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时间:2022-10-17 05:32:27

浅析市政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多年市政道路的施工经验,简要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对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沥青路面 施工技术 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现代市政公路建设中,由于沥青路面的诸多优点而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沥青路面的质量的好坏,可以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增加行车安全,提高路面的通行能力,减轻行车的颠簸和噪音,减少汽车机件和轮胎破坏,降低油耗。由于施工水平及交通荷载,还有自然因素地理位置的影响,公路破损现象经常发生,给社会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目前,尤其是沥青砼路面应用范围较广,无论高级、次高级、低级路面都采用沥青砼路面,所以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尤其重要。

一、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1.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先进的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并具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是确保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关键。1.1.2 混合料温度控制中,当采用70号沥青时,首先根据集料干湿状况控制烘干筒加热用燃油量,使筒内保证175℃±5℃。其次沥青储存罐内沥青控制在 160℃±5℃。再次,在拌和中不断调整实测温度与拌和机自控温度的误差,及时进行反馈调整,直至稳定.

出厂前逐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若出现花白料应废弃及停机分析原因.

拌和楼多配备两个成品料仓,缩短汽车装料等待时间,使拌和机工作连续性,保证级配稳定。

质检员每天至少取样一次,进行马歇尔试验和抽提筛分试验,以检验沥青用量及级配是否符合要求。

2.碾压质量控制

碾压是保证沥青路面的力学性质和功能特性的重要组成环节,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压实度。在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碾压温度控制:碾压温度是影响沥青混凝土密实度的最主要因素,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越高,其塑性越大,越容易在外力作用下缩小其空隙和增加密实度,同时越容易获得较好的平整度。

2)碾压机械:碾压机械的内在质量对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影响很大。目前,用双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组合的较多,不仅数量上要满足,碾压组合一定要明确其对路面压实的互补性。

3)碾压程序一在适宜的温度下,碾压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在施工现场,组织好的碾压是初压、复压和终压使压路机各在相互衔接的小段上碾压并随摊铺速度依次向前推进。

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沥青面层各层施工前,均要洒布粘层沥青。粘层油用量为0.3~0.4L/m2,且应洒布均匀,局部少洒或多洒的地段应用人工补洒或清除,以确保沥青层之间的黏结。

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混合料摊铺温度,为确保摊铺质量,低温时不宜施工。

每次摊铺前,检测并调整熨平板,确保平直。开始摊铺混合料前,应预热熨平板,以免出现粘料现象。

为了保证沥青上面层的平整度,上面层摊铺采用浮动平衡梁控制,施工中密切注意平衡梁的粘料情况,出现粘料及时清除,防止产生拉痕。

摊铺速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平整度,因此,通过铺筑沥青试验段时应得出最佳的摊铺速度,以此来指导大面积施工速度。

接缝处理

切缝摊铺作业快结束时,随着摊铺机料斗内混和料越来越少,烫平板将沿着纵坡呈下降趋势,摊铺厚度逐渐变薄,为了获得一个良好的横缝接头,必须进行切缝。首先采用3m直尺检定来确定预定摊铺段的末端并停止摊捕,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拢齐并修成斜坡,所用碾压压路机应碾过斜坡。碾压完毕,以3m直尺垂直接头每隔1m测量一次,并记下每尺测量的压实层端部开始下塌的位置,以最内侧的那个塌点为基准,画垂直路线方向的横端直线,此直线即为切缝隙位置。

横缝碾压首先应注意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一般来说,温度控制在1 1 O℃左右最好。然后再碾压,并尽量骑缝碾压。骑缝碾压时,可沿横缝顺向碾压,亦可与横缝45。角作斜向碾压。顺向碾压时,先伸入新铺层15cm往返2次,再逐步向新铺层过渡。每次伸入15~20cm,直到约2/3轮宽进入新铺层为止。然后改为正常的纵向碾压,并向新铺层驶进。当碾压轮的1/2直入新铺层后,即退出。然后错动10~20cm,调头再从中央带一侧作斜向碾压。横缝碾压完毕,用3m直尺检验是否平整。如有凹凸,要趁混合料未冷却前采取措施整修后重新压实。

