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语言的诗化

时间:2022-07-11 11:05:00

语文教学语言的诗化

摘要:“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语文教学语言的诗化是语文教学审美个性的显现,它指的是语文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文雅优美、富有情趣,教师讲解富于灵动性、形象性和情感性,充满诗意,通过诗化的表述使学生感知形象、体会旨趣,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审美视角去再现文旨、表述见解,从而避免语言表达的呆板、枯燥与僵化,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情感和灵感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语言;诗化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88-02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语文教学语言的诗化是语文教学审美个性的显现,它指的是语文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文雅优美、富有情趣,教师讲解富于灵动性、形象性和情感性,充满诗意,通过诗化的表述使学生感知形象、体会旨趣,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审美视角去再现文旨、表述见解,从而避免语言表达的呆板、枯燥与僵化,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情感和灵感尤为重要。考试制度变革后,如何使课文的审美性不被理性分析的逻辑化与程式化所冲淡,便是亟需探讨的问题。教学语言首先要规范化,但是缺乏艺术性的“讲”与“练”,只能是知识点的机械化的加工与储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不断地探索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使学生乐学,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若在“讲”与“练”两个环节中适当采用诗意化的语言操作,则可缓解因过多的知识点的整合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学语言的诗化一方面是“精讲”的具体体现,着重强化“讲”的质量和魅力,另一方面也使“练”更富于情趣,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的运作。课文分析一般是理性的,富于严密的逻辑,而教学语言的诗化扬弃了理性语言的非情因素,使表情更为贴近学生的接受实际。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是我的语言干巴巴的,人家决不会承认我的思想好像刚开的花朵,因为语言干巴巴的,就是思想干巴巴的。”所以,讲授语言在对课文理性分析的同时,适当加以诗化的点缀,便于传达对文意的丰富理解,易于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而训练语言的诗化则利于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教学语言的诗化可以是以诗歌形式解析文章或进入境界,或者用抒情性浓烈的语言强化文段的重点与难点。它借助诗的押韵、节奏、抑扬和张弛来调动学生情绪,又依赖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比拟和生动的排比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讲授语言的诗化要求教师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文学素养,打开思维空间,精心设计语言的表达技巧。同时,要善于抓住课堂时机、学生情绪,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其有与作者、教师同频共振的情趣,进入文章意境。比如我在分析《荷塘月色》艺术特色时,随口吟出几句:月色迷蒙“用平平仄仄的脚印”“将月色溶进荷塘”“荷香便琴声般自那夜”“漂游至今一片心境”“洗濯着少年的梦呓”短短几句,再现了《荷塘月色》的美学氛围,课堂十分寂静,课后不少学生找我来索要诗稿。对文章分析的诗化表述是感性的,因此它要求渗透着教师的真情实感,不可矫揉造作、无病。只要对文章领悟得透彻,把其中的情思化为教育的灵魂,有意识地启动教师个人的情感体验,达成教学语言的诗化,操作难度并不大。不但可以用诗化语言对文意切入、渲染、暗示或拓展,而且常可直接用诗化语言表述课文解析。我讲《雷雨》时,对鲁侍萍形象的局部分析是:她一面向周朴园求情见萍儿,一面又要保护大海救四凤远走他乡。眼看一个儿子打另一个儿子却不能道出真情,这是场难解难分的感情角斗,是两败俱伤的灵魂厮杀,它留给侍萍的必然是五内俱焚的巨痛和绝望,悲剧意识在这里得到了强化。这里不仅通过分析使学生明晰了人物形象,并且借助诗的激情使学生产生了震撼。

诗化语言表达的信息必须是与原文有关联的,不能有太远的游离,而且信息的集中指向应是原文文意的再现与深化。讲《背影》时,我这样表述其影响:先生俯首凝思,父亲的背影便化作一剂又苦又涩的中药,以至几十年后的今天还闹得孩子们泪水莹莹。

讲授语言的诗化表现在课堂教学的诸多环节,既可在导入时用,也可在课文分析进程中用,亦可用于课堂小结;既可用来介绍背景、整理思路,也可用来表现主旨、分析人物;既可使记叙、描写充满灵气,也可使说明、议论生动形象。

不是只有讲授语言可以诗意化,平时,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增强思维的灵敏度,可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富有情趣的语言训练题,体现“练”的诗化。学习《雨中登泰山》前,我出一道题“若让你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来推荐这篇课文,你该如何表达呢?”学生回答的很全面,而且效果甚佳。其中一位同学写道:“人都说泰山日出气势磅薄,蔚为壮观,我道雨中泰山更有新美,别有情趣。不信,请跟李健吾先生一起到雨中登泰山。”另一位同学这样写道:“从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到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姚鼐的泰山观日出,到杨朔的泰山赞挑夫,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向泰山敞开了自己的情怀。不同的人登泰山有不同的感受,让我们来看看李健吾先生是如何发掘雨中登泰山的乐趣吧。”这两位同学的回答可以说是既切合预习提示的指令,又较好地使用了诗化的语言表述。

作为综合训练,在介绍专项知识时,若能不失时机地使用诗化的语言表述,也能使学生加深印象,过耳不忘。如在介绍“铺垫”这一创作手法时,我引入了一首打油诗: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无锡,无锡文章数舍弟,舍弟请我教文章。学生不仅能立即将这首诗背下,而且对“铺垫”这一手法有了感性的了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贯穿词汇教学 下一篇:兴趣――学习英语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