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何时涅粲?

时间:2022-07-10 07:21:11

香港电影,何时涅粲?

近年来,逐年爆发增长至数百亿人民币的国内票房现况说明,香港电影在这十年中的停滞并非仅能归咎于观众。实际上最主要原因是香港电影市场结构的不健全

2013年4月,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如期而至,18年前还是葵涌玛嘉烈医院的任职护士的杨千嬅,以《春娇和志明》一片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也成为继梅艳芳之后第二位囊括香港乐坛与影坛标志性大奖的女星,成功跻身香港艺坛“歌影双后”。这也被外界媒体解读为此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为数不多的看点之一。

“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十年前,2003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晚会上,黄秋生在致辞中引用了这句双城记的经典语句。彼时,非典肆虐香港,香港电影也正处于风雨飘摇中,甚至有人喊出“港片已死”的口号。十年后,作为香港电影风向标和晴雨表的金像奖又收获了一个“史上入围质量最差”的匪号,这让人们对香港电影的现况与未来有些捉摸不透了。

十年停滞与短暂复苏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曾经风光一时的香港电影从繁华走向衰落也非一日。自1990年代中期起,香港电影的发展就迎来了长达十年的停滞期。有人把这归结为盗版的兴盛,但近年来逐年爆发增长至数百亿人民币的国内票房现况说明,香港电影在这十年中的停滞并非仅能归咎于观众。实际上最主要原因是香港电影市场结构的不健全。

香港电影以商业片为主,其生存必须依赖对观众需求的掌握,仅仅立足于香港,难免有些狭隘了。而香港电影多年来抄袭、跟风拍摄的风气,过于起用当红的明星,粗制滥拍的电影愈来愈多,对编剧的创作能力之轻视,均大大降低了港产片整体素质。随着观众对相类似电影因泛滥而生厌时,香港电影的处境自然雪上加霜。与此同时,1995年,以《狮子王》为首,好莱坞电影风行国内电影市场,更多样化的故事,更成熟的电影工业,在强大的对手面前,刚刚回归的香港电影人显然被打懵了。

所幸,从物理距离上来说,好莱坞距离中国内地比香港远得多。2003年,就在黄秋生代表香港电影人说出了那句代表他们忐忑心情的名言时,中央政府与香港政府正式签订CEPA(更紧密经贸合作关系),香港电影可以不限配额进入内地院线上映,并且合拍片模式也放宽,前所未有、最庞大的华语电影市场第一次向香港电影工业敞开大门。紧接着,《无间道》在内地市场大放异彩,大大鼓舞了香港电影业和电影工作者的士气。合拍片,成为香港电影的救命稻草,也正式成为中国电影工业的一大组成部分。

合拍片背后的窘境

事实上,合拍片并不是电影的分类标签,它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地区)的制作单位共同合作拍摄的影片,发行时通常有两个或多个语言的版本。而香港特有的粤语文化圈和内地的普通话电影市场也就构成了基本的合拍要素。长久以来,虽然电影工业随着电脑特技的突破进入发展高速路,但香港电影仍然没有放弃对故事性的强调,其基本原则没有受到多少来自技术革新、意识形态潮流的冲击。在戏剧性的确立上,在情节推进、人物关系以及结构、节奏上,大多数港片依旧秉承传统按部就班,这也是为人们所熟悉的“港味”。在此基础上,港片发展出成熟的类型片制作系统,警匪片、次文化片、功夫喜剧等,构成了港片传统类型片体系。

可谁也没想到的是,合拍片打破了传统港片的旧有格局。2003年,合拍片迎来春天的同时,一大群香港电影工作者也随之返回内地,以合拍片模式,拍摄制作了大批电影。虽然这些合拍片在日渐丰满的内地电影市场赚了个盆满钵满,但合拍片自拍摄之日起就有别于传统的港片,对香港电影工业来说难说利弊。一方面,合拍片出于放映需要,剧情上要迁就内地各地观众口味,港片的原有特点在无意识间逐渐被淡化;另一方面,面对内地电影市场的意识形态审查和删剪需求,某些旧有的香港类型片逐渐淡出江湖,如鬼片、等,一些传统香港电影中天马行空的创意也随之大大受限。

在内地电影还未成熟之时,借助香港相对成熟的电影工业,香港电影在合拍片中往往获利颇丰。但伴随着内地电影工业的逐渐发展以及内地电影人的成长,合拍片开始在叫好和叫座两个方面频繁遭遇滑铁卢。在央视十套的著名电影评论类节目《第十放映室》每年的例行年底盘点专辑中,合拍片几乎占据了烂片评点的半壁江山。合拍片的黄金年代似乎过于短暂了,今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将这个问题彻底地摆上了台面。在被评为史上最差的入围影片背后,是大把连脸都没露出来就被枪毙掉的合拍片。合拍片这剂曾挽救香港电影于水火中的万灵药,陷入了后继乏力的尴尬窘境之中。

回归港味,或是良方

近年来,不少知名香港导演执导的华语大片,都混合了以至外国的资金、幕前演员与幕后制作人员,令港产片的港产味道变得稀释,也在赚取了票房收益的同时逐渐流失着香港电影的忠实观众——那些“港片”粉丝们。所幸,在一大部分香港电影人北上掘金的同时,也有部分香港电影人留在了香港本土,他们尝试着继续挖掘港片原有的特点,即高度市场化、产业化,在认可其俗辣笑料、黑帮情结、暴力美学、小人物史等美学特征的基础上,营造出“港味”浓烈、果断的新港片。

伴随着合拍片逐步步入发展瓶颈,新港片的代表导演,如彭浩翔、伍健雄、杜琪峰、岸西、许鞍华等等一批导演,结合了传统港产片天马行空的思维,立足香港特有的文化氛围中,成功开辟了新世纪香港电影的本土道路。这些被称为新港片的香港电影大多是中小成本拍摄,题材和表达方式新奇古怪、创意十足,既带有浓郁的香港文化情结,也能融入华人社会的点滴元素,实验探索味道浓厚,完全走出传统香港类型片范畴,也摆脱了合拍片的框架。虽然从票房来看,这些电影暂时还无力与那些大投入大制作的合拍片相比,但从电影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来看,这些更接地气的新港片或许才是香港电影明日之希望。

2012年,《桃姐》横扫各大电影节,正说明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许正是那种挥之不去的港味,才是香港电影赖以在世界电影之林立足的根本。香港电影的涅槃之路,任重而道远。如何在市场中不迷失自我,如何不被绚烂的票房成绩晃花了眼睛,坚持与守护也许才是多变的香港电影所真正需要的良方。

上一篇:曾国藩的小金库 下一篇:论老舍的满族身份与小说《猫城记》创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