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离的弊端与解决

时间:2022-07-10 03:10:32

浅谈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离的弊端与解决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化与改革,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成为了高等职业教育课堂上的主流模式,大部分职业院校也纷纷采用这种授课方式,开设了各门学科的实训课和理论课。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果有些环节结合不好的话,很容易导致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互脱离。这样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脱节,也影响到了实训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必须紧密配合,相互串联才能使学生们充分的消化知识,达到良好地教学效果。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实训教学 理论教学 相互脱离 紧密配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377-02

1 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离的因素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导致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离的因素有很多,本文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1.1 时间因素

这里所说的时间因素指的是同一教学内容而实训课与理论课间隔时间太久。由于两门课程间隔时间太久,则直接导致了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学生在理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能及时的运用到实践中并将其转化为技能,因此不能够学以致用。

在理论教学时,因为是纯理论的东西,所以任课教师最多也只能通过课件、挂图或者简单的实物对学生进行讲解。由于过程略显单调,所以学生往往只能对所讲的内容进行机械性的笔记或者只能被动地记忆一些片断。这时学生对知识也恰好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因此需要实训课来对他们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实践性的巩固。

但是,如果实训课在时间上滞后太久,那么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就会忘记的较多,再加上受实训课堂的时间所限,实训教师不能对理论知识讲得太多,因此往往容易造成学生即没有掌握好实践操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也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来进行实践操作,所以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更不用说技能的掌握了。

因此,实训课与理论课间隔时间太久是造成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离的主要因素之一。

1.2 教学内容因素

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的不统一或者教学内容进度不一致,也是造成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离的主要因素。有些职业院校,理论课堂上讲的内容与实训课要操作的内容衔接不上或者是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进度严重落后于实训课,这样即便是理论课过后立即进行实训课也是没有太好的教学效果的。

举一个例子:学生在理论课堂上学习《PLC的基础与应用》,仅仅学习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认识与结构,而接下来的实训课却要开始对简单的电路用PLC进行编程和运行。这样的实训课效果可想而知,学生的理论基础根本达不到实训课动手实践操作的要求,因此在实训课堂上,实训教师只能大概粗略的讲解编程指令等内容,而学生只能现学现卖,最后表面上可能都运行出了正确的结果,但是那只是空中楼阁,毫无基础。当理论课上讲解到这一部分内容时,部分学生又认为自己已经可以运行出正确的结果,所以就不再认真的听讲了,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到最后学生理论与实践都没有掌握好,也失去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意义。

1.3 教师因素

教师自身问题有两个因素:

(1)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经过系统、严格的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水平没有达到要求,部分教师不具备双师素质。专业理论课教师实践能力不够,而实践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不高。这就导致教师结构单一,使得实训课与理论课必须有两个老师分别授课,这也是现实所存在的情况。而一位教师同时教授理论和实训两门课程,在大部分情况下也确实不太现实,这也就促使我们必须要有两位教师来分别授课,所以两位老师授课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当的话很容易促使上述两个因素的形成,使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离。

(2)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课程之间的协调,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只是单纯的执行学校安排的课程,各行其道,各自上各自的课,使得实训课与理论课完全成为了两个单独的个体,没有交集。这样在教学过程很容易使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离。

2 对于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离应采取的措施

2.1 课程时间衔接紧密

若要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脱离,时间上的紧密衔接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当理论学习的课程结束后,应该在一定时间的范围内及时地进行实训教学。两个课程的时间间隔不能过长,这样的话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还记得比较牢固,能够充分的运用到实训中。再者就是学生在理论课上没有理解的部分,通过及时进行的实训课,也就是在实践中寻找答案,这样能够更直观、更透彻地解决问题,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学生通过实训课在实践中解决理论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使学生再解决问题之后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对该学科产生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技能。

2.2 教学内容相互联系

理论与实训教学内容的相互联系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重要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内容应该同步,至少理论教学中所教授内容的进度不能晚于实训课的课堂内容。因为只有有了充分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实践才有意义和价值,那么掌握充分的理论知识的任务就落在了理论教学上,所以理论教学的内容应当与实训教学的内容同步或者早于实训教学的内容。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训课的课堂上运用理论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相关内容实践操作,就不会出现实训课要做的内容理论课还没有讲到的尴尬情况,也能够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真正的融合在一起,也真正做到了理实一体化。

2.3 教师之间相互配合

实训教师与理论教师之间的默契配合也是保证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脱离的重要因素。在起初课程的安排、内容的设置上都应该由两个老师共同讨论与确定,由于是两位老师分别授课,所以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两位老师应该做好必要且可行的沟通与协调。这样能够及时的发现教学过程中实训课与理论课之间结合时所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的解决,从而使实训课与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都达到最大化,也能够使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联系的更紧密。

当然有些院校为了避免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教师问题这一环节导致脱离,还是将实训课和理论课都由一位具有双师资格的教师来授课。这样解决了两个老师之间的在课程内容上的进度不同步的问题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问题,这也不失为一种解决措施。但是一位教师承担实训与理论两门课的教学任务,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大部分院校还是由两位教师分别承担实训和理论教学任务,只要能够做到上述的措施一定能够使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完美相结合。

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愈发的迫切。这就要求我们高等职业院校人要顺应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不断地开拓创新,在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上多钻研,积极加快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使二者结合的更加紧密,配合的更加默契,从而形成理实教学的一体化和综合化。我们所有高等职业院校人都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毕业生,使之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上一篇:科学管理,降低输油单耗 下一篇:案例教学法在气象教育培训中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