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校区大学的管理模式

时间:2022-07-11 12:01:03

浅谈多校区大学的管理模式

摘要: 多校区大学管理是随着我国高校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视野发展而产生的,其管理模式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本文探讨了国内多校区大学的类型、成因及其管理模式,并对我国多校区大学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多校区大学 管理模式 内涵 基本类型 问题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现象,大学多校区办学在欧美国家很常见,各国各高校多校区办学的形成原因与管理特点不尽相同。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很多高校通过合并、新建校区或既合并又新建校区的方式形成了各自多校区的办学格局。可以说,多校区办学加大了教育资源的投入,拓展了新的教育发展空间,改善了办学条件,也进一步提高了高校的竞争优势,解决了一些高校发展中的实际矛盾,但随之而来又出现了很多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我国的多校区大学的实践及其管理的时间尚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因此,认真探索多校区大学的管理模式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多校区大学的内涵

“多校区大学”(Multi-campus University)的概念在美国和中国都有不同的理解。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科尔(Clark Kerr)和盖德(M.L. Gade)将多校区大学界定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高级(即四年制)校区组成、只受某个单极的管理委员会合法管理、管理委员会或多校区大学系统行政部门与各分校区之间的重要职责分工明确的一类高等教育系统。[1]在中国,高校多校区办学指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高校在两个以上的校区同时办学,其不同校区之间可以互相毗邻,也可以分处异地[2]。

2.我国多校区大学基本类型

2.1我国大学院校调整与院校合并的回顾

20世纪50年代,在全面学习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背景下,为平衡全国高校在地理分布上的差异,教育部门将为数不多的高校割裂分解后再进行重组并在全国范围内布局,这次调整虽然出发点是积极的,但是打破了我国高校原有的学术体系、分裂了一些有着悠久历史渊源和深厚文化积淀的高校的大学精神,使高校从综合性走向学科性、专业性,也形成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至此,我国基本上不再有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3]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我国高校的多校区办学浪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国家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启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20世纪90年代初,以“共建、合作、合并、划转、协作”为主要精神的院校调整,将有关高等学校进行“整合”。从1992年5月由6所省属大学合并而成的扬州大学成立开始,到2000年,全国387所普通高校经合并调整为212所。其中一大批高校因合并他校而形成了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到2004年,全国又有许多专科学校、本科院校组建成多校区大学。

2.2我国多校区大学的基本类型

2.2.1合并重组型。合并重组型多校区大学是指由于学科综合、资源配置的需要,由两所或两所以上原功能齐全、行政独立的院校,在政府行为下合并形成的一所拥有多个校区且地理位置分散的大学。如教育部所属一校多区的大学有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33所,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46.5%,省(直辖市、自治区)隶属的多校区大学则更多[4]。这些院校当中,绝大部分是校区地理位置分散的多校区大学,形成的特色以“合并重组型”占主导地位。

2.2.2新建校区型。新建校区型多校区大学是指由于历史原因,原校区在城市中心区域且空间较小已不能满足高校规模扩大发展的大学在他处开辟新校区的大学。如东南大学新建有浦口校区及江宁九龙湖校区,中山大学新建了珠海校区,上海交通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新建了闵行校区,厦门大学新建了漳州校区,兰州大学新建了榆中校区,南开大学新建了迎水道校区,等等。

2.2.3合并重组与新建校区混合型。一些高校兼有以上两种类型,比如东南大学的丁家桥校区(原南京铁道医学院所在地)、晓庄校区(原南京铁道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所在地)属合并重组型校区,而浦口校区和江宁校区则属新建校区等。

3.我国多校区大学的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多校区管理大致分为三种模式:

3.1以块式管理为主的模式

所谓的“块式管理”是指校区(或院系)的横向领导,也称为分权型管理。通常表现为在核心校区的统一规划下,各校区相对独立,有各自的管理体系,可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决策权。核心校区只负责学校的宏观管理、政策和重大事务的决策,并不直接参与校区教学的具体管理。此种模式适用于学科门类较多、统一管理困难的综合性大学。如浙江大学、吉林大学[5]。

3.2以条式管理为主的模式

所谓的“条式管理”是学校的纵向领导,也称为集权型管理。其表现为由核心校区进行统一管理,各分校区作其下属学院,由学校统一制定发展规划,统筹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学院所在的分校区是中间管理层,负责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的基本运作。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华大学等[6]。

3.3条与块相结合的模式

此模式下又分为两种。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模式,这是一种相对分权型管理模式。学校系统与其中各校区之间职责明确,部分管理权下放到校区,核心校区和各分校区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此模式使用于将部分学科建设完全放在某些分校去的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管理。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模式,这是一种高度集权型管理模式。核心校区为管理中心,各职能部门延伸发展至各分校区,此种模式使用于按学生年级划分校区,即将低年级学生安排至分校区学习,高年级学生回核心校区学习。此种管理主要是为了培养人才的一贯性、连续性。如原东南大学浦口校区(分校区)与四牌楼核心校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分校区)与广州核心校区[7]。

