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站建设分级体系规划

时间:2022-07-09 02:26:30

农村基站建设分级体系规划

【摘要】文章以中国移动×省公司为例,对基站建设前期配套投资进行了分析,并对业务、防盗、防灾等关键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通过构建农村基站建设分级体系来指导农村网络建设,对比分析了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农村基站 分级体 系前期配套 防灾 防盗

1 前言

随着中国移动基站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基站的建设重点由高海拔、广覆盖向低海拔、容量型发展,但基站单站前期配套投资并没有随着建设难度的下降而明显下降。本文针对中国移动×省农村基站的建设策略和投资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竞争对手的建站策略。提出了农村基站分级建设体系,以便更好地控制投资,扩大中国移动的网络优势。

2 农村基站投资成本分析

2.1 农村基站建设现状

中国移动X省基站建设流程是:设计院勘察后结合市县公司的意见,确定方案上报省公司,由计划部牵头,网运、网优、工程等部门共同审核通过后下发建设方案。主要问题有:

(1)基站建设方案选择不规范;

(2)各市公司项目管理水平不均,基站造价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3)建设方案受人为经验和要求影响较大。

2.2 各期工程各类站点投资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租房站的前期配套造价起伏不大,而土建机房站点和室外站的前期配套投资变化较大。以G15.1期为例,土建机房的前期配套投资是室外站的1.96倍。因此,需要针对农村基站建设进行分级,合理分配投资,加强市公司的项目管理能力。

3 农村基站分级体系规划

3.1 农村基站分级因素

农村基站分级需要考虑业务容量、安全性、传输容量等条件,而以业务容量和安全性两个方面最为关键,因此本文将这两个方面作为基站分级的主要依据。

(1)业务容量

移动集团公司定义的农村基站是指行政级别为农村和乡镇的基站。

×省移动农村基站中仅有5.5%的站点载频总数大于12个,乡镇的基站中也仅有33.2%的站点载频总数大于12个。而该省主设备供应商爱立信和华为的主流室外站产品RBS6601、RBS2116和BTS3900A、DBS3900均支持12个及以上配置,也就是说室外站设备能够满足绝大部分农村基站的容量需求。

(2)安全性

安全性考虑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基站防盗能力;第二,基站的防灾能力;第三,基站在应急情况下的后备时间。

由表1可以得出:

1)室内站被盗数量远比室外站多;

2)室外站和室内站被盗损失相当。

采用何种站型都无法彻底解决基站的被盗问题,由于室外站被盗的次数比室内站要少,所以采用室外站相对能够满足农村基站的建站需求。

X省是自然灾害多发地,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雪、台风、洪涝等,不同机房防灾能力不尽相同。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灾害类型选择相对应的机房类型。

影响后备时间和运维响应时间的因素主要有:1)开关电源容量;2)交流总容量;3)蓄电池后备时间;4)是否具备自启动油机。

各种机房常用的电源配置见表2。可以看出,室外站的后备时间跟室内站基本接近,而且都大于集团的“后备时间大于8小时”的要求。此外,随着新型节能设备的大规模使用,后备时间会进一步增加。也就是说,室外站能够满足后备时间和运维响应时间的要求。

3.2 农村基站分级体系

表3农村基站分级体系

根据×省移动防灾防盗形势和基站建设要求,本文针对农村基站划分了六种等级,各种等级基站的防灾防盗要求如表3所示。

我们可以依据站点周围环境及灾害发生的情况,按照农村基站分级体系去指导勘察,并作为设计方案的依据,使得农村基站建设方案更加合理,满足市场需求。

3.3 农村基站分级体系的意义

采用农村基站分级体系有如下意义:

(1)使基站建设更加合理规范;

(2)有助于各市公司标准化地准备前期工作,更好地完成滚动建设任务;

(3)有助于各市公司成本控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高网络建设能力;

(4)加快建设速度,保持移动的网络领先优势;

(5)保障投入产出比,实现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

4 投资分析

表4、表5为×省移动G14.1期基站工程农村基站分级前后的投资表。可以看出,基站分级后比分级前前期配套投资节省26.53%。

5 结束语

本文根据×省移动各地市不同的建设需求,从业务容量、防盗能力及防灾能力等方面分析,建立了农村基站分级体系,以满足不同地市不同区域的建设需求。并以某期工程为例,对比建立基站分级体系前后的投资差异,发现运用农村基站分级体系后能够节省投资26.5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基站综合防雷设计方案 下一篇:本地传输网汇聚机房专项规划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