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圆满收官

时间:2022-07-10 10:00:55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圆满收官

2012年至2016年,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全国性普查,是全面摸清我国文物资源总体情况、完善文物保护体系、加强文物资源管理利用的重要措施和基础工程。2017年4月7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正式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报告和数据公告,标志着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全国性普查工作圆满结束。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有关部门、各级政府和普查机构、各收藏单位的共同努力,普查工作顺利推进,如期,实现既定目标,取得丰硕成果。

一、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资源总体情况

通过对普查结果统计分析,我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呈现出资源总量庞大、收藏体系多元、收藏主体集中、文物类型丰富、文物数量快速增长等特点。

截至2016年10月31日,普查统计的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4,907件/套。其中按照普查统一标准登录文物完整信息的为26,610,907件/套,实际数量64,073,178件。

按登录文物的实际数量统计,北京、陕西、山东3省市登录文物数量超过500万件。全国共登录珍贵文物3,856,268件,其中一级文物218,911件,二级文物551,192件,三级文物3,086,165件。

按文物类别统计,钱币、古籍图书、档案文书、陶器、瓷器5个类别数量最大,占总量的70.78%;漆器、甲骨、珐琅器、交通运输工具4个类别数量最少,占总量比例均不足0.1%。

按时代统计,文物总量最多的依次为清、宋、中华民国、汉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比例分别为34.23%、18.42%、17.13%、8.75%、6.78%;西晋、隋、五代十国、辽、西夏文物数量最少,均不足0.2%。

按收藏主体统计,全国登录的11162家收藏单位中,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档案馆、美术馆和其他类型单位收藏文物比例分别为:65.49%、11.02%、4.15%、0.29%、19.05%。

按完残程度统计,完整、基本完整、残缺、严重残缺的比例分别为23.93%、59.89%、14.43%、1.75%。

按文物来源统计,旧藏、发掘、征集购买、接受捐赠的比例分别为40.53%、17.07%、16.37%、6%。

二、摸清家底提升文物保护管理水平

摸清家底是文物普查的目标之一。据悉,普查期间,全国成立3600个普查机构,投入10.7万名普查人员力量,12.45亿元经费,调查了102万家国有单位。普查实现了国有单位的全覆盖,国民经济统计的20个行业划分中,除国际组织外,19个行业均有收藏文物的单位。普查打破原有行业系统条块分割局限,将文物资源统计从文物系统拓展到全国各行业领域。

我国可移动文物种类丰富、数量庞大、收藏体系多元,通过普查,可以让现有的可移动文物有据可查,让新发现的文物得到及时认定与保护。各级普查机构通过上门调查、重点认定等方式,全国新发现新认定文物共708.4149万件/套。文物增量主要来源于一些博物馆、考古所等文物单位对历史上囿于保护条件所限封箱保存的藏品进行的全面清理、登录,此外,各行业国有单位和宗教场所通过普查认定,发现了大量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如故宫博物院新普查登录了一批重要甲骨文物,社科院考古所整理登录的考古出土文物超过10万件,山西省运城市青龙寺发现完整的《永乐南藏》经书,内蒙古赤峰市发现红山时期陶塑人像,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在普查中认定文物数万件。

普查采集了27项收藏单位信息和15项文物基础信息,建成国家文物资源数据库,登录文物照片5000万张,数据总量超过140TB,有效构建全国可移动文物大数据。普查按照统一标准,对登录文物和单位统一分配标准代码和分类编号,建立文物实物、藏品档案、电子信息关联一体的“文物身份证”编码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登录的每件文物赋予全国永久唯一的22位数字编码,作为文物属性验证、信息甄别和索引查询的识别标识。实现文物资源标准化、动态化管理。

普查制定文物藏品登录规范,建立了十余项标准,文物定名、断代、计量、分类等15个核心内容首次实现全国一体化。普查期间,全国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1741次,培训人员超过28万人次,有效培养和储备专业人员。各文物收藏单位借力普查摸清藏品保存状况,掌握保护需求,改善保护条件,采取保护修复措施。文物部门积极为各行业各类文物收藏单位提供文物认定、保护修复等专业支持,共同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和能力。甘肃、四川、河南3省考古机构在普查基础上积极向博物馆移交文物。武汉市普查办帮助归元禅寺开展文物藏品清理和保护,修缮破损文物。

三、资源共享文物活起来

在建立国家文物登录制度、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两个目标上,普查也都取得丰硕成果。十年来,我国先后完成了以不可移动文物为目标的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及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基本掌握了国有文物资源数量和现状。在此基础上,国家文物局将积极推进建立国家文物登录制度,将普查从阶段性的工作,变成常态化、机制化的工作。通过登录制度,一方面解决已登录文物数据的更新完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本次普查限于时间短等因素,一些单位未能完成全部文物信息登录的问题。也可以允许民间收藏文物自主申报,通过专业机构审核后登录。

普查建立全国可移动文物登录网,逐步向社会公开已登录文物基本信息和图片,提供查询、检索等服务,目前各地向社会开放的文物资源信息达228万件,普查建立的网上共享平台已向社会开放普查文物信息40.8万件。普查结束后,这一平台将打造成为资源开放共享的平台,持续向社会开放普查登录文物信息,提供文物基础信息和图片,实现检索、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各收藏单位可依托普查统一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开展联合研究,共同策划展览,促进大型收藏单位文物资源和展览向基层博物馆流动,进一步提高文物展示利用率。社会力量可参与开展文物内涵挖掘和创意设计,积极探索创新文物资源共享途径。

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面摸清我国可移动文物家底,是在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条件下社会公众对文物工作的必然要求和期待,也是文物工作及管理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和具体体现。通过普查也进一步增进了公众的文物意识,为推进我国文物保护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使保护文化遗产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

上一篇:丽江:让我的情感措手不及 下一篇:众筹创造智能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