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球迷的代价

时间:2022-07-10 10:46:48

做一个球迷的代价

睡不着的时候,脑海里会重放阿兰・史密斯(前阿森纳的前锋)的每一个进球、默记每个队员的生日和他们妻子或女朋友的名字……

这是英国作家尼克・霍恩比(NICK HORNBY)在他那本日记体的球迷自传《发烧的足球场》(FEVER PITCH)中对自己身为球迷的生存状态的描述――他承认自己“爱上足球就像后来爱上女人一样:突然、莫名,对它可能带来的痛苦与破坏从没有过片刻的思索”。

霍恩比这句话总结出了球迷共有的一种精神状态:热情淹没了理智,痴迷代替了自省――他们沉溺于体育之中而对所处世界失去洞察,这就是做一个球迷的代价。

当代著名哲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关注过这种现象。

他提醒同行们认真关注媒体的报道空间被大量的体育报道占据的现象:“大众兴趣与精力被从那些至关紧要的事情上转移了”,学术界的大家们在重要问题上所作的重要讨论远不如一场比赛的分析吸引人;球迷们宁愿为一个教练的水平争个脸红脖子粗,也不去评价财政部长是否称职。

乔姆斯基对球迷群体的观察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现象的总结上,作为一个在当今美国社会有深刻影响的政治思想家,他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政治与社会问题离他们太远,那是有钱人掌握的事情。那么还有什么可以留给他们?体育是一项很好的选择――他们可以在这里展示他们的智力与思想,并获得自信。”

不过,获得这种自信的代价是高昂的。

霍恩比在他的书中讲过一段自己还是小学生时候的故事。刚刚爱上足球的他曾经患上了一种怪病:每逢比赛日,他从一起床就开始打嗝,直到他所钟爱的阿森那领先对手2:0时他的胃才会平静下来。而那时的阿森那通常都是非输即平,极少有领先对手两个球的时候。

既然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也就没有不曾受过失利打击的球迷。在球迷的眼中,球队既是为了让球迷高兴而存在,也是为了让球迷难受而存在的。对于球迷来说,失利与取胜一样,都会让他们越陷越深。

在这方面,中国的足球迷经历过的痛苦是最多也是最离奇的。兹把有关现象列举如下:

・被愚弄

比赛被人为操纵――无论是传说中的庄家还是两个俱乐部之间的交易,这样的比赛都像歌星的假唱一样,愚弄追捧者的感情。

・受欺骗

青少年国家队在国际比赛上一鸣惊人,球迷的胃口被前所未有地吊起来。但青少年之中多数人进入成年队之后就如流星一样迅速陨落――原来他们当中许多人都虚报了年龄,当初是占了以大打小的便宜。这样的球队,骗了对手也欺骗了自己的支持者。

・受压抑

看比赛是一种享受。在欧洲,足球场把贵宾室布置得漂亮、舒适、豪华,买普通票的观众也能享受啤酒和热狗。对中国球迷来说,他们没有这么好的福气。见证了中国足球冲出世界的那个五里河体育场,门票1000元的贵宾包房,里边只有布满灰尘的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将近5万的观众使用14个男厕所和12个女厕所,他们当中肯定有人要压抑自己排泄的生理需求。

・受误导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新闻比记者多的地方,但中国的足球记者却觉得是记者比新闻多。于是,强大的竞争压力之下记者被迫杜撰。采访地点、环境以及人物都写得细致生动(如果采访的对象是外国人,见面地点一般是在咖啡厅,而且都会点出一两个中国球员的名字来,说他们完全具备到欧洲俱乐部踢球的水平),一问一答都有引号。读者看不出任何破绽。

・负担重

媒体一直乐此不疲在为足球圈里的现象制造名词,从“下课”到“黑哨”,从“集体泡吧”到“黑社会”,从“足球市长”到“足球名片”,记性差一点的球迷总会担心自己跟不上。这里有一个减负小窍门,许多名词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比如“白银一代”,比如“革命”,不去记也罢。但“恐韩症”一定得记住,这个词可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球迷是需要遭受痛苦的,然而,中国的足球迷由于承受了太多的痛苦而连乔姆斯基所说的那种球迷应有的自信也失去了。他们是悲惨的。

作者为资深体育评论员

上一篇:美国检察官挑战保险业丑闻 下一篇:许小年论摒弃要素价格的计划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