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创业机制研究

时间:2022-07-09 08:00:58

【前言】当前大学生创业机制研究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创业既可以在现有的组织内部进行,也可以指刚开始建立的新企业;创业者既可以是受过教育的大学生也可以是长期在市场上锤炼的经营者。创业者需要一定的营销知识、稳定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沟通能力和承受压力能力。经过学习和不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业素质,人人都可以创...

当前大学生创业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创新创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大学生创业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现有的大学生创业机制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缺乏经验,创业教育较薄弱,政府引导服务功能不完善。在整个创业机制设计中社会、政府和高校要营造好的创业文化,完善创业教育,竖立创业典范,搭建创业平台,鼓励促进大学生为社会持续创造价值,使之能创业,创成业,创大业。

关键词:创业机制 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机制分析

在我国,创业学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资料主要是翻译国外有关创业的书籍和文章,介绍国外的创业理论、创业案例等。创业机制是指为推进创业而建立的机构、系统和制度以及各因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相关性、系统性、渐进性和制度化的特征。创业是一个发现、酝酿和行动,并由此创造出新产品或新服务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

创业既可以在现有的组织内部进行,也可以指刚开始建立的新企业;创业者既可以是受过教育的大学生也可以是长期在市场上锤炼的经营者。创业者需要一定的营销知识、稳定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沟通能力和承受压力能力。经过学习和不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业素质,人人都可以创业。在市场经济活跃的今天,创业为能人展示自己提供了舞台。同时创业也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创业机制的内涵:创业主体的愿景,创业者对创业的思考、决策和对创业成功渴望带来的动力;创业的载体,可以是完全从新开始的企业,可以是行业流通渠道中的一个环节,也可以是服务某企业的企业;创业环境,政治经济环境、企业进入壁垒、企业退出机制等对创业收益和风险的影响这些综合因素都左右创业的成功。

大学生创业机制构建的现状

(一)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大学生创业相比较。我国大学生从观念、素质,到经济体制、政策体制、社会环境以及文化氛围等存在多方面差异,创业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阻碍性因素。知识限制、经验限制和资金问题。如传统文化观念的限制、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缺陷、创业认识不足导致目标定位不切实际、创业资金的缺乏、社会经验的不足、缺乏成熟的创业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等,都使得大学生创业面临重重困难,客观上也制约了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二)创业教育较薄弱

我国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晚,而且现行的教育体制存在脱离现实,并没有真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从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的理念转变。高校的创业教育相对滞后,创业教育观念落后。大学生创业机制上也存在缺失,没有将创业教育积极地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绝大多数高校缺乏创业教育的机构、师资、制度等必要条件;高校与企业界联系不够、缺乏企业界的关心和支持等。

(三)政府服务引导功能不完善

地方政府部门如工商、税务、人事等对大学毕业生创办企业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企业管理、人事制度上也没有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有力支持,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整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法规。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机制建设中的缺位主要表现在创业政策不完整,氛围营造不够,个性化创业指导不够,只是简化了一些手续,在经营领域、融资渠道、个性化跟踪指导和税收优惠等关系到大学生创业的关键问题上支持较少,未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系。

完善大学生创业机制要注意的问题

(一)创业文化的营造

文化最有生命力和渗透力。高校和社会既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又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宣传大学生身边的典型成功案例,把他们的创业经验,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精典案例。通过举办“赢在大学”、“职场挑战精英赛”等与创业相关的活动使每个人都为创业而行动,引导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增强自主创业意识,从而营造好的创业文化。

(二)政府的驱动鼓励

政府首先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加强:完善政府引导与服务机制。政府要提高服务意识,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规建设要进一步加以规范和完善。要简化程序,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门槛。帮助高校解决大学生创业的实际困难。目前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的实际困难主要有创业知识缺乏、融资渠道不畅、创业基地设施不完善等,这些都需要政府来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尽量减少限制性条件。对大学生创业不能简单从解决就业的角度看,应该从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经济转型这方面去认识。其次要从大学生实际出发。要引导大学生合理定位,确立与实际相符的创业目标。政策就是导向,有什么样的政策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和创业目标。创业政策要引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创业目标,使新创业企业能生存能赢利能发展。

(三)创业教育的完善

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要转变教育的观念,确立以创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观。学校教育不等于职前岗位培训,它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走向社会的起点,而不是终点。转变单一的人才观,确立复合通用的人才观。要通过系统的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增强广大学生的目标意识、自主意识、发展意识。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更应该突出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同时创业教育应该是一项教育的系统工程,它面向的是所有有志于创业的人,而不仅仅针对在校大学生。它的教育过程是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它具有终身教育的特征。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将自己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培训学生自我创业的意识和企业家精神,其教育内容涉及企业方方面面,如产品设计技术、质量管理、营销战略、品牌管理、资金筹措、沟通技巧、商业法规及政府的有关法律章程等。

高校还要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运用创业教育中的新理念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引导大学生理性自主创业。其次高等院校要积极开展创业计划大赛或组织创业实践,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操作能力,并对创业项目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高校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将高校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形成生产力,并把发展方向更多地和企业紧密结合,这是高校所在地区的自主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途径。

(四)创业平台的构建

搭建创业平台,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的社会配套体系。高校创业教育中心、大学生创业基地、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创业培训机构等等,形成了一个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地整合了社会各类创业资源。

大学科技园本身可以作为大学师生创业的实践基地。它是大学生创业的不可或缺的土壤。作为产学研合作下大学科技园逐渐发展成创业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培训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在实现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及高校创业环境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构建各类创业平台对创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大学生创业机制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政府和高校实现良性互动。政府制定推行创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和创业环境。大学生自身也要加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锤炼良好创业心理素质,为将来的创业做好知识、技术、能力的储备。高校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的创业教育,积极培养大学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创业意识。增强大学生对未来创业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达到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创业、创成业、创大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杜娟.创业教育的理论范式与实践研究[J].探求,2002(2)

2.高健,邱家明.大学生自主创业机制构建与企业实践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9)

3.顾建国.大学生创业机制建构:高校与政府的作用[J].扬州大学学报,2008(6)

4.杨静文.“创业机制”探讨[J].江苏商论,2005(4)

5.林强等.创业理论及其构架分析[J].经济研究,2001(9)

上一篇: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下一篇:我国产业外资垄断趋势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