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7-11 10:36:29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教学实践中找出存在的现实问题,然后“对症下药”。笔者经过调研,发现要搞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确实存在不少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增加语文实践活动、创新学生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实际生活和丰富教学评价方式。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文字训练

曾经有人说:语文教学现状可以说是“不尽人意!”当然,这句话里夹杂了一些个人对语文教学高期望而不得的埋怨情绪。事实上,小学语文教学也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经过调研,我认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少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问题分别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基于新课标的理念,有很多语文老师,尤其是中高段的语文老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特别注重人文性学习指导,语言文字训练几乎处于被忽略的地位:训练时间少;训练不到位,不扎实。语文课应致力于对学生的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运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老师不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他能真正理解文本中的人文内涵吗?因此,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二、增加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对于语文教学有重要的意义。据我观察,有很多老师平常的教学中,只是进行了一些课内的指导,没有针对学生实际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使得生活与语文学习脱节,学生不能很好地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加强了对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指导。每天课前,我利用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轮流讲自己亲身经历的趣事或者感受深刻的事,要求讲清楚,追求讲生动,训练学生感悟、表达的能力;不定期地布置语文实践活动的作业:如要学生运用一句文明礼貌语去跟陌生人交流并注意对方的表现,关注自己的感受并积累起来;每天安排书法练习作业,定期进行小规模的展出……活动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坚持下来后,学生的表现让我很感动,他们的语文能力也提高了不少。因此,我觉得,经常开展一些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得到提高是搞好教学的很好的补充。

三、创新学生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要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实的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班级班额大,进行合作交流有一定的困难,初期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有的老师就干脆不用这种方式,直接采用“讲授法”完成教学任务。我曾听一节公开课《掌声》(人教版三年级课文),“英子为什么总是默默的坐在教室里?”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英子或许自卑,或许怕羞,或许不想影响同学,或许是英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有问题?……都可以让学生自主探讨交流,让学生走进英子的生活,揣摩英子的内心,最后根据文本的主题及教师的引导回到教学的主题上来才好。但是执教老师怕“出事”,自己直接说出了“教参上的标准答案”。虽然没有“出事”,也没有错误,但是,我想说:老师,你“自作多情”为哪般?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创新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关注学生实际生活

语文学习应注重语文和生活的关系。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教学只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首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阅读、理解。阅读教学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实现生本、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有老师在上公开课《可贵的沉默》时,问:“在这短暂的沉默里,同学们都在想些什么呢?”老师不仅给时间交流班上同学可能会想的事情,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可能在想什么。给阅读教学以生活的气息,引导学生带着生活的理解来阅读,我觉得非常好。

其次要提高学生表达的热度。最近,我看了我儿子的日记:“……我的妈妈很关心我。妈妈在深圳上班,但她为了我的学习,已经连续6个星期的周末回来陪我,教我。每个星期,妈妈有两个晚上是在火车上度过的,我很感动。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让妈妈担心……”儿子很懒的,日记很短,还有错别字,但是他写的日记字字都像是从心底流出,带着生活的热度,给我很深的印象。

我觉得,语文教学要基于生活,还要运用到生活中去。重视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你会享受很多精彩;忽视学生的真实生活及感受,放任甚至鼓励学生离开生活说假话,即使勉强挤出几个字、几句话也会是干巴巴的,让人涩得慌。

五、丰富教学评价方式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继续学习。

语文课堂上适时的鼓励是学生智慧发展的催化剂,恰当的评价语能让学生内心感受到老师的温暖,看到前进的希望。可老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方式单一,仅仅就是“好”、“很好”等词语,在很多时候,有些老师头都没有抬,简单一句“你真棒”,面无表情,流于形式,会让学生很失望。或者有时候情绪激昂,面对一个很小甚至很多同学认为都不值得表扬的举动,老师却很夸张地配合姿态语大声说:“你真棒!”,会让人感觉很滑稽。课堂评价要发自内心,言不由衷和情不得当都是不合适,教师在评价这个环节的工作上其实是有很多学问的,值得我们研究、实践。

教师的原则是“因材施教”, 医生的原则是“对症下药”,马克思理论告诉我们“具体事情要具体分析”。因此,要想取得小学语文教学突破性的进步,必须先弄清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之现实问题,并“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才能做到“药到病除”,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

上一篇:传统音乐的基本乐理研究 下一篇:浅谈幼儿教育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