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维与翻译

时间:2022-07-10 03:39:43

论思维与翻译

当前,翻译研究中对思维的研究存在两个方面的视角。一是对翻译思维的研究,主要讨论翻译思维的特征、过程、发展、机制等课题;总体而言,研究翻译思维,就是从思维科学的角度,对翻译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认识规律和行为规律问题,作出理论上的分析。二是对中西思维方式与翻译的关系的研究。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必须对翻译思维的特征、过程以及发展机制等进行研究,才能对翻译甚至是翻译学科做出科学的认识。就实用性而言,研究翻译思维可以使翻译程序论更加科学化,使我们能科学地认识“理解”的机制,从而使我们能科学地把握意义,正确掌握演绎与归纳的方法,产出高质量的译作。

1 思维形态在翻译思维中的表现

从翻译思维的全程来说,翻译思维既包括逻辑思维,也包括形象思维和直观动作思维。但从主体上分析,翻译又属于逻辑思维,不属于以具体形象为核心的直观形象思维,也不属于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直观动作思维。翻译基本上属于逻辑思维,即以概念、判断、推理的手段反映客观事物(原语和翻译活动)的运作规律,以获得对事物本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认识(大体相当于意义)。翻译思维中最明显的特点是:翻译者所接收到的“直接现实”是SL的语言信息系统,是SL的语言表层,而不是表层覆盖下的深层的概念,即SL的深层结构。译者只有依靠自己头脑的判断与推理,解决词语语义系统中的各层次(语法的、逻辑的、修辞的)的关系。翻译具有科学性正是因为翻译思维主要属于逻辑思维,在逻辑思维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翻译的一般规律,而这些规律可以指导译者的翻译实践。

2 形象思维在翻译中的作用

翻译中既存在像科学活动一样的逻辑演绎、推理和归纳过程,同时,翻译又有艺术活动中一样的审美过程,即翻译还具有艺术性。翻译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形象思维和直观动作思维之中。逻辑思维是科学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观动作思维是艺术思维。任何翻译过程都离不开这三种思维形态,只是可能由于翻译任务的不同而导致这三种思维在翻译过程中所承担的分量有所差异而已。这主要是因为三种思维形态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既相互作用,又具有不同的功能。

在翻译过程中,形象思维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抽象思维具有验证和校正作用,验证逻辑思维是否准确无误,也可以调整抽象思维对客体反映的偏差,即对抽象思维具有辅助作用;二是借助抽象思维或者直观动作思维对形象进行把握,即对形象的把握起着主要作用。例如:With a T square in his hand,the teacher of geometry came into the classroom.几何老师手拿一把丁字尺,走进了教室。

It was just impossible for him to get into this I-shaped hole.要他钻进这个“工”字形的洞口,是完全不可能的。Old Zhang went into the room and saw his daughter lying on the bed in the shape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Da”(大).老张走进房间一看,只见女儿在床上睡成一个“大”字。

上述是典型的通过形象思维以译文形象换原文形象的翻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中的形象词“大”由于英语中缺乏同样的形象词,译者通过形象思维保留了原文的词来保留原文的形象。不过,根据我们的观察,文学性即艺术性更强的作品的翻译更需要形象思维的参与。在文学作品中往往充斥着形形的形象词汇,形象词汇的翻译非常需要形象思维的参与。形象思维不仅在文学翻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科技翻译中有时也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上述译文就是以形象换形象的例证,译者在翻译中充分地发挥了形象思维。

3 动作思维在翻译中的作用

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一样也属于艺术思维,同样具有两种主要功能,一是辅助抽象思维,校正或验证抽象思维的正确性,调整抽象思维对客体认识的把握;二是通过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把握客体的真实特征。不同的人类活动对动作思维的依赖是有差异的。在较多依赖动作的活动中,动作思维对事物的认知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动作思维的功能在翻译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动作思维能帮助译者对原出更准确的理解,并对译文选词造句做出更好的抉择。例如:

This uh…this next number is uh…is a wedding gift to the beautiful lady who will be kind enough to marry me this Saturday.Miss Shelby Coles.(说话人用手指向Miss Shelby Coles)。(a)下面……这首曲子是……献给本周六将与我结婚的那位美丽的姑娘—— 谢尔比科尔斯小姐的一份结婚礼物。(b)下面……这首曲子是……一份结婚礼物……献给一位美丽的姑娘。她就是将于本周六和我结婚的……谢尔比科尔斯小姐。

原文是影片中的一段台词。在影片中,说话人提及Miss Shelby Coles,同时用手指向了她。译文(10b)把Miss Shelby Coles的译文“谢尔比科尔斯小姐”放在了语段的末尾,很好地配合了影片中的动作,但译文(10a)无法做到。这是动作思维运用是否恰当的典型表现。

4 结语

各种非语言信息通常是有效的情态表意手段。有时,我们还不得不将体态语的含义用词语表达出来。当然,动作思维并不能保证翻译的正确性。形象思维也具有这种特点,在前面的例证中我们讨论过,它们都需要逻辑思维的帮助,这正是它们在翻译思维中从属逻辑思维的表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作者、以及与原文和作者相关的文化环境等进行分析和综合、归纳与演绎,由此产生了翻译思维。更具体一点来讲,翻译思维是产生于译者在实施翻译任务的分析和综合过程之中。翻译过程中的分析与综合包括:词语意义的分析与综合、语法结构的分析与综合、文体修辞的分析与综合、文化信息的分析与综合以及对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分析与综合。

参考文献

[1] 王令坤.英汉翻译技巧[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2] 孙海晨.汉译英实用技能训练[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8.

[3] 罗培基,喻云根.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上一篇:浅谈油田安全监管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下一篇:掌握三维设计技术提高机械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