挡北侧建筑的日照。具体功能可以结合顶层一起使用,或室外活动居住均可。另外,可以作为屋顶绿化平台、景观棚架、太阳能集热设备。这些设计有一个共同点是:节省建筑空间,为屋顶提供夏季遮阳的作用。住宅地下空间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自从住宅增加了地下室,其室内外高差也随之提高,大大提高改善了首层住宅的私密性和舒适性,随后又将宅间绿地的一部分划归给首层住户,甚至开辟专一的下沉庭院,使得首层住户开始从潮湿吵闹的时代,一下子步入了拥有私家花园和娱乐空间的高档私宅。地下室除开发了地下空间、节约土地以外,地下室本身的首层下传热量的二次利用、地热对建筑有制冷或者保温作用、地下室周围的土壤有蓄热性能,也是节能的最佳方案。调整住宅建筑层高,尤其在中小户型大量建设的今天,只要保证住宅起居、居住空间净高不低于2.4m,完全可以降下来。在竖向上节约空间,减小体积,增加层数,这在节能和省地上都是有好处的。

3.住宅内部的自然通风,可以改善节能省地设计

住宅的自然通风,可以有效地节约春秋过度季节的能源消耗,改善室内的健康和舒适程度,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降低室内气温和相对湿度。住宅的自然通风可以分为平面和竖向两种。平面自然通风,合理安排使用空间,形成通畅的穿堂风,平面自然通风与家具布置、开窗面积、大小、开启形式、角度均有关系,其对于省地设计,不是特别明显。而竖向自然通风则不一样,在建筑设计中利用建筑物内部贯穿多层的竖向空腔―――如楼梯间、中庭、拔风井等满足进排风口的高差要求,并在顶部设置可以控制的开口,将建筑各层的热空气排出。适当位置设置竖向天井,对于春秋季的自然通风的有效控制,是大进深住宅实现舒适设计的重要一环,也是城市住宅实现省地设计的重要策略。

二、住宅规划建筑节能问题

在住宅区规划中,充分考虑外在因素的影响,可以或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住宅节能效果。高效利用土地在居住区中的规划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因规划产生的节能问题常被忽略。利用地下车库、建筑日照间距、有无直接日照要求的建筑结合布置等策略,可以用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但外在环境对住宅本身形成的节能影响,很少被涉及。以下就地域气候、建筑组合、群体布置、建筑景观等因素对群体规划中产生的节能设计问题,提出一些整合设计策略。

1.地域气候影响下的微气候对节能有很大的影响

如何调整规划设计,协调建筑周围的温度环境场,为建筑节能设计所利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居住区规划设计就是给社区建筑群体一个有序的组合方案,其统筹组合方案势必要考虑城市的地理位置、季节风向、日照状况、全年天气状况、周围环境、建筑景观、交通污染以及建筑单体的组合布局等一系列设计问题。因区域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环境,大到河流山川的走向,小到一个城市的绿化植被、周边状况都会对建筑场地的微气候环境形成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居住区的节能效果。一般城市居住区规模达到居住小区以后,微气候环境就应纳入考虑范畴,其很多因素与城市的“热岛效应”、风环境、热环境有关。可以通过规划社区建筑排列、体形以及组合等办法,改善社区的微气候环境,或间接或直接地改善城市住宅的节能效果。另外,许多地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辐射资源,如果规划设计中加以有效地使用,通过光-热转换或光-电转换,为居住区制热(或制冷)、照明、并网发电,也是改善居住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的有效办法。

2.适当的建筑组合,改善体型系数,提供建筑节能效果

在规划设计中,板式住宅单元根据社区设计的需要和用地状况,可以单元为单位分散布局,也可以两个或多个组合式布局。按照设计规范,两栋住宅之间需考虑防火间距、日照间距、视觉卫生等因素,这无形中就会加大了城市土地的使用(同等建筑高度下),降低了小区的容积率。如果采用有效组合单元,这样的间距空间将会减少,也可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一般3个单元以上或者长度大于60m以后,组合布局体型系数变化不再明显(见参考文献[1])。单元组合可以减小体型系数,减小耗热量指标,增加居住区容积率,可见有效合理地组合单元是节能省地的合理策略。

3.群体布局很大程度上决定建筑环境的节能效率

在城市之中,住宅群体的建筑高度、位置的不均匀分布及气象参数的不稳定性导致社区自然通风效果变得不稳定。在居住区中应该把风环境、日照间距与建筑造型及布置综合考虑。建筑群体不同的布置形式对风场的影响是不同的。由于规划及单体设计因素的影响,风吹向建筑后必将在建筑后面产生涡流。如果设计前期结合规划、周围的绿化、环境布置以及单体设计,模拟风环境场状况,最大限度引导应用室外风速风压,改善建筑的舒适度。建筑朝向对自然通风、节能省地的影响。对于行列式布局的建筑群体,风的入射角为45°时,后排建筑的通风要远远优于入射角为0°时的通风情况。

结束语

总之,居住区的省地设计和节能设计是一个整体设计策略,需要统筹考虑,高效率的节约资源。通过在城市居住区的群体规划之中加入了节能的思考,全面提高建筑的节能效率;在建筑的单体设计中提出省地的问题,进一步节约城市用地,提高住宅的使用系数。

上一篇:民用建筑暖通空调在系统运行中降噪问题分析 下一篇:浅谈石膏\瓦斯\岩溶隧道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