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技能的培养

时间:2022-07-09 02:35:54

浅谈高中语文技能的培养

【摘 要】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传统语文教学与新时期语文教学要求正在碰撞中融合发展。如何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语文技能,感受语文的美,传承中华优秀的民族文化,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正成为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技能 中学语文教学 课本 词汇 句式 虚词

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传统语文教学与新时期语文教学要求正在碰撞中融合发展。具有较好的汉语言表达能力,正成为每一个公民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中小学是上游,高中是下游,上游疏浚流畅,下游才能水质清冽,水域宽广。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水平。造成学生语文水平每况愈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矛头光指向中小学语文老师是很不公平的。诚然,我们做老师的有责任,但更重要的是真正解决问题,应该反思我们总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我们有责任思考在我们的职责范围内如何不断改进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水平。

中学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的是语文技能,我认为语文技能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学生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语文技能呢?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需要做三方面工作。

一、阅读范文,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范例作文

通过阅读报刊杂志,美文欣赏,范文点评,文辞训练等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阅读、了解、掌握范文的行文、布局、谋篇。一篇文章好,好在哪儿,一篇文章不好,不好在哪,说出自己的感受是第一步;同样的主题或者是拿到新的材料,自己将怎么写,这才是关键!老师指导下的写作是基础,自己能有新的感悟,熟练的运用各种写作技能进行作文那才是真正掌握了语文技能。这样才能使当今的语文教学在传统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质的飞跃。

二、课本的学习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我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外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散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把握书面语言的表达规律,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力求使学生“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如何让学生在这本优秀的教科书中获取应得的语文技能,真正体现该书的价值,这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不久前,在市教科所举行的语文探究课活动中听了一位老师讲解的《祝福》一课。老师讲得很认真。他首先介绍了鲁迅先生: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是一位勇猛的斗士;接着他详细说明了鲁迅先生写《祝福》的时代背景。解释了课文中的一些生字、生词,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一遍。而后他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课件辅助教学,边讲解、边提问、边讨论,详细分析说明了《祝福》的主题思想、布局谋篇、段落大意。可以看得出,老师进行了认真、充分、详实地备课。学生听了这堂课肯定是有不少的收获。这种传统模式的教育加现代科技的运用达到了一定效果,但是,从学生获得语文技能的角度来说,我估计收效甚微。传统模式的字、词、句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但高中语文的教学不能再停留在这一层面。事实上,课文中有些段落,有些词句是应该而且值得好好给学生分析讲解的。鲁迅先生他为什么这样写,突出的是什么,表达的是什么,句式、词汇运用和我们平时所说所写的有啥不同?

例如小说中有这样一段对祥林嫂的描写:“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这一段描写,在全文中的作用很重要,特别注意语句的运用,句式的特点,“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这一句话包含了三个分句,我们能否把这个句子改为“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这样一个长定语的单句?为什么?“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一句包含两个分句,我们能否把这个句子改为“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这样一个长定语的单句?为什么?在启发学生思考这两个“为什么”时,老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主题、联系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来考虑,并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从视觉角度来刻画祥林嫂的。我想如果能把类似这样的“为什么”讲清楚,教学的收效或许会更大一些;学生如果能把类似这样的“为什么”领悟到,他的语文水平肯定会有较大的提高。从而真正把握语文学习的技能,并运用在往后的阅读、欣赏、写作中。

三、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现代汉语基本知识

词汇、语法是为欣赏、写作服务的。句式的选择,虚实词的运用是欣赏、写作的基本条件;此外,还需具备一些分析句子结构的基本技能。就词汇、语法方面来说,学生最需要的是两方面的知识:

一是词语选择,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明白,在文章中可以用哪些词语,最好要用哪个词语,怎么用,还要让学生明白,在文章中,为什么可以用这些词语,为什么最好用这些词语,为什么这样用效果最佳。在词语教学中,人们常常举韩愈与贾岛的“僧推(敲)月下门”的事例。这充分说明了在欣赏、写作中注意词语选择和词语锤炼的必要性。

二是句式选择的问题。句式的选择要根据刻画人物形象的需要以及句子的上下文语境的需要来选择。上文所谈到的对祥林嫂的描写就是一个典范。为什么要用几个短语来修饰限制,为什么不用一个长句来叙述。角度的选择,场合的差异决定了语句表达所选取的样式。选用什么样的句式,这跟文章的体裁、文章的主题、作者的风格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不同的句式,其风格色彩、表达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恰当的选择句式,就能使文章最生动、最合适、最富表现力。学生掌握了这些语文技能对日后的语文学习,美文赏鉴就能轻而易举了。

此外,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充分重视虚词的运用。虚词教学不能脱离课文讲解、作文或练习评讲,不能孤立地给学生讲解某些常用虚词的功效、用法,而应该把虚词教学跟课文讲解、作文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同学才爱听,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高中新课程标准即将出台之际,在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挽回不断流失的语文“美”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对今天的语文和明天的语文进行审视与展望,从而还原语文本来的面目。让学生充分地掌握语文技能,熟练地运用语文技能,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从而使中华千百年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

上一篇:让学生在名著中成长 下一篇:理性对待高考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