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29 02:26:11

关于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几点思考

【摘 要】对于学生害怕学习物理的问题,本文由如何培养学生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入手,剖析培养能力的方法,制定施教过程采取的教学措施,让学生学会学习物理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物理思维 物理模型 数理结合

步入教育行业有些年头了,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有一些思考,这两年,我在教学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就这些问题和同事也进行了交流和探讨。物理难学是大部分学生遇到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物理规律来源于生活经验,但生活经验与物理结论往往是矛盾的,这导致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要想物理出成绩,必须从根源入手,靠题海战术不能提高成绩。以往在讲解原理和规律时费时较少,而在习题上费时较多,这样有点本末倒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必须从根源上培养学生物理的思维。遇到物理问题时,我们总是从已经学习的规律中猜测和探索新的概念、规律,并在问题和条件中寻找关系。通过这种新的概念、规律,去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得到答案。如果答案是正确的,则问题被解决;如果答案错误,则进行新的猜测和探索,得出新的概念、规律,再次求解。这是我们思考物理问题的一般模式。从上述过程中可以看出,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蕴含着多个小的过程,因此分析解析物理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更高级的能力。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读题的能力。读题的能力是指正确理解题目的的含义,合理的选择研究对象,发现题目中隐藏的条件,准确的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以及运动过程的能力。感觉物理难学的学生主要是这一能力不足,找不到问题中的隐藏条件,或者不会分析物理的运动过程、受力过程。在实际问题中不进行有的放矢,而是直接套公式,想当然的解题,最终一步错步步错。

2、物理模型的建立和再生能力。物理模型是指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的原始材料、实验探究和验证的具体过程,以及在物理规律应用时学习过的例题。在思考问题时,我们总是思考问题与物理模型之间的联系,从物理模型入手,进行思考。我们遇到的新题都是由我们学习过的物理模型衍生和再生而成的。所以我们学习时,除了掌握基本规律和概念以外,还要掌握各种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掌握的好,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一定强。

3、选择解决问题方法和解题过程反思的能力。选择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有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对问题的主体有大致的猜测,并把将要使用的方法和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对解决问题的可行性进行判断的能力。这种能力强,就能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方向,从比较高的角度看待以后解题过程从而避免失误。第二是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方法选对了,解题不仅快而且正确性高。解题过程中的反思能力有三个方面:第一根据已经解决的部分,判断前面的解题方法是否正确,并思考接下来应该怎么做。第二在得到最后的结果后,对结果做出评价,是否与实际相符,若不相符还需要进行新的检测和检查。第三解决完问题后,对解题过程的归纳总结,形成物理模型,为以后的物理问题提供解题依据。

4、解决物理问题的运用数学的能力。运用数学的能力包括三个:第一把物理问题变成数学问题的能力,第二解题过程中的运算能力,第三数学估算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这四种能力,才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成绩。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培养。

1、读题、审题的培养。读题,是指拿到题目后,先进行整体的阅读,再进行分部分的阅读,对题目的整体做到心中有数;审题,是指审条件和目标,知道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隐藏条件是什么,明确题目的问题时什么。读题审题本质上就是寻找解题的信息,形成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在读题审题的过程中,不要着急猜测解题的方法和盲目解题,一定要做到准确理解题意,特别是弄懂题目中的关键语句;并且要及时的将发现的信息以图形的形式标注出来,将抽象思维转换为形象思维。

2、建立物理模型,并将物理模型进行再造。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主要由两种情景:第一种是在模型的启发下,结合具体的情景,分析思考所要求解决的问题;第二种是没有模型的启发,需要自己建立解题模型。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培养学生建立尽量多的物理模型,并将模型进行再造和衍生。

3、培养学生直觉判断的习惯,形成归纳总结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勇于尝试凭直觉进行猜测,先猜测大致的解题思路,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推理和演算。有的同学拿到题目后,着急进行具体运算,只要能算出得数,马上算数。解题是手忙脚乱,往往忙活半天后才发现出错,费时费力。尤其在考试中时间有限,每道题都做上来了,但是不能得分。教师要经常纠正学生的这种习惯。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习惯,例如:在理清思路后,运用所学的物理模型,进行知识、原理、方法的判断,思考所列方程是否准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否都表述出来,是否有未知的物理量,最后在进行运算。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题的能力。在题目的问题通过读题审题,构建物理模型,用物理公式表达出来后,要用数学知识求解最后的结果,很多同学只知道记忆公式,在解题的过程中简单的套用公式,算出结果,不知道是否正确,算不出结果,也不知道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当时会做,过一段时间就又不会了。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数理结合的意识,这样分析解决问题就会比较准确、透彻,也容易抓住问题的本质。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要一讲到底,要留时间给学生思考,要让学生亲自体验解题的过程。同时要求老师要有高度的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对每种题型都能体验和思考。在平时的教学过程总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读题审题的能力和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在讲将解决的题目时要带领学生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语句,挖掘隐藏条件。创设物理模型要求学生在每完成一种习题后,能自主的改变条件和假设,设计出新的问题。只有在教学中不断的训练巩固,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才能学好物理。

上一篇: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 下一篇:传统音乐的基本乐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