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创新能力测评研究

时间:2022-07-09 06:26:14

电力企业创新能力测评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电力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特征,建立了电力企业创新能力测评的原则,设置了创新能力测评的指标体系,提出了电力企业创新能力测评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电力企业 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测评方法

中国电力体制的改革,使电力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提高电力企业创新能力是适应改革和迎接挑战的关键所在。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依靠创新推动其发展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竞争能力和发展趋势。因此,科学有效地测评电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可以明确企业在行业中的定位,找出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及产生差距的原因,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指南。

电力企业创新能力测评的原则

电力企业创新能力测评的目的是要把创新能力结构系统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复杂关系统简单化、数值化,达到评价的功能、监控的功能和预测的功能。

评价功能是指电力企业创新能力是由若干能力要素构成的,这些能力要素指标能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判断评分,并根据能力要素的重要程度赋予权重,然后计算出综合得分,据此能对电力企业创新能力予以定位。监控功能是通过对电力企业创新能力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的评判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其创新能力的静态状况、变化趋势,实现监控功能。预测功能是根据电力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与发展的条件、环境等,进行创新能力的预测与推断,便于对电力企业实行动态管理。

根据电力企业创新能力测评的功能要求。在测评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

电力企业创新能力测评涉及的因素很多,具有很强的系统整体性。测评指标体系的设置应该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要在对客观实际抽象描述的同时,又要具有可操作性,要抓住最重要、最本质、最有代表性的东西来设计指标体系,对客观描述越清楚,越简练,越符合实际,其科学性也就越强。

动态性原则

企业创新能力测评的不仅仅是对过去与当前创新行为的业绩,还要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潜在的创新能力。尤其对于电力企业正处于体制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且其创新能力具有对整个社会经济影响的滞后性特征,动态性原则更显得重要。因此在设计测评指标时,既要有反映创新能力的现实指标,又要有反映创新能力发展状态的预测指标。

可比性原则

研究企业创新能力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行业中作横向分析比较,因此,测评的指标体系和测评方法都要具备可比性。可比性原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尽可能明确易懂、简繁适中、数据易于采集,既可以进行定量处理,也可以进行定性描述。二是测评方法要简便、科学、便于操作可行,力求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本质。

电力企业创新能力测评指标体系

一般来说,企业创新能力指标包括创新能力要素指标和创新产出能力指标。由于各行业创新的特征和内涵不同。其创新能力的测评指标应结合行业特征来设计。根据电力企业的特征与创新内涵,电力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要注意的是表1中所列指标是概括性的,应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或者增加更能反映企业特色的指标。

电力企业创新能力测评方法

企业创新能力的大小是相对的、动态的、模糊的概念,创新能力测评是多指标多层次的综合测评。本文运用简单的数学模型――平方根法,能较容易地测评企业创新能力,测评过程描述如下:

以企业创新投入能力为例,可根据年度统计资料和专家打分得到其评价指标S1、S2、S3、S4。若同行业先行水平为K1、 K2、K3、K4,根据公式V=S/K,得到企业创新投入能力单项指数为V1、V2、V3、V4,再可由下式计算得出企业创新投入能力综合指数,M1=(V1+2+V3+V4)/4。同理,可以得到:

创新管理能力综合指数:M2=(V5+V6+V7+V8)/4;

创新倾向综合指数:M3=(V9+V10+V11)/3;

研究开发能力综合指数:M4=(V12+V13)/2;

制造能力综合指数:M5=(V14+V15+V16+V17+V18+V19+V20)/7;

营销能力综合指数:M6=(V21+V22+V23)/3。

所以,企业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数为:

在以上模型中,应用了各指标权重相同的假设。若各指标有不同的权重,模型可进行简单调整。

由上述模型可知,各个单项能力综合指数的取值在0-1之间,单项能力综合指数越接近于1,表明该单项创新能力越接近先进水平;反之,越接近于0,表明该单项创新能力越弱。从上述单项能力的度量,就可以看出企业创新能力在某方面的优势和弱势。而企业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数的取值在[0,2.45]的范围之间。其取值越大,表明企业创新综合能力越强。我们将企业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数分为五档,具体见表2所示:

运用上述模型,对照表2就可以明确企业创新能力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差距,便于企业调整创新战略,改进创新措施,提高其创新能力。如果能根据企业发展趋势、条件和环境对测评指标进行预测,应用上述模型,就能得出企业创新能力的动态定位。

参考资料: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邓玉行、葛新权,企业管理创新初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

上一篇:改进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能力 下一篇:经济运行中的半市场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