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能力在初中语文中的培养与实施

时间:2022-07-10 08:04:18

思维能力在初中语文中的培养与实施

摘 要: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学习理念在不断地更新,新的学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培养和倡导,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为了能够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问题思考能力的培养,要制定学习和思维相互结合的人才培养计划,并且将思维能力的培养计划实施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培养和分析,加强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力;训练方法

思维是在了解事物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抽象的认识,在脑海中通过抽象的概括和对事物本质的分析,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事物的了解。而语文教学是一种运用语言和文字来获取知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对于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指培养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观察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上至关重要的是让学生加强思维能力的锻炼,在对初中生传授教育知识的同时,能引起学生的想象力和积极性。

一、营造积极的教学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要想创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发挥思维能力,最好的方法是在课堂上营造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对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锻炼和发展思维能力。老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形成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习惯。比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来让学生思考回答: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态度分别是什么?通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和主题?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要分别根据原文中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描写来进行比较,这样能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深意。

二、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初中语文的教育上,课堂上可以设计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中学生在能够学会课堂内容的基础上,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和思考问题,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要与教学材料相结合。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先观察后思考

观察是指对事物的第一感官认识,先是在观察之后才会有对事物进一步的思考和了解,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先学会对事物的观察尤为重要。许多文章都是从生活中观察后用心思考、加工而来的。老师可以运用一些生活观察力较强的文章来作为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和思考,这样就可以达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父亲为了买橘子蹒跚地爬月台的场景,其中用了“攀、探、缩、倾”等字眼,通过这几个字生动地展示出父亲爬月台的行为,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

2.先联想后思考

联想与想象的含义如出一辙,都是有思维想象的含义,确切是指通过原有事物联想与它相关的另一事物的过程,之后再通过想象进行创造加工。如余光中的《乡愁》,作者将对故乡的思念比作邮票、船票和坟墓等,根据与家乡隔海相望运用了邮票和船票等通讯工具的中介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这篇课文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联想进行对作者所表达情感的思考。这样能够吸引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加强思维方法训练和反思,巩固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制订不同的方法来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且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入性,在思考的时候不要只浮于表面,要深入地思考,这样才能让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并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学习调查报告。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教学:为了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应该先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这样学生才能有参与课堂的欲望。如,《变色龙》一文,老师在讲课之前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变色龙的视频片段,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这样学生在之后的听课中可以更好地思考问题。

初中语文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这一阶段中能否得到很好的锻炼是很关键的。这样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取代学生之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其中对知识的反复思考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发展,从而让中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思维能力在教学课堂上的培养要注重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更好地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对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反思的方法也要不断进行改进和加强,这样才能够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胡卫平,魏运华.思维结构与课堂教学: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J].课程・教材・教法,2010(6).

上一篇:诗意的眼睛 生活中的美 下一篇:爱护学生自尊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