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英语听力教学方法

时间:2022-07-11 05:48:48

浅谈高校英语听力教学方法

【摘 要】 英语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其根本教学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正是服务这一目标的。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完善,进而促进实际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因此,本文阐述了关于对高校英语听力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英语 听力教学 策略

听力理解能力是语言多种能力的综合反映。人们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中,有45%的信息是通过听来完成的。因此国家教育部推行了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听力教学占据了主要地位。保障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也即是说,高校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听力教学法是占很重要的地位的。

1. 消除学的心理障碍:

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一般很少接受过听力训练,在大学才开始上听力课,由于听懂的内容很少,便会产生紧张、急躁的情绪和畏难情绪,便对英语听力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教师首先应向学生阐明听力学习的特点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听力学习的艰巨性和渐进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所听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练习,让学生随时有一定的成就感,觉得自己在英语听力方面有进步,从而建立自信心。另外,也应该丰富听力教学的内容,比如插放一些经典英文歌曲、精彩电影对白等,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音习惯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良好听力习惯的养成具有长期性。在听力训练过程中,要纠正不良的听力习惯,把注意力集中在意群上,而不是停留在单词上。首先是预期的习惯,预期指听者根据已知的语言信息,对未知的信息迅速作出判断的能力,学生听前可以浏览一下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并根据环境、文化背景等对材料做出预测;另外,要注重培养捕捉关键词和重要信息的习惯。在快速语流中单词的发音受弱读、连读、失去爆破等影响,会发生一些变化,听者不可能听清每个词,应根据语言知识,有选择地去听,如听议论文,应注意开头或结尾处的主题句;故事性的短文,要搞清"who,where,when,what,why"等五个问题。同时,培养“英语思维”,摆脱母语的干扰。

3.注重视听教学

传统的听力课,往往是老师忙着放磁带和对答案,学生就动笔记记。这种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变“听力教学”为“视听教学”或“视听说教学”,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选取听力资料,还可以播放一些影像材料,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更真实地感受语言,接受更多的信息。比如:在用影视进行听说教学时,可以截取的一个片断,播放一遍后,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有关剧中人物(Who are these people?)、有关场景(Where are they?)、有关角色关系(What is their relationship?)、有关情景(Why are they there?)、有关剧情(What is happening?)、有关语言(What are they saying?)等。然后再放一遍,让学生针对影片回答问题,并要求学生对影片中的情节和人物的关系进行描述和评论。如果影片较易理解,也可在首次播放前给学生做必要的人物简介,提出相关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影片,然后再做进一步的练习,如要求学生能背诵一些对白,并模仿影片进行表演。通过这样的影视学习、训练,学生不仅能提高发音的准确性、口语的流利程度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生动的英语学习环境。如影片The Blue Bird《蓝色知更鸟》,Titanic《泰坦尼克号》。学生在欣赏影片的同时,学到了标准地道的生活中的英语,而且有种语感环境的驱使,使他们有种说的欲望,大大改善学生主动发言的现象,听说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

4. 选择难度适宜的听力材料:

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着听力训练的效果。如果材料过于简单,就达不到通过训练而提高的目的;如果材料过难,会使大部分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遇到巨大的障碍,丧失继续训练的信心。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听力成绩选择训练材料的难易程度,以便进行及时调整。每次训练结束后,教师都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所选择材料的长度、生词密度、语体和题材以及听力教学的速度和方法进行反思与调整,以便找到最适合学生现阶段进行训练的听力材料。

5. 精听和泛听的结合:

在学生基本适应了听力课堂,对听力需求有了增长的情况下,要对学生进行精听和泛听练习。进行精听时应让学生先把录音内容从头至尾听一遍,再把听不懂的地方集中起来,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播放。若有些地方实在听不懂,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把新的单词写下来,甚至允许学生查阅有些影响理解的生词。接着让学生再从头至尾听,直到能够听懂全部内容为止。通过这样的听力训练,可促使学生提高辨音及听力理解能力。在这个时候可以让学生记录文本,锻炼他们记录的速度,随后进行复述练习。相对于精听材料要选择故事性强或者科普文章来说,泛听则相对灵活,可以让学生接触大量的原汁原味的英文材料,以求熟悉英语发音,感受英语的真实性和趣味性,扩大知识面,提高听力。

6. 培养答题技巧:

在上课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忽视不熟悉的单词、善于抓住关键词、能够快速记录文本等听力技巧。大学听力测试主要有选择和记录两种形式。选择题又分为对话和短文,在做这一部分时,预览选项非常有必要。因为从选项中可以获得相应的词汇,尤其是关键性的表达,有时阅读完选项就会明白对话的大致内容或文章大意,这样听起来自然就顺畅多了。对于记录的试题,一般都会读三遍,因此,第一遍在听的同时要把握住要填写句子的长度,第二遍听的时候要把关键词都记录下来并增加写的速度,第三遍查漏补缺。最后,做完试题,还可以根据已有的语法知识进行完善。

结束语:

由此可以看出,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主导的地位的,也就是说是全面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突破口。在进行听力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辨音能力、记忆能力和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安排听力训练内容,使听力真正成为一门技能课,从而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俏.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J]. 现代教育,2011(12).

[2]郭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空中英语教室,2011(05).

[3]郑晓莉.新形势下再谈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北方文学.2011(10).

作者简介:刘晶(1973-),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外语分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外语分院)

上一篇:关于体育赛会大学生志愿者英语培训问题研究的... 下一篇:Сравнительный анализ понятия качества обуч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