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传统“忠”与“孝”

时间:2022-07-09 09:08:42

浅谈中国古代传统“忠”与“孝”

中国是传统礼仪之邦,延绵不断五千年。所以其文化与精神也为世界之独一。作为中华精神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两个“忠”与“孝”更是对中国人行为的最深评比方法,而今天我来谈一谈这“忠”和“孝”。

“忠”在古代可以说成“子忠于父,臣忠于君,君忠于天”的一种思想。一直以来“忠”的反义词是“奸”,在古人的思想中对“大义”(至一定时期内人民认为的义理)做出贡献的人即为“忠”,而逆此大义而行即为“奸”,这种思想在整个东亚都有极大影响。“忠”在字面上理解可以为“心中”,也可以认为是“忠于心中”,而中国古代则将“忠”认定为一个“正义”的基本,“不忠之人”在古代是一只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忠”到最后也被推上了封建统治者约束人行为的方法中的王座,如关羽在唐后十几次被皇帝加封以至于成神,最后成为了天帝之列,正是古人对忠义的向往的典型。而消除了封建统治者的中国,“忠”失去了对人们思想行为的约束力,使对于“忠”“友”“义”“信”等传统道义在人心中地位下降,出现了“不忠于”“不忠于友”“不忠于客”“不忠于言”的人,而对于“忠”渐渐模糊的中国人这些也习以为常了。古代常把“忠”与“义”推在一起,这两个字的意义都非常广、非常深,而非一家之言可解。但每个人心中对“忠义”的理解可以转化为一个字“正”,是人心中最正面最积极的行为和词语。对于传统“忠义”的远去,很多人认识了这一点,而我相信这些人一定会像那星星之火,以锐不可挡之势以无尽的“正能量”,燃出人心中那“正义”,燃出那“忠”。

“孝”。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忠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其义人人可当知。“孝”在古代是人行为最基本的要求,在汉代时“孝”更是一个人入仕的必要。“孝”在古代中国就像一面旗,几乎所有“大孝者”无不“扬名于后世”,成为后世豪杰、“孝”之榜样。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说的更为易解,也就是说与长辈共居时一定要对其尊敬,其老时养他一定要让他快乐,其生病时一定要表现出伤心,做其丧事时一定要悲痛,祭其时一定要严谨,做到了这五点才是“孝”。在今天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这五件事呢?所以中国的“孝”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可能“居”“祭”已经很难做到了,有的人连“养”都不一定做到,所以中国“孝”的高度正在一步步降低,中国传统精神文化连续不断的基石“孝道”正一步步移开它的位置,人们面对那些“孝子”时已经不屑。“孝”这个中华民族文化中与他国最不相同的美德,是中国作为文明礼仪之邦的象征,它影响了东亚的日本、韩国。

“孝”是中华精神最美的情。如长江之源、雪山起处一般滋润着这五千年的文明。而如今它依然有着“夕日映云,云层层”之美丽,却也如夕阳一样要面对黑暗。纵观古代英雄豪杰,无不以孝成名,以孝之名留后世。“孝”是中华文明中最美的“情”,将如不落之日又一次高升光照大地。

自古“忠”“孝”难两全。在古人心中“忠”和“孝”是一种矛盾体。古人的传统精神中“忠”是“大义”而“孝”是“小义”,在“大义”面前人们必须舍小取大。而我认为“忠”与“孝”正如拉力与重力,时而相向,时而共向,时而平衡。这正是取决于一个人对“义”的理解。中国传统的“忠”与“孝”是中国人民几千年道德核心,它们正是对应了“道”“义”“理”。而用我的话说,“道”则是“人间正道”,“义”则是“千秋正义”,“理”则是“天地知理”。“忠”与“孝”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中心之一。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思想一度被唾骂,但如今正是因为多年不常提而在人们心中“凉”了的“忠”甚至是“孝”,正要因为文化发展的前进而冲破层层阻碍,再一次进入人们心中。“忠”与“孝”是正义的升华,“义理”正是取决于“本心”,而这个本心就是“愿”,也就是人生下来就有的真心,对于这种包盖万物的心就是孔子说的“人之初”,人初之善升华为“义”,而“义”则是“忠”与“孝”之始。无“义”而有“忠”“孝”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正确的。“忠”与“孝”这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精神支柱就如两轮辉日,无论白天黑夜,不管人心如何,他们永存炎黄子孙精神之中,在每一个炎黄子孙“本心”中又一次生根发芽,成为人间最纯最净之“情”,成为外国人敬仰之“感”。“忠”“孝”是传统,是道德,是中华民族永远不变的真情!

题诗两首:

(一)

夕日映云云层层,

天间阴明两色间。

心志天高哪成功,

当年忠孝本心存。

(二)

忠义东帝千古芳,

孝涕化冰取红鲤。

当是春秋浩荡气,

存来是非本永住。

上一篇: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 下一篇:浅谈班主任的爱心、耐心、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