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分析

时间:2022-07-11 08:34:24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分析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改善现阶段我国产业集群内部消耗过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必然要求。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发展需要协调集群内部的结构关系,充分发挥集群优势,实现企业间信息共享与激励。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融资模式等方面为探讨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产业集群在发展中面临着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问题,造成生态负荷过重。党的十会议再次强调“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并提出了“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新要求。循环经济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思潮兴起的时代,这一思想顺应了现实的环境压力急需改善的要求。目前国内对产业集群升级的问题也愈发关注,无论如何,上述目标始终要围绕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才能实现。

一、产业集群发展的资源环境现状

我国能源消费量呈递增趋势,除煤炭消费量在前些年略有减少,但可能是其转移到对石油及天然气消费中去的原因,实际能源需求总量还是不断增加。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发表的《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道出了自然资源供给呈下降趋势的必然,说明经济发展不能单以一个独立的系统存在,还要考虑环境因素和资源消耗。企业依靠各种资源生产产品,而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过量排放不仅是对环境的威胁,也是对人类生存空间质量的威胁。《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数据表明:单工业废气这一项2011年全国排放总量达674509亿立方米,环比增长29.92%。虽然产业集群有众多竞争优势,但也只有注重资源优化配置的产业集群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二、循环经济理念下带给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一)产业集群与生物群落存在相似性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地缘现象,企业在某个领域内形成联系密切的完整渠道,在同类产业中实信息共享,提升企业竞争力。这与生物群落存在相似性,生物群落是个体以群居方式互助来抵御外界的威胁。但生物群落会在演化中产生废物,正如产业集群对资源的不断消耗也会产生废物,当环境净化速度能力难以跟上时,生物群落的发展会受到阻碍。

(二)产业集群追求资源循环的进化目标

不管是消费者或中下游企业,使用或生产产品后都可能产生废物。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集群通过废物再利用形成闭合高效的经济框架,这里的废物再利用既包括企业内部的再利用,也包括企业或产业间的循环利用,尤其是上游企业加强对其他区间生产者或消费者拥有的可转化的资源再利用。循环经济对传统生产提出了挑战,因为这要在产业集群的实际发展中运行起来,需要成熟的技术手段,才能使企业真正达到清洁型的生产模式,而不会对社会和环境产生负担。

(三)循环经济理念下产业集群的独特优势

1、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

产业集群具有地域性,既有同类型产业也有完整的产业链,这为废物的处理带来了便利。因为同类型产业废物排放具有相似性,企业对资源的需求也有相似,通过贸易或协商将同类型企业的废物作为其他企业的生产原料,对没有利用价值的废物进行集中化处理,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也能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

2、产业集群对企业的激励创新

大量企业聚集在一起可以促进信息共享,加强了合作与竞争。竞争的压力使企业都认识到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则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集群升级成为企业为之奋斗的目标,因为只有践行可持续的生产模式才能延长企业生存周期,提升企业竞争力。

3、产业集群的文化“根植性”

产业集群的经济行为深深嵌入了当地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关系中,这也叫产业集群的“嵌入性”。企业间非正式的社会关系和强大的信任基础能巩固产业集群的稳定性,企业间强烈的合作愿望和敢于共担风险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支持。

三、循环经济理念下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具体措施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一般来说,政府会在企业大规模聚集区域大力注资以助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可分性,其必须要具有规模且成体系后才能够充分发挥效应。产业集群要实现循环发展更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集中更多先进的废物处理设备,让区域内的硬环境得到优化。同时,地域内各个企业能共享基础设施,降低治理废物的单位所需成本,提升产业集群的区域承载能力和配套吸纳能力,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二)创新多种融资模式

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和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使企业在融资上存在诸多困难,比如融资手段太少和融资能力不足。企业融资主要来自于自有资金注入和股票市场融资,更多的创新融资模式会为企业带来有利的资金支持。其次,区域内企业可以利用集群优势,进行整体融资,再在企业间进行分配,这样既能解决企业单独融资难的问题,也能减少单独集资的交易成本。此外,融资过程中还有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等问题,传统融资模式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就需要鼓励更多的创新融资模式。

(三)创建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

废物处理和环境保护依赖集群的协调和企业的配合,利用产业集群的文化“根植性”让企业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共识,激励企业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敦促生产模式不合格的企业迅速做出调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从两端进行控制,满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创建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

四、结束语

产业集群要依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减少内部消耗,为企业创造更多附加值。循环经济发展是解决产业集群在社会、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的必经之路,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标杆。

参考文献:

[1]王帆.循环经济理念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2012

[2]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肖华茂.循环经济下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理论研究[J].商业研究,2010

[4]许真臻.嵌入型产业集群根植性问题研究[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8(9):40-42

[5]赵海东.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2):74-76

[6]慈福义. 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和企业发展若干问题探讨[N].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3):36-38

[7]常云峰. 我国产业集群融资模式的分析与创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2):62-63

上一篇:企业集团资金管控方式的选择 下一篇:基于政策干预下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