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假山山体分层施工的现场管理

时间:2022-07-10 06:12:48

浅谈园林假山山体分层施工的现场管理

摘 要:小型的假山工程和石景工程有时则并不进行设计,而是直接在施工中临场发挥,一面施工一面构思,最后就可完成假山作品的艺术创造。本文将对园林假山山体分层施工的现场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园林假山;分层施工;现场管理

假山施工是具有明显再创造特点的工程活动。在大中型的假山工程中,一方面要根据假山设计图进行定点放线和随时控制假山各部分的立面形象及尺寸关系;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所选用石材的形状、波纹特点,在细部的造型和技术处理上有所创造,有所发展[1]。

1 施工前的准备

开始建造的假山前,需要把一系列准备工作做好,以确保假山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准备主要包括材料准备,场地准备,施工队伍准备和其它工作。

1.1 山石备料

根据假山设计规划确定所选类型的山石,最好的初选标准可适当放宽山石的起源。孔洞多和长形的山石,大石头的形状变化可以有多个选择,异型不规则的石材,非天然石面自然发生,而是爆裂面的、无孔洞的矮墩状山石可少选或不选。运回山石的过程中,对于易破碎的,应该给打着包扎保护。山石材料应运在施工之前,所有都要放在施工现场,将最好的一块石头放置在上面,以免压坏。石头不要在现场堆起来,而应平摊在施工场地周围待选用。在假山的结构设计主要是根据竖立的风格,需要一个长条形的山石数量较多,如果长条形的山石数量不足,将很短且有相互吻合部位的石头形状在地面用水泥砂浆粘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长形的山石。山石准备的数量,应根据设计进行大概的估算。为了适当扩大对石材的选择的空间,估计吨位增加吨位的1/4~1/2,,是假山山石准备的总数量[2]。

1.2 准备的材料,如水泥,石灰,沙和砾石,电线辅助材料应纳入施工现场,在施工前都越积越多好

根据施工经验来算,以重量计,水泥的用料量可按山石用料量的1/15~1/10准备,石灰的用量应根据具体的基础设计情况推算求出,砂的备料量可为山石的1/5~1/3,铅丝用量可按每t山石1.5~3kg准备。此外,根据山石纹理的软硬程度,准备适量的铁爬钉、银锭扣、铁吊架、铁杆、大麻绳等大消耗材料。

1.3 工具和施工机械准备

首先,应确定使用的起重机械在施工中,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准备杉木手柄手动葫芦,或杉木杆和滑轮,绞磨机,提升起重机起吊的使用计划。其次,要准备足够多的手工工具。

2 基础的施工

假山基础施工可以不用开挖地基而直接将地基夯实后就做基础层,这样既可以减少土方工程量,又可以节约山石材料。当然,如果假山设计中要求开挖基槽,就还是应挖了基槽再做基础。在做基础时,一般应先将地基土面夯实,然后再按设计摊铺和压实基础的各结构层,只有做桩基础可以不夯实地基,而直接打下基础桩。打桩基时,桩木按梅花形排列,称“梅花桩”。桩木相互的间距约为20cm。桩木顶端可露出地面或湖底10~30cm,其间用小块石嵌紧嵌平,再用平正的花岗石或其它石材铺一层在顶上,作为桩基的压顶石。或者,不用压顶石而用一步灰土平铺并夯实在桩基的顶面,做成灰土桩基也可以。混凝土桩基的做法和木桩桩基一样,也有在桩基顶上设压顶石与设灰土层的2种做法。如果是灰土基础的施工,则要先开挖基槽[3]。

3 园林假山山体分层施工的现场管理

①对石料的产地、品种、色泽、质感、纹理、造型、尺度等特性全面了解,认真比较。必要时.由设计、采石、造景方共同选石。②石料到场后,应按照设计要求,对石料进行甑别、分类、标记,并做实物试排或模型试排。③施下操作前,认真做好各工序施工技术交底。④做好吊运、安装、固定的施工计划,保证施工场地要求。⑤明缝石景,胶结材料颜色要协调;暗缝石景,胶结材料不可外漏。⑥选择技术好、责任心强、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的工人带头组织施工[4]。

现场管理的质量检查项目:①检查基面验收记录,是否达到设计所要求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表面是否清洁,是否能满足下一道工序施工要求。②检查所选石料造型、体量、尺度、色泽、纹理、质感等特性,并对其强度、风化程度、裂纹进行技术鉴定。③检查胶结材料的配比通知。并按规定做试块(件)。④考察施工者的艺术素养、技术水平、工作经验、责任心等。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吊装设备性能,人员安全疏散范围,是否由专人指挥,有无统一的指令术语等。⑥构景完成后,对叠石艺术性进行评价:宾主、层次、起伏、曲折、凹凸、顾盼、呼应、疏密、轻重、虚实。对于不理想的地方,适当进行调整补漏。⑦检查施工后对叠石的安全保护措施进行清理清洁工作。

参考文献

1 蒙士斋,刘桂林.人工塑石假山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11(3)

2 何忠满.探讨园林工程假山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1(4)

3 高翔凌,李伟.园林假山工程基础施工的关键点[J].现代园艺,2011(5)

4 郭志强.园林假山工程施工工艺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1(2)

上一篇:探析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与提... 下一篇:垂直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