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美术色彩教学策略

时间:2022-07-10 11:40:44

浅谈高考美术色彩教学策略

摘 要:美术高考色彩备考教学策略能使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规范的作画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使学生获得长足的进步。作为美术教师要加强美术色彩备考的教学研究,提高美术生的色彩能力。

关键词:高考;美术;色彩;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一、尊重宽容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色彩需要作画者的眼睛不同于平常人。针对当代高中生思维灵活、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教师要想法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教师平易近人的作风、宽容的态度可以鼓励学生,从而使他们敢于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并在学习中有所创新。

二、研读考试大纲,明确考试要求

高中美术考试说明对美术考生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考查考生对色彩的感受、认知和色彩技法的表现能力。鉴于此,美术教师平时要有意培养学生的色调意识和色彩感觉,要求学生构图合理,色彩关系力求做到明确生动,色彩与形体结合紧密,表现生动,形体刻画深入,画面富有美感。

三、注重静物的直观性,做好示范

纵观近几年色彩高考内容,多为我们常见的花卉、蔬菜、陶瓷品、玻璃器皿、金属器具和各式衬布等静物。因此教师要利用好静物的直观性的特点,让学生先仔细观察静物,对物体的色彩、冷暖、形状、质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教师要做好示范,利用分步演示法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好作画的方法步骤,再通过临摹、写生、默写等一系列训练,就能让学生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四、端正色彩观察法

首先要教会学生配色,一个物体的颜色一般由几种颜色配成,例如橘子,明暗交界线部位为橘黄+少量橘红+少量赭石+少量熟褐。其次,色彩观察应遵循一定的科学性,强调整体性。对描绘的对象要有一个整体的色调认识,比如是橙色调、蓝色调还是红色调;是明色调、暗色调还是中间色调等。色调的第一感觉应该是我们看到对象的第一印象,凭借第一印象把整体画面的色调定下来。由于很多教科书上有“固有色”的概念,因此有些学生在脑海中也就形成了“固有色”的观念,认为物体的色相是“固定”不变的,其实物象颜色本身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变化,不仅有明度的变化,而且还有纯度和色相的变化。

五、注重临摹与写生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在集中训练的时间里,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很好地掌握色彩技法并将其运用于作品中,除要加强学生的色彩基础理论和色调、用笔、作画等基本步骤的训练外,让学生临摹优秀作品的同时开展写生练习同样重要。我常在备考辅导中拿一些优秀作品让学生在临摹前先仔细观察,找出优秀作品在色调、用色、色彩构成、色块布局、用笔技法等方面的特点,再指导学生根据色彩理论进行作品的临摹,这样学生就能认识到自己作品中的不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临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写生练习,写生比较容易,可直接观察静物,找出它们之间的主次关系、素描关系、色彩关系、冷暖关系、虚实关系等。

六、深入塑造

深入塑造是色彩静物绘画的艰难时期。这阶段宜采取厚薄结合的画法,要力求用笔与用色的准确以及色彩层次的自然衔接,使物体的质感得到充分展现。其中高光是反映物体质感的重要因素,高光的使用不能太过简单和随意,以免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塑造物体要从大局出发,突出主体,切勿面面俱到。画局部时要不断地把所描绘的局部和其他部分进行比较,要经常调整画面不满意的地方,使一切细节服从于整体。同时要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作画原则,努力把静物的形体、色彩、层次、空间、质感塑造到位。

总之,美术高考色彩备考策略能让学生形成科学、规范的作画习惯,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作为美术教师还要不断加强美术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色彩学习在短时间内出成效,最终取得高考的胜利。

参考文献:

[1]王娜芬.浅谈美术高考色彩备考教学的有效策略[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4).

[2]崔允t.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宝贝说话Step by step 下一篇:巨蟹座妈妈:你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