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结合内镜介入治疗急性梗阻性胆管炎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2-07-10 11:40:58

中药结合内镜介入治疗急性梗阻性胆管炎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评价中药结合内镜介入治疗急性梗阻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加内镜)和对照组(内镜治疗)各38例。 结果 中药结合内镜治疗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在体温消退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等多个指标上优于内镜治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结合内镜治疗急性梗阻性胆管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内镜治疗;中药;临床疗效

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症, 一般病情较为严重, 常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 治疗困难, 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梗阻性胆管炎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免疫功能降低。作者评价了中药加内镜治疗与内镜单独治疗急性梗阻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76例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加内镜)和对照组(内镜治疗)各3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 其中男52例, 女24例, 年龄55~86岁, 平均75岁。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发热、黄疸, 其中低血压休克10例、肾衰竭8例、肝衰竭9例、呼吸功能障碍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组间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① 急性右上腹疼痛;② 体温超过38℃;③ 有黄疸;④ 不同程度的腹膜炎体征;⑤ 可伴中毒性休克症状;⑥胆道扩张(胆道梗阻)的影像学证据, 存在炎症改变。

1. 3 方法 对确诊的患者, 应该采取快速、有效的抗休克治疗, 力求短时间内使休克症状得到改善,为手术的进行创造良好条件。注意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采用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抗感染和其他治疗措施, 改善患者的病情。所有患者病情发作后24 h内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进行, 均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 患者清醒时接受地西泮和度冷丁镇静,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使用传统的治疗十二指肠镜。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术的选择要根据患者执行手术的困难程度。手术后, 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组在内镜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方药:柴胡(12 g)、黄芩(9 g)、芍药(9 g)、半夏(9 g)、生姜(15 g)、枳实(9 g)、大枣(4枚)、大黄(6 g), 再根据患者病情加减方药。

1.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痊愈, 观察组体温消退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早, 抗生素使用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是由于胆管结石或胆管狭窄, 是紧急情况下, 没有及时和适当的治疗, 可能会导致感染性休克, 甚至死亡, 具有发病速度、高死亡率的特点[1,2]。胆道引流的实现是通过内镜引流, 是急性胆管炎经皮肝穿刺引流和手术治疗的基石。虽然传统上大多数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进行急诊手术紧急胆道引流, 由于患者身体虚弱, 这些患者的急诊手术伴有显着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一种有效治疗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微创的方式[3]。

中医认为, 凡影响肝之疏泄, 胆之通畅可致胆用不及、胆体受损, 湿热熏蒸, 气滞血瘀.肉腐成脓, 结石成疾[4]。大柴胡汤是常用的经典方剂, 首见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组方为柴胡、半夏、黄芩、生姜、枳实、大枣、芍药、大黄[5]。主治表证未除, 里证较急, 少阳阳明合病, 症见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上腹胀痛等。大柴胡汤临床疗效确切,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在内镜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柴胡汤, 能克服西医的缺点, 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综上所述, 中药结合内镜治疗急性梗阻性胆管炎与内镜治疗相比, 在体温消退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等多个指标上均有明显提升,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药结合内镜取对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治疗有更佳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王同祥, 高才兵, 廖云娇.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内镜治疗疗效分析.实用医技杂志, 2012, 19(7): 753-755.

[2] 庄东海. 内镜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观察. 山东医药, 2012, 52(45): 67-68.

[3] 王书智, 高道键, 时之梅,等. 消化道清洁对于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术后胆道感染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1, 28(10): 555-558.

[4] 关飞,吴朝阳.内镜结合中药治疗胆结石急性胆管炎的临床观察.中外医疗, 2012(18):5-7.

[5] 费忠东,黄煌.大柴胡汤现代方证研究.江苏中医药, 2003, 24(8): 43-45.

上一篇:微管解聚蛋白Kif2a参与脑胶质细胞瘤的发生和进... 下一篇:60例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