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02 11:25:27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内容,其资产管理工作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目前,中国行政事业单位正面临着转型与改革,资产管理工作正朝着规范、科学、进步、有序的方向发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配置不科学、产权不清晰、管理制度混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效率的提升。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出发,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188-02

一、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作为当下的改革的重点,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然而,中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同其他经营性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相比,管理体制改革还较为落后,不论是在制度建设上,还是在细节操作上,仍然存在较大的缺陷,难以完全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目前,中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首先,资产配置不科学,利用效率不高。中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较为充足,资金来源渠道也较为重要。然而,中国目前又还没有形成具有约束力、合理、统一的资产配置标准,有些单位即便存在想要的配置标准,也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浪费和随意处置的现象较为普遍。其次,资产产权不清晰。中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归国家所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存在资产产权不清晰的状况,国有资产用于实体经营的状况也屡见不鲜。最后,资产闲置状况严重。在中国行政事业单位中,资产随意处置,长时间限制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同时还严重降低了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

二、提高中国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内外部监督

目前,中国行政事业单位针对国有资产的内外部监督较为薄弱,导致国有资产被个人挤占、挪用甚至侵吞现象时有发生,各个岗位之间的牵制效果也不够明显。从整体上来说,有效的内外部监督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不仅能够直接提升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成为行政事业单位顺利进行日常工作的重要保证。鉴于此,行政事业单位要有意识地重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健全,针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特点,专门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同时兼顾各个岗位之间的监督和制衡,严格防范私人挪用国有资产,并以此获利的现象发生,保证国有资产管理的健康有序发展。除此之外,还应该进一步监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国有资产的控制、调配和处置情况,尤其是审计部门,要将审计的范围确定为对所有实物资产的涵盖,而不是仅仅只针对单位的使用资金进行监督,要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实际成效的监督合力,从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

(二)落实国有资产管理职责,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保障制度

中国要切实落实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责,并且还应大力完善国有资产保障制度。首先,各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要加大国有资产管理的宣传力度,对相关单位的负责人进行系统培训,让其充分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自觉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其次,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要尽快设置专门的岗位来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具体管理责任一定要落实到人,出现问题也便于及时查清和纠正。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还要积极配合财政、审计部门的日常监督,保证各方监督到位,致使每项国有资产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监督,并且其职能不能够出现重叠现象。一旦出现管理漏洞,也能够顺利找到相关责任人。最后,为了尽快满足行政干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需求,应该尽快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的管理保障体系,在总结过往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法律的形式出台明确的规定,切实保障国有资产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可以委任一些思想素质过硬,专业水平较高、原则性强的工作人员来负责国有资产的专职管理工作。对于违反资产管理办法的行为,要予以追究和坚决打击,为违法人员严惩不贷,继而保证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和国有资产的安全。

(三)进一步完善中国资产的合理配置,提高使用效率

首先,中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需要从资产的购置环节开始进行严格把关,重视对资产购置的预算,在充分分析现有资产的运行状况的基础上,对其尚可使用年限进行合理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考虑新添置的资产是否具有经济实用性,严格避免资产的盲目购置行为以及资产闲置的情况发生,对于一些较为先进的新资产购进,一定要做好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避免不恰当操作带来的损失。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还要注意将购置资产的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合理的配置,注重公平性,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避免主观偏向,通过在单位内部的宣传,注重树立整体意识,打破部门之间的独立观念,促进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提升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最后,要注意发挥资产的效能余热,杜绝资产的随意处置,减少浪费,在最大程度上节约单位的经营成本,树立行政事业单位的高效、廉洁、透明的形象。

三、结语

总的来看,中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这也是中国行政事业单位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必须认识到,虽然改革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阻力,但是相信通过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论证,势必能够加深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从而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深化,促进新的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赵爱玲,潘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2,(2).

[2] 郑兴文.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现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5).

[3] 李林池,张更华,杨瑞金,吕建平,姚俊君.中国政府公共资产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中外比较的视角[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0,(10).

上一篇:高校出纳工作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 下一篇: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国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