二 、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1.沥青碎石形成离析带的原因根据现场离析带形成的状况与特点,我们发现沥青碎石形成离析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沥青混合料从贮料罐向运输车里输送时,由于高度原因,大骨料滚落在车厢附近,形成粗集料第一次集中。

运输车里的混合料卸向摊铺机时,大骨料滚落在摊铺机半厢附近,形成粗集料的第二次集中。

摊铺机送料器在送料过程中,先将中间集料送于布料器,剩余粗集料留存在料斗中,摊铺机收斗时,形成粗集料的第三次集中。

缓慢、连续、均匀、不间断地摊铺是提高路面平整度最主要的措施,因此摊铺机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摊铺应保持连续。必须配足与摊铺能力相匹配的混合料,尽量做到摊铺过程中不停机。尽管新型ABG摊铺机具有“自锁”装置,但热混合料在熨平板装置自重的作用下总会产生微微下沉,摊铺机的重新启动也会产生局部微小不平整。

摊铺速度要保持缓慢均匀,一般摊铺速度应控制在每分钟2~4m(根据供料情况,保持不停机为原则),摊铺速度的不恒定,会导致摊铺层初始密度不均匀,从而引起碾压后局部厚度的变化而影响平整度。

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螺旋送料器应均匀不停顿的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并确保在摊铺全宽断面上不发生离析。摊铺后的混合料,原则上就不 应用 人工进行整修。

料车卸料时不慎撒落的混合料应及时清除,否则不能摊铺,因为两侧履带或轮胎因撒落料影响而产生接地标高与横坡不一致时,会影响摊铺后的横坡,使坡面产生波浪,影响平整度。

三、 质量控制措施

1.混合料设计方面

承包人和监理工程师应重视各结构层的配合比设计工作。承包人在向监理工程师上报各分项工程生产配合比设计的同时,应抄送业主一份。业主委托监控单位进行配合比验证试验,并对配合比设计提出意见。监理工程师在征求业主的意见后审批生产配合比设计,审批的配合比设计应报备业主。

2.路面施工方面

试验段铺筑。承包人在监理工程师审批生产配合比设计后,组织进行试验路段的施工。在进行试验路段的施工前,应组织生产一线的有关人员召开技术交底会,并通知监理工程师、业主和监控单位有关人员参加。试验路段铺筑成功后,承包人才能正式进行该结构层的施工。对于试验路铺筑发现的问题,承包人应通过小规模的施工进行整改,在有关质量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前,不能大面积展开该结构层的施工。监理工程师应重点监控承包人的整改情况.

3.施工过程

确定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如确定压实度测定方法、强度无破损检测方法,用以控制压实度,确定现场钻孔抽样原则,用以保证抽芯的代表性;

确定工程质量管理的检测方法,以无破损检测强度的变异作为离析程度的判断标准, 提供强度变异性与施工质量的相关关系;以强度变异性保证率的概率水平评价各标段的施工技术水平;

施工技术改进与提高工程质量。根据无破损强度变异性判断施工流程中的薄弱环节, 重点解决造成大变异性的施工流程薄弱环节,改进施工工艺。建立各结构层施工过程中的平整度传递函数或统计模型等;

施工质量总体评价与比较。采用以压实度、强度、平整度代表值与变异性为主的指标体系评价各标段的施工质量与管理水平;重点解决施工质量与管理水平最低标段的技术问题; 循环进行上述过程,直至整体水平达到满意程度;配合业主采取奖惩制度、控制经费支付程度等手段促进施工技术水平提高。

四、总结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沥青路面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沥青具体施工中,不仅需要严密的质保体系、高素质的操作人员和配合比设计,认真施工,从施工的各个环节着手,才能进一步完善高管理人员,而且还要调动所有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精心进行等级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

上一篇: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控制技术分析 下一篇:商品混凝土的裂缝及控制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