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特征与变迁

时间:2022-07-12 01:35:05

东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特征与变迁

摘 要:全面概括东北的传统多元民族生态文化及其特征,在当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冲击下,这种依赖于生态环境的传统民族生态文化正处于急剧变迁之中,这种变迁包括文化融合、文化区域化和文化流失。

关键词:生态文化;东北少数民族;变迁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197-02

一、生态文化的内涵:在生态文明下存在的一种文化形态

什么是文化?在众多定义中,黎德扬对文化的诠释更为合适。在他看来,文化被看作是一种“化人”和“人化”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所谓的“化人”,是指文化对人的影响以及文化对人的改造。我们每个时代的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是受特定的文化的作用和影响,这样才显现出历史的延续性;所谓的“人化”,是指人对文化的改造和影响。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作用到客观的自然世界,使外在世界印上人的品牌思想和意识。文化之所以能够得到传承和传播,甚至是进化和发展,都是得益于“化人”和“人化”的统一和融合。

在“人化”的过程中,人类作用于社会和自然世界,于是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形态。何谓生态文化?余谋昌认为:从狭义来看,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等等;从广义上看,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它是基于对人与自然界的正确认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生态文明下存在的一种文化形态。

二、东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特征

东北的少数民族主要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锡伯族等等,因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进程孕育出中国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东北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是东北少数民族及其祖先们在这一独特的自然环境中所产生的与这一环境相适应的一系列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技能。

东北少数民族的文化形式产生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之中,依赖于其特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形态,在此基础上,在哲学观念、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等方面也产生了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在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也能够体现出生态文化的多元特征。

(一)物质层面

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人们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在长期的摸索中,东北各民族总结出了自己独特的生产耕作方式,如渔猎型生态文化、农耕型生态文化和畜牧型生态文化。包括“东北西北部的草原游牧文化,兴安岭地区的森林狩猎文化,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和乌苏里江的水边渔猎文化和黄海、渤海的海洋文化,以及东北平原的农业文化,而以草原文化和农业文化为基本形态,尤其以草原游牧文化为主”。满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都是典型的森林狩猎文化,传统生产方式为渔猎;蒙古族、锡伯族和达斡尔族为草原游牧文化;朝鲜族为农业文化。

东北各族人民利用其独特的社会与自然地理条件,使得东北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渔猎农牧经济出现了积极发展和不断上升的趋势,随之各少数民族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态文化模式。比如渔猎文化,鄂伦春人侧重于狩猎生产,而赫哲人侧重于渔捞;畜牧文化,蒙古族侧重于散放游牧,满族侧重于家庭圈养等。尽管有的东北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式相同,但是存在着细微文化差异,这恰恰能体现各族人民的一种变通的智慧,同时也说明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一种依赖,互相依存的关系。

(二)观念制度层面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为了交流,表达思想,形成了对自然界的思考和认识,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思想感情和价值体系,比如传统生态知识、生态观、、神话传说和民间艺术等;在实践中,人们还总结下来了合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并为了生存而探寻出适合自己的生态文化类型和模式。

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神秘的力量有着虔诚的崇拜,所以产生了宗教,宗教是神圣文化的代表,不仅蕴涵了传统文化的一般特点,而且显示着朴素的平衡生态环境的观念,这对东北少数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

东北各主要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涉及到的宗教包括原始宗教(如萨满教)、佛教、基督教等。从各民族的角度来看,渔猎为主、人口较少的各民族——包括赫哲、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锡伯族等——多以原始宗教为主;农牧为主的民族——包括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多以佛教为主。有的民族信奉了多种宗教形式,这种宗教的兼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北各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系统,产生了很多文化形式和禁忌,如砍伐林木、狩猎、破坏水源、破坏山川等方面的禁忌,这种影响和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而这种制度之外的观念和意识对少数民族的约束功能,效果非常明显。

