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英语学习之桥

时间:2022-07-09 10:41:39

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英语学习之桥

摘要:在学校组织的跨学段衔接教研中,我们发现,由于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教学实施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小学、初中、高中英语教学存在衔接不流畅,甚至学生无法适应新的学段学习,教师也感到教学实施困难的现象。针对此问题,我们经过教研,采取了依托网络,采取远程教研、在线辅导等方式,实现家校互通、师生互动,打破学段限制,为学生小学、初中、高中英语学习搭建衔接桥梁,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践探索,得出了一些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解决这一困扰各学段师生、家校的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英语;网络;衔接教学;创新

耳边常听到“小升初”“初高中衔接”等字眼,身边也常见到刚上初中或初中刚毕业的学生说起新学段英语学习时的愁眉不展,本应顺利完成的各学段英语学习衔接,为什么成为了许多学生的痛?为什么我们的许多老师也面临着面对新入学学生,开展英语教学头痛不已的问题呢?作为一名初中英语老师,我在接手新七年级的学生时,总会做一些学情调查,看一看学生入学英语程度,再做相应的小升初衔接教育,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英语学习。我也认识到学生毕业,并不等于我的英语教学任务完成了,新高一的学生英语学习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帮这些孩子缩短高中英语学习适应期呢?这些思考和困惑,我原以为只存在于初中,或者只有我才遇到。但是,当我们校长倡导的跨学段、校际衔接教研活动进行时,我和同事们发现这不是一所学校或几个老师遇到的问题,而是普遍的问题。

一、英语学习衔接问题出现的原因

1.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课改推进过程带来的影响

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是分学段进行的,在编写中虽然注意了学科的整体性,但是依然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一定的不兼容性。同时小学、初中课程改革推进多年后,高中才进入课程改革,小学、初中、高中在课程改革时间上和要求上存在差异,并由此带来了教师教学等多方面的差异,也造成了三者衔接的障碍。

2.多版本教材选用和教师不同教学习惯带来的影响

许多地区在选用教材版本时,是小学、初中、高中各选择各的教材,虽然课程改革强调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是,许多地区的老师还是对教材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并且每位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的要求又各不相同,由此产生的对学生的影响,直接导致学生在进入新的学段时英语学习衔接十分困难。

3.现行的学段和学校划分带来的影响

学生离开原有学段或原有学校后,原来的教师即使想继续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也往往因为现行的学段和学校划分的缘故,缺乏教研或者交流的时间平台,无法延伸到高一级学段或者其他学校,而面对学生困境,教师们往往爱莫能助,无可奈何。

在经过调研得出了上述原因后,我们借助学校开展的跨学段、校际间衔接教研的东风,依托网络开展了一系列打破学段、校际限制,为学生小学、初中、高中英语学习搭建衔接桥梁的实践探索。

二、我们的实践研究

1.通过远程教研,帮助教师顺利衔接,推动学生顺利衔接

有真实了解学生原有的英语学习状况,特别是课标、教材、学习状况的差异,才能更好地有的放矢,组织学生进行新的英语学习。这迫切要求我们开展跨学段、校际间的衔接教研活动,而现实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教师进行跨学段、校际间的教研活动。如不同的管理体系、时间、交通、资金、场地等问题。因此,我们通过搭建与其他学校教师的远程教研平台,借助QQ群、邮件群组等网络通讯技术,克服上述困难,打破时空限制,及时进行不同学段教师的信息交流和教研互动。

作为初中学校,我们不仅与小学教师进行了衔接教研,了解我们学生进来的状况;还着眼学生长远发展,与高中教师进行了衔接教研,了解孩子出路的要求。我们还将高中教师的建议及时贯穿于我们的三年教学,及时将初中英语学科的学习内容与高中英语学习内容的差异,要求的不同,也告知高中教师,帮助教师顺利衔接教研,从而推动学生顺利完成英语学习衔接。

2.开展在线辅导,帮助不同程度学生顺利衔接

我们英语教师还组建了班级英语学习QQ群,打破学生仅仅只有在课堂、在学校学习英语的限制,实现了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英语学习的全程辅导与跟踪。教师们在网络上或一对一或一对多,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极强的指导,帮助不同程度学生都找英语学习进步的阶梯,实现学生英语学习的共同发展,从而顺利完成英语学习的衔接。

3.借助校讯通,搭建家校互通新渠道,推动学生英语学习的顺利过渡

现在的家庭越来越重视教育,特别是对英语学习特别重视。在学生进入新的学段或新的学校后,许多家长都希望能够了解到孩子在英语学习上的状况,新的任课教师要求,从而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习英语。过去,我们通过电话或者家校互访,出现了效率较低,甚至因为时效性不足,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改进的问题。但是现在我们通过校讯通的家长公告、留言或者个性群发功能,将需要给予同类建议的学生家长一起发送短信,大大提高了家长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指导力度,家校合力,推动了学生英语学习的顺利过渡。

三、结论

虽然小学、初中、高中分别属于学生成长阶段和受教育阶段,有着不同的教育规律和特点的三个阶段。在此期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均发生了变化,英语学习的要求、材料、习惯等也存在较大差异,但只要小学、初中、高中教师能依托网络,打破学段和校际界限,做到知己知彼,携手互补,学生学习英语就会有连贯性,而且会对英语学习有持久的热情和信心。

让我们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师,携手网络与现实,为学生搭建一座通往成功的学习桥梁,到那时我们的英语教学一定会是最有效的,将改变孩子一生!

(作者单位: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

上一篇:让琅琅书声渐行渐近 下一篇:浅谈教师在古诗文诵读教学中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