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2-07-09 09:47:24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教学有效性,主要是指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方面,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初中地理的教学活动主要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获得都是以课堂为主阵地。因此,如何在把握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发展,是广大地理教师所共同追求的。

一、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情境是由人的主观因素(认知、情感等)和客观环境因素(时间、空间、设备等)所构成的情和境的总和。课堂就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和发展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由于初中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阶段,若在课堂教学中能精心创设地理学习的良好情境,让学生借助一定的情境来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另一方面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策略。例如,在讲“经纬网”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在茫茫的大海中,有艘海轮遇到风暴失去控制,船长命令立即发出呼救信号,报告出事的详细地点,可使邻近的船只及救援人员迅速准确地赶来救护。请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报出准确的位置呢?这一情境的创设,引发了学生对经纬网的学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教师就可抓住时机进行知识的传授。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还经常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新课引入方法:地理新闻引入法,师或生评述国内地理新闻;地理趣闻引入法,师或生评述地理趣闻,如:世界之最;头脑冲浪法,教师提出地理趣题激发学生讨论;学生报告引入法,学生对学习专题提出个人或小组报告;一题多练法,教师针对学生作业错误编制开放性题目,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目标激励法,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奖励目标,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题;表扬批评引入法,对表现较好的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激励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并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少批评;地理游戏引入法,利用课件或制作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竞赛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自主合作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

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实现主动式、交流式合作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索与处理、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和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探索精神,变讲堂为学堂,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施教之功,在于诱导;学习之功,在于领悟。”我们教师只有做好自己的主导工作,把学生引导到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地位,学生才能发展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把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学,要求学生在自学前提下经过分析、归纳和综合写出阅读提纲,并把不懂的问题设计成题目向同学讨论或向教师质疑,然后教师再答题和精解,使学生多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培养和发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作风。教师讲课要“小而精”,要做到设问精,讲解精,点拨精、让学生有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的时间和空间,而不只是把知识死记硬背。让学生根据问题的难度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地支配学习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三、巧用地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获得有关地球、地图的基本知识,以及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如何使学生准确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我认为,除了运用某些教学方法之外,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1.展图。在教学过程中,将地理挂图展示在学生面前,或教师画黑板略图,让学生自己在挂图上或板图上指出所学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2.说图。利用挂图或板图,教师进行细致地讲解。比如在讲“大洲和大洋”这节时,教师利用“东西半球图”让学生先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然后教师再进一步讲清哪个是东半球,哪个是西半球;东西半球各分布有哪几大洲,各大洋被哪几大洲包围;各大洲分别临近哪几大洋等。这样可使学生明确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进一步加深印象。

3.绘图。当图形在学生的大脑中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开始让学生在本子上描绘出相应地图的轮廓,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填图,学生在本上独立填图,并用幻灯展示学生的作业,进行相互比较,让学生自己选出最佳“作品”,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熟练程度。

读图是地理学习的一大特色。没有图,就没有地理学。地理课本中的各种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等,有机构成了一个“图像系统”。地理与其他学科不同,除了文字系统以外,尤其要重视“图像系统”的学习。这是因为这些图像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它具有感官刺激强、信息容纳量大、表述简明扼要等优点。借助读图可以更好地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进一步理解地理概念原理。通过学生在读图、思图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有效提高了地图的利用率,加快了他们的思维节奏,促进了学生的主动交流。在由简单的问题过渡到复杂的问题中,课本中的知识得到消化,读图的水平也在提高。地图成为学生培养问题意识、发现问题的天地。

四、制定激励措施,引发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普通的课堂教学上有时可能很难完成。因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规定的教训内容,对于实践很少涉及。学校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对于地理有兴趣和独到见解的学生,可以成立兴趣小组,由老师带队,做一些地理情况的调查或是研究。制定一套合理的奖励机制,对于学生的实践成果给予一定的肯定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动手热情,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实践成果是有人欣赏,是有价值的,从而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初中地理的学习中。

总之,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初中课程改革的关键。只有关注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师多反思多钻研,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探究的权利和机会,一定会打造出高效课堂。

上一篇:浅议中学英语课外阅读 下一篇:刍议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