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的裂缝及控制措施分析

时间:2022-07-09 07:06:07

商品混凝土的裂缝及控制措施分析

摘要:近年来,商品混凝土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施工现场,然而,混凝土裂缝问题一直严重困扰着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本文简要分析了商品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防治出现裂缝的措施。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 裂缝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商品混凝土,又称预拌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水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照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送到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其实质就是把混凝土从过去的施工现场搅拌流离出来,由专门生产混凝土的公司集中搅拌,并以商品的性质向需方供应。

商品混凝土裂缝直接影响到施工后整体结构的质量和安全等问题,这要求我们要重视商品混凝土裂缝这一问题。

2 商品混凝土易出现裂缝的原因

2.1 商品混凝土坍落度大,稍加振捣即出现石子下沉,浆体上浮,时常有较多泌水,随着水分的蒸发,表面出现大量收缩裂缝。

2.2 混凝土振捣时间过长,在振捣处出现富水泥浆部位。

2.3 浇筑时集中卸料使混凝土产生流动或用振捣棒赶料,大量浆体被赶走,粗骨料留在原处,导致混凝土拌合物失匀,浆体多的部位出现裂缝。

2.4 楼板、地面等在混凝土表面压光时,低凹或脚印处用水泥浆抹平,造成局部浆体过多。

2.5 外加剂质量不稳定,混凝土振捣后表面出现泌水现象。

2.6 混凝土中砂石级配不好,偏粗,或粉煤灰细度较大,导致混凝土保水性差出现泌水。

2.7 砂石含泥量大或石粉含量过多。

2.8 混凝土浇筑后覆盖养护不及时,大风、高温天气使混凝土表面大量失水,出现裂缝。

2.9 施工人员为方便施工,私自向混凝土内加水。

上述原因最终将导致混凝土局部水泥浆过多或表面失水过多,出现塑性收缩及干燥收缩裂缝。

3 商品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3.1 原材料的使用控制

(1)水泥

根据分析,高含碱量的水泥对混凝土的危害极大,促进混凝土收缩裂缝的生成和发展恶化。含选择区在0.004~0.005为宜,应控制在0.006之内:优选中低水化热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

(2)细骨料选用中粗砂

砂的质量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标准中的规定,特别注意云母和泥土的含量。同时砂率对混凝上的工作性能、抗压强度以及弹性模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应控制其最佳砂率。

(3)粗骨料应符合标准中的规定,注意其含泥量及有害成份的含量。

(4)外加剂的选用与掺量

由于高强混凝土是以低水胶比和低用水量作保证的,所以采用高效减水剂是配制高强度混凝土的重要方法。所以选用的减水剂性能必须满足技术标准规定:另外,从长久性出发,在混凝土中应减少水泥用量代之以抗裂性能较好的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的粗颗粒可起稳定体积的作用,不必要求其细度,但必须满足外加剂技术标准的要求,特别是含碳量高会降底其抗裂性,故对粉煤灰应重点控制烧失量。

(5)混凝士配合比应切合实际,注意原材料自然性能的不利因素,控制最佳含量配比,以减少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收缩、干燥收缩的应力,减少早期裂缝的产生。

3.2 控制坍落度

根据不同的标号、运距、气候,其坍落度也不尽相同。现场设置检查坍落度的设备,严把质量关。由于运距远,途中加水或现场加水以及泵送时加水等人为因素,必须杜绝发生,操作工必须明确其对混凝土质量产生的危害性。

3.3 商品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

(1)混凝上自料斗口自由下落的高度不得超过3 m,以免由于混凝土的冲击而影响模板支撑体系,出现沉降裂缝,当超过2m时应加串筒。

(2)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必须有合理的浇筑次序,以利于工人操作,利于振捣密实,及时抹压、覆盖养护,也有利于安全施工。

(3)混凝土振捣密实,严禁碰撞钢筋、模板,不得漏振,但也不能过振,混凝土表面出现一层浮浆,不但影响其表面强度,而且会出现塑性干缩裂纹,遇有这种情况通常应在混凝土初凝前1 h~2h用粒径10mm~20mm碎石均匀地撒在其表面,并刮平、振实,用木槎子搓平。

(4)在浇筑过程中,应尽量缩短间歇时问,根据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浇筑时应派人负责模板、钢筋预埋件、预留洞的位移,发现跑模漏浆、支撑不稳的部位应立即处理。

3.4 找平、抹压

为进一步控制混凝土因沉降、塑性干缩而引起的裂缝,在进行找平后,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进行三遍抹压来消除表面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整个抹压时间应控制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

第一遍:混凝土振捣后,用刮杠将表面的脚印、不平处整体刮平,且虚铺厚度应稍高于设计标高。

第二遍:当混凝士收水初凝时(注意必须掌握好二次抹压时间),进行抹压,使面层充分密实,以消除此阶段由于混凝土硬化而产生表面裂缝的可能性,但对于厚度大于20cm的结构或构件,应进行二次振捣。因平板振动器的有效作用深度一般为20cm,以消除在初凝和终凝过程中的沉陷和吸水共同作用所导致的裂缝,在用平板器振捣时其移动间距只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部分边缘前后搭接5cm左右,每一位置上的振动时间一般保持在30s以表面出现浮浆为准。

第三遍: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使混凝土面层与底部充分结合一致,进一步消除表面产生裂缝的可能性。

3.5 做好测温养护工作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必须严格按热工计算进行,控制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一般应在25℃左右,施工中还应及时掌握混凝土水化热升降规律,根据不同位置与深度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产生裂缝在国家标准之内。

(2)可采用电阻测温的方法,测点的布置虑符合相应规范的要求.一般沿高度500mm~700mm体积单元lm2左右设一测温点。采用昼夜连续检测,前5天每3h测温一次,5天以后每6h测温一次,连续进行10d~15d,随时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各部位的温度及其变化。

4 混凝土裂缝的补救处理

混凝土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出现裂缝,如果裂缝危害到其它方面的功能,那么只能采取补救。

4.1 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4.2 灌浆、嵌缝封堵法

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聚氯酯等化学材料。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4.3 结构加固法

当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就要考虑采取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结构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4.4 混凝土置换法

混凝土置换法是处理混凝土严重损坏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先将损坏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换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换材料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

5 结语

商品混凝土以其进度快、质量好、劳力省、消耗低、技术先进、现场文明等诸多优点,已成为城市建筑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商品混凝土由于其流动性大、用水量多等特点,更容易出现裂缝,因而对施工要求更为严格。要避免商品混凝土在施工中出现危害裂缝,必需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商品混凝土三方面共同努力。

上一篇:浅析市政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下一篇:关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