4.对于我国多校区大学管理面临的问题及思考

4.1多校区大学管理权上的集中与分散

各多校区大学的形成都有自身的历史原因和发展策略,各个分校区由于原有运行的管理体制、管理机制、规章制度等一系列管理运行范式上存在的差异而导致的相互冲突,在组织管理上权力的集中与再分配这一矛盾日益凸显,管理权力的过分集中或过分分散都是多校区大学发展的瓶颈。多校区大学的办学特征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散、全、杂、大。散,指校区分散;全,是学科齐全;杂,即情况复杂;大,指规模巨大。从以上几个办学特征来看,多校区大学应明确核心校区与分校区的管理权限;根据学科内部发展规律赋予各个学科在整个大学结构中相应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权力;综合分析具体办学情况,集中各方意见,具体的问题具体解决;根据规模明确管理结构和组织层次,再赋予相应的在整个学校系统中恰当明细的权利,建立一个分散而灵活的“多中心化”多校区大学管理体系。以上就是解决多校区大学管理权问题的解决之道。

4.2多校区大学学科发展建设上的统筹兼顾

多校区大学很大一部分形成于高校间的合并重组,而合并前各大学的学科发展建设都自成体系,有着自己独到的学科发展逻辑、学科结构、研究方向和人才队伍,各大学在学科建设上差异性较大。合并后,在学科融合与院系调整中,便产生了具有现实意义的矛盾。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统筹兼顾,进行体制的创新,使得原有各大学学科建设优势互补,整合学术和人才资源,调整并明确各学科在今后的研究方向,依托各大学合并后的整个大学系统这一平台,承前启后,找出新的学科发展着力点,真正做到大学学科的综合和可持续发展。

4.3多校区大学核心校区与各校区之间在大学精神上的统一与割裂

大学精神就是大学的灵魂,所谓大学精神是大学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稳定的并为大学人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高校办学特色的灵魂。[8]许多多校区大学的核心校区(亦称本部)都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一以贯之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各大学特有的大学精神,而在多校区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合并入多校区大学的原有大学或学院和多校区大学新建校区与原有核心校区之间在大学精神的形成与建设上多出现了统一与割裂的问题。

合并入多校区大学的原有大学或学院本身就有自身的大学精神,加之合并后仍在原址办学,与核心校区在历史上、空间上产生差异,在大学精神的认同上便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差异。原有的大学或学院要积极融入合并后的多校区大学,适应整个大学的发展战略,将核心校区的大学精神与本校区原有的大学精神统合,在满足多校区大学统一发展的同时,保留自身特色,以此丰富核心校区大学精神。

多校区大学的新建校区大多地处远离城市中心的核心校区的偏远地区,校区办学时间较短,周围的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没有历史文化的积淀,人文氛围也较淡薄,新建校区的校园文化刚刚起步,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大学精神的熏陶。而新校区与核心校区之间由于交通的不便也带来了交流不畅、大学精神传承不够的问题。为了使新建校区传承核心校区的精神传统,展开自身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应采取一系列行而有效的措施。比如加强新校区与核心校区之间的学术交流,多举办核心校区的专家学者的有关大学精神及相关论题的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多进行大学精神的主题教育,在思想上、观念上引导学生形成大学精神的概念。在管理上,可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适当实行条与块相结合的管理,按年级划分校区。低年级学生在新建校区学习,升入高年级后回到核心校区学习。学校的后勤管理也要配合新建校区的大学精神建设,多开通与核心校区的学生校车专列,使得新建校区学生能与核心校区学生展开交流,一同构建和谐统一的大学精神。

4.4多校区大学的教师队伍建设

多校区大学的教师队伍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多校区大学办学质量的高低。由于院校合并,多所大学或学院的教师置于同一大学的教学体制下,水平参差不齐,各校区差异明显。为更好地提高多校区大学的教师队伍建设,多校区大学应打破原有的教师管理、教师教学体制,引入教授应聘制、竞争上岗、科学考核,将学生的评价纳入整体教师评价体系。积极引入人才,充实弱学科,使原来强学科变得更强。在硬件条件和软件环境方面给予教师较高的待遇,淘汰教学科研能力弱的教师,引入扶植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建设一只高水平的适合于多校区大学发展的教师队伍。

4.5建立数字化大学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多校区大学在空间上的分散注定了建立数字化大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使得多校区大学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及时收集处理和传递管理信息,多校区大学的管理工作通过数字化大学系统更加有效率,使得各校区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5.结语

我国的多校区大学的管理还处于实践和探索阶段,实践中还会暴露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应将视野放眼于全球,多多吸取国外优秀多校区大学的办学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国情与实际情况,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校区大学管理之路。

参考文献:

[1]ClarkKerr & M. L. Gade. The Guardians: Boards of Trustees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Association of Governing Boards of University and Colleges .Washington, D.C.,1989:35.

[2]陈运超等.浅论多校区大学管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111-115.

[3]陈亚东,陈远刚.多校区大学管理刍议[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1):39-41.

[4]齐再前,郑秀英,白守礼,郭广生.关于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4,(3):21-22.

[5]黄炳强,张丽芳,张蔚伟.我校多校区管理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73-76.

[6]张孝锋,蒋寒迪.多校区大学管理模式研究[J].科教论坛,108.

[7]严新平,张安富.多校区大学的管理理念与模式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3,(12):47-49.

[8]王志刚.大学精神是高校办学特色的灵魂[J].中国高教研究,2003,(7):13-16.

上一篇:谈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巧 下一篇:如何让学生轻松面对高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