三、东北少数民族的变迁

东北少数民族采用农牧渔猎经济形式度过了长期稳定兴盛的历史时期,传统生态文化、传统生产方式与传统生态环境都处于相对的平衡之中,因为传统的生态方式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才会表现出来,极端灾难性的生态后果通常是由天灾导致的,而且带有偶然性,因此这期间民族适应的过程相对缓慢、静态。而工业文明情况却非如此,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了解逐渐深入,能够利用自然规律,甚至改造自然,所以工业文明所到之处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生态环境和体系剧烈变迁,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加速,传统生态文化面临危机。生态文化的变迁过程主要表现在三个阶段:文化融合期、文化区域化和文化流失期。

(一)民族文化融合期

东北各少数民族文化融合总的趋势是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于汉民族文化,人口少的弱小民族文化融合于人多势众民族的文化。满族,从入关广泛地接触汉文化到现在已基本完成文化融合—汉化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历史,作为全国第三大民族,有近一千万人口的满族,现在普遍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能顺畅地用满族语交流的满族人已很少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民族社会经济的全面交融,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全面推行,少数民族使用汉语的人数在不断增多,汉化的趋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社会、经济、文化领域中各民族互相间的接近、趋同,是民族一体化过程的基本实质。没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逐渐趋同,就不能形成稳固的民族统一体,促进异民族之间进行思想文化交流。

(二)民族文化区域化

东北少数民族在各自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发展了带有本民族特色、为本民族全体成员所认同的民族文化。各民族的文化都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其间,难免有外来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两种可能:一是能促进受影响民族文化的迅速发展,二是能把受影响民族的文化推入困境,直至消亡,把原来连为一体的民族文化逐步成为区域文化。

在分布辽阔的自然环境中,东北少数民族根据各自特定的文化适应方式,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并进一步促成民族文化的区域化。而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是不同步、不平衡的,最终必定会加剧民族文化的内部分化,加大原有的差异,扩展原有的差距,促成民族文化的区域化。

(三)民族文化流失期

工业文明的发展对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加速了传统生态文化的流失,产生了民族文化流失。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是该民族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庞大体系中的一个小系统。在不同生态环境下,各民族形成特有生产生活方式,这个过程是漫长并且珍贵的。若是我们只存在一种文化,只用一种方式去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其结果无疑是毁灭性的。但是,现代化的进程和科技发展一定会冲击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与文化,从而导致这些生存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化与工业化直接改变民族地区的人地关系。民族地区固有的人地关系高度伴随于其固有的生计方式和文化,所以传统生计方式危机将直接导致民族地区的人地关系陷入僵局。就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民族地区现有人地关系正处于一种被动、加速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之中,其核心特征表现为人地之间价值对立,不仅对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形成威胁,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此外,很多东北民族地区的传统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发展的不平衡进而导致不同民族生态文化所遭受的危机程度不同。影响较大的少数民族地区首先会对传统的生态文化的理念动摇,然后参与到工业文明的进程中,改变传统的生存方式和状态。如,汉语流行歌曲的风行与传统民族歌曲的冷落形成鲜明的对比,特别是有些民族信奉基督教以后,按照一些地区内部的教义、教规,不唱民族歌、不跳民族舞、不搞传统的宗教祭祀和婚丧活动,致使信奉基督教的一些少数民族精神文化大量流失。

四、结语

生态文化是关于天人之道即人与自然关系的综合揭示和展示。在历史条件下,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是一种能够维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在当今历史条件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必须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创新、转换和发展才能实现中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们更要保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调整其文化心态,加强其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调适、转换,进而推进民族文化的重塑和整合。

参考文献:

[1] 黎德扬.略论文化及科学技术文化[J].江汉论坛,1997,(12).

[2] 余谋昌.生态文化:21世纪人类新文化[J].新视野,2003,(4):37.

[3] 关捷.东北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24.

[4] 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5] 张国庆.古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渔猎农牧经济特征论[J].北方文物,2006,(4).

上一篇:中国星火网站的易访问性问题初探 下一篇:滕尼斯的社会变迁理论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