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舞蹈创作的思考

时间:2022-07-11 04:07:21

对新时期舞蹈创作的思考

摘要:新时期舞蹈创作虽然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硕果累累,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不少矛盾、问题,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进行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更全面地了解新时期舞蹈创作的发展方向,从而走出误区,纠正偏颇。

关键词:舞蹈创作;问题根源;发展方向

一、新时期舞蹈创作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外在包装为本,内在本体为末

新时期的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人的心态异常浮躁,关注形式大于关注内容,宁愿视觉欣赏不愿理性思考。本来舞蹈创作是通过内容、意蕴让观众认知社会、感悟人生,但如果创作者舍弃内容,只关心包装视觉效果,就必然消解内容的深刻性,将思想的深度转化为视觉的平面感,舞蹈的深刻的“魅力”多成表面的“美丽”,舞蹈的“艺术性”变成“娱乐性”。

(二)对低级趣味的迎合、趋奉

新时期市场经济直接地引发大众文化的形成,其特点是将消遣性、娱乐性置于首位,伴随大众文化的大众趣味是良莠混杂,其中既不乏良好趣味,但又夹杂不少低级趣味,这种大众趣味与商业赢利难以分开,它主导着票房利润,为了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一些创作投大众之所好,满足大众的不健康的低级“性”趣,一味趋奉、迎合大众低级趣味,而不创作负有引导使命的舞蹈作品。

(三)对民族精神的曲解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创作里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如有的创作曲解民族民间舞与国际接轨的创作思想,把对西方舞蹈的借鉴变成了模仿;有的以“民族民间舞时尚化”的名义,对民族民间舞进行任意地改头换面、胡乱拼凑。

(四) 情感表现公式化

任何艺术离不开感情,以情动人是舞蹈艺术的根本。尽管新时期产生了许多以情动人的优秀作品,但是也出现了不少令人遗憾的作品,如有的只有动作,没有情感;有的矫饰情感,缺乏真情;有的过分夸张,极力煽情;有的情感表现公式化,如反映爱情大多是羞涩逗弄、半推半就。

二、新时期舞蹈创作产生矛盾和问题的根源

(一)社会根源

在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下,市场因素成为支配舞蹈创作的主要因素,一些创作从舞蹈的艺术创作转向商业制作,价值观趋于世俗化、实用化,注重依靠舞蹈创作来换取物质生活的满足,以市场为导向,以大众的趣味为目标,制作商业性舞蹈作品,舞蹈因此失去了其本性与品质。激烈的竞争又加剧了创作者浮躁、速成的心态,其创作态度也由认真、严肃、负责逐渐地变成敷衍、草率、游戏, 没有了“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使得他们不愿深入生活,造成内容的浮泛。

(二)重“大”轻“小” 根源

现时的“形象工程”,多盲目贪大,不屑于搞生动活泼的小节目,精品意识淡化,各种“稀释”型大而无当的作品纷纷出台,艺术价值不高,浪费巨大,却有愈演愈烈之势。尤其是有了明星加盟和华丽包装,既能配合特定的主题,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群众的观赏需求,它的电视的传播率,远高过舞台艺术精品,故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审美习性。

(三)民族舞属性淡化的根源

千百年来,民族舞蹈因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形态特征而成为了各个民族的“标记物”,这个“标记”随时代的发展而渐进性地变化着,时代的局限和文艺思想上某些“左”的影响,致使其创作方法“一体化”现象日趋严重,比较显见的做法是,打着“民族舞”的旗号把“劣质洋荤”当“创新”,随手拈来几个似是而非的“民族舞动作元素”,生硬地嫁接未经认真学习的“外来形式”,造成民族舞属性的淡化、扭曲。

(四)学术品位滑落的根源

目前我国舞蹈审美欣赏群体的文化水平与审美趣味普遍不高,他们大多还停留在被动接受的层次,某些舞蹈创作一味趋奉、迎合大众低级趣味,导致舞蹈艺术的堕落,致使舞蹈自身的艺术质量衰退。

三、新时期舞蹈创作的发展方向

(一)舞蹈创作的群众性

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发展到今天,也早已是舞蹈队伍的共识。舞蹈就其主体而言,本来就是一种俗文化,是最具人民性、群众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它的生存发展时时依赖于工农群众和市民阶层,这一庞大的观众实体决定了舞蹈艺术的命运,限制着舞蹈演变的趋向。

(二)舞蹈创作的社会性

舞蹈活动是以各种社会关系为基础展开的,而不是国家经营的商业性演出。舞蹈创作在表现社会生活时,要反映时代的蓬勃精神和崭新面貌,反映社会发展面貌和潮流,反映生活的真实状况;在艺术加工时,应提炼社会生活中的本质内容,提炼平凡生活之人性中的美与善,如同蜜蜂采集花蜜一样,萃取最美的精华奉献给观众。

(三)舞蹈创作的民族性

当今世界正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它打破了民族和地域的界限,民族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使民族的狭隘性和局限性逐渐地得到克服,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精神财富,民族的艺术具有了世界性;另一方面,在文化交流时,外来文化具有一定的扩张性,民族文化则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二者的同化与反同化矛盾凸显。在世界一体化倾向面前,舞蹈创作应在坚持和强调本民族文化特异性和差别性,必须尊重文化的本土性和民族性,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四)舞蹈创作的知识性

目前社会提倡的是打造知识型社会,也就要求文艺工作者提高自身的知识性才能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一个能让人从舞蹈中读出知识读出文化的作品,无疑是一个具有深度的作品;具体地说一个编导的“知识性”很强,那么他必然是一个舞蹈人才,是一个从简单的艺术表演到知识型和复合型转化成功的艺术家,他会给我们编创出一个汇集美学、文学、音乐、舞美、民族学等各学科的艺术作品。

(五)舞蹈创作的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对经济、科学界讲的,对舞蹈创作来说也指明了方向,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原地踏步就是落后。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的创新,这种创新目的是为了让这些宝藏更好地发挥它的特色,适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我们要求舞蹈的创新不是要求舞蹈动作的重复组合,而是要求编创者在传统舞蹈语言上去创作更加丰富的艺术语言。

上一篇:肖邦《夜曲》Op.37 NO.1艺术特色分析 下一篇:军旅歌曲《血染的风采》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