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大楼工程剪力墙模板设计施工

时间:2022-07-10 09:58:40

住院大楼工程剪力墙模板设计施工

摘 要:模板体系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主体结构的质量及施工进度。应该以创优目标为着眼点,采用优质竹胶模板体系,来作为保证工程进度实现创优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以安徽某中医院住院大楼工程为例论述了剪力墙模板设计施工技术。

关键词:剪力墙 模板 设计 施工

1工程概况

安徽某中医院住院大楼工程地上16层,地下1层。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属小高层,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墙体及连墙柱均采用面板15厚双面覆膜竹胶板,60mm×80mm木方作竖向背楞。详见表1。

表1墙模背楞及支撑配置表

Table1Wall back stare blankly and supporting configuration mode watch

目录 内背楞 外背楞 对拉螺栓 支撑

上墙体 竖向, 60×80木方,间距250mm 横向2Φ48钢管间距600-800mm Φ14,横向间距600mm,纵向间距600-800mm Φ48钢管支撑,纵向3-4道,横向2道

下墙体 竖向, 60×80木方,间距250mm 横向2Φ48钢管间距500-800mm Φ14,横向间距420mm,纵向间距500-800mm Φ48钢管支撑,纵向3-4道,横向2道

2模板拆除

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侧模在混凝土强度保证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大于 1.2N/mm2),方可拆除;底模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规范规定后,方可拆除。

3模板工程计算书

取最大梁截面尺寸为 B×D=600mm×1000mm,模板采用15厚竹胶板,木方采用60*80木方,梁侧木方间距250mm,梁底木方间距200mm。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65米。

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 l=0.60米,立杆的步距 h=1.50米,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立杆间距0.60米)。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梁模板支撑架立面,梁底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10]。

荷载的计算:

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000×1.000×0.600=15.000kN/m

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0.350×0.600×(2×1.000+0.600)/0.600=0.910kN/m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 (2.000+4.000)×0.600×0.600

=2.160kN

均布荷载 q = 1.2×15.000+1.2×0.910=19.092kN/m

集中荷载 P = 1.4×2.160=3.024kN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60.00×1.50×1.50/6 = 22.50cm3;

I = 60.00×1.50×1.50×1.50/12 = 16.88cm4;

图1 计算简图

Figure1Calculation diagram

图2弯矩图(KN.M)

Figure 2 Plot diagram

图3剪力图(KN)

Figure 3Shear figure

图4 变形图(mm)

Figure 4 Deformation figure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1.301kN

N2=5.939kN

N3=5.939kN

N4=1.301kN

最大弯矩 M = 0.125kN.m

最大变形 V = 0.3mm

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0.125×1000×1000/22500

=5.553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3.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3421.0/(2×600.000×15.000)

=0.570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278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00.0/250,满足要求。

4混凝土工程施工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准备做到班前交底明确施工方案,落实浇筑方案,使施工人员对浇筑的起点及浇筑的进展方向应做到心中有数。为了确保浇筑连续进行,对每次浇灌混凝土的用量计算准确,对所有机具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并准备好一旦出现故障的应急措施,保证人力、机械、材料均能满足浇筑速度的要求。

地下室墙柱与梁板防水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能一次浇筑时,应当留设止水钢板;地下室内柱、墙以及上部与梁板混凝土分二次浇筑。柱浇筑前:底部填以5~10cm厚与浇筑混凝土同配比砂浆,以免根部产生不密实现象,浇筑时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500mm,柱高超过了3m时,在柱侧开不小于30cm高的浇注孔装上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

在浇筑立柱等时,为避免混凝土浇筑至一高度后,由于积大量浆水而可能产生混凝土强度不均匀现象,宜在浇筑到适当高度时,适量减小混凝土的坍落度。墙浇筑前,在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墙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循环推进,连续进行。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823

上一篇:某枢纽互通立交连续弯箱梁的计算分析与设计 下一篇:刍议航道整治护岸工程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