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时间:2022-07-09 03:14:50

分层教学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摘 要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大多都忽视数学的创造性,而只是单方面重视逻辑推理的形式化和数学的严谨性,这种教学方式是存在着较大的缺陷的,因此,分层教学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必要。文章就分层教学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分层教学;高中数学;教学;应用

一、前言

分层教学是近年来伴随着新课改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思想,其特点就是可行性、科学性、针对性,它是目前素质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具有较为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但是,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分层教学的研究很多都是在理论探讨层面进行的,学科针对性不强, 结论过于感性化, 操作也显得过于笼统。众所周知,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大多都忽视数学的创造性,而只是单方面重视逻辑推理的形式化和数学的严谨性,这种教学方式是存在着较大的缺陷的,因此,分层教学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注意学生的智力和情感的个体差异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认为:“智力由思维能力、想象力、记忆力、观察力等组成,是一种较为综合型的认识能力,其中智力的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智力实际上是理智与情感二者相互协调的产物。Gardner教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学校中是没有“差生”这个概念的,每个学生都有其独具特色的智力。将情感因素融入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有效地消除。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以批评为辅”和“以赞扬为主”的办法应用到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中找到荣誉感和自豪感,切勿让学生自暴自弃,或者产生自卑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适当照顾乡镇中学,部分农村学校因环境条件和教学时间所限,部分探究实验、生活调查、实践活动等流于形式、形同虚设,不利于操作,可适时、适当地增加部分更切合农村学校实际的、可操作性更强的替代方案及实施建议。

三、调整教学内容,保证各有所得

第一,考试内容分层次。在各种数学考试中都应该适当地区分试题的难易程度和分数分布,提高内容分值占30-35%,基础内容占65-70%,这样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第二,课后练习分层次。每次高中数学课后,除了让全部学生都必做的基础联系题之外,还要增加2-3个可以提高教学大纲要求的题作为成绩好的同学选做题。

第三,讲授内容分层次。在讲课过程中,应该以基础课为主,适当地将一些提高课内容渗透到教学中。

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激励不同层次同学学习兴趣入手,努力创设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应该把微笑带进课堂,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对不同层次同学都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好就赞扬不已,因为某个学生成绩较差就大加斥责。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否定;多一些关爱,少一些训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同时,要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人们的学习方式主要依赖于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都是采用接受式学习,很少或者基本没有探究式学习,学生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往往是被动的,他们最主要的学习方法就说听、记。而分层教学理念要求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并用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多创设问题情境,多组织教学活动,鼓励学生集体参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值得注意的是,应该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应该有参与探究的机会,鼓励他们自我发现、自我探究、思维互补、集思广益,找到问题的答案。

五、反馈调控、动态评价

要做好分层教学,反馈调控、动态评价就必不可缺,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够有效地实现学生“学”与教师“教”之间的和谐。

(1)及时反馈调控,优化教学过程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随时出现的即时信息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做出灵活、巧妙的处理, 来对教学节奏进行适当地调整,使得高中数学教学活动能够实现高效、有序、和谐地开展。

(2)适时动态评价

适时评价,就是一方面要对学生的数学水平定期进行及时组织检测,以便能够准确、及时地对学生层次进行调整,另外一方面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评价激励。评价的形式可以多种,既可以是阶段终结性评价,也可以是单元形成性评价,还可以是随堂的即时评价。

六、辅导分层

在课外自习时间应该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对成绩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多去参加数学竞赛,辅导工作也应该以培养他们灵活应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主;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师生和谐感情为主,辅导时要尽量选择基础、简单的题目,多指导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钟凤林.利用分层目标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益[J].中小学管理,2006,24(S2):120-124.

[2]“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吴辛君.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31(11):134-137.

[3]吕林海.分层课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差异性教学模型――脑科学成果改进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又一有效范例[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35(03):103-108.

[4]钱海燕.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01):145-148.

[5]胡颐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实例[J].上海中学数学,2003,26(02):201-204.

[6]薛淑民.研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探究[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2,35(12):134-137.

上一篇:谈谈怎样教学生写好记叙文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与防火墙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