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在士官教育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时间:2022-07-09 07:27:21

微课程在士官教育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摘 要】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微课程,具有实用性、互动性、灵活性的特点,迅速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目前,我校正处在转型期,必须针对士官教育的特殊性和士官学员特点,积极探索与教学内容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新方法,而微课程的可视化、针对性强以及移动学习的优势,为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士官教育 微课程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062-01

一 微课程的概念及特点

微课程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首创。他认为微课程是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知识脉冲”,并给出了微课程五步建设方法。国内最先提出微课程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的胡铁生,他认为微课程突破了教员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对教员的电子备课、网络教研,对教员的专业成长都提出了革新要求。综合这些研究观点,笔者认为微课程是教员借助网络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设备,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制作形成1~3分钟的教学多媒体,供学员在课堂上或课下通过移动终端平台进行学习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实用性。微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微小,即时间短而内容集中。相对于传统课堂的45分钟讲授,1~3分钟的微课程,使学员还未感到疲惫,即掌握了教学内容。由于教学内容每次只让学员学一点,所以有利于学员对知识的吸收。与此同时,通过微课程前后衔接式的扩展学习,可以实现不断滚雪球式地增加信息量。另外,微课程制作手段更加丰富。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求更加自由,学习效果将明显提高。(2)互动性。面对面教学中,学员可以向教员提出疑难问题,进行交流互动;在线教学中,学员还能学习多媒体手段的使用技巧。学会包括视频剪辑、影像处理、动画制作、模拟仿真、资源等诸多相关功能在内的一系列计算机软件的使用,这些都对教员的信息化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 微课程在士官教育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微课程的教学内容贴合士官学员的思维方式

士官学员侧重于运用形象思维,擅长在直观感知中习得知识,同时其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微课程蕴含精简的授课内容,形式更加多样、知识更加丰富,更能满足士官学员的学习需求。具体表现在:(1)微课程的设计能聚焦教学难点,紧扣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牢牢抓住学员较短的注意力时间,设计目标单一,思路更加清晰,使学员即学即会。(2)注重整体规划。能促进学员对课程体系的深入理解。学员通过以微课程为核心的扩展学习,能清楚当前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的上下文背景。(3)注重因人施教,实行个性辅导。当微课程被于网络课堂上时,教员可通过不同学员的账号查看其学习进度、掌握学员学习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补充微课程内容,使知识过渡更加自然。

2.微课程的教学模式符合士官学员的知识内化规律

士官专业课教学注重教学过程,更强调学员的参与性,要求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员进行操作和交流。而微课程则对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以更加高效的学习体验和课外知识的按需补充来进行教学。例如,学员可先利用自习课时间在网络教室观看理论视频,替代以往教员的课堂讲解。在这种课堂上,他们把精力集中在完成操作练习以及与教员和同学的互动交流上。当发现大多数学员被相同问题所困扰时,教员可开办一个小型讲座,及时给予集中辅导解决。这种方式遵循了学员学习和知识内化的规律,增加了学员和教员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时间,构建的是一种让学员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最为重要的是将教员从讲台上的“权威”转变为学员身边的“教练”,以此拉近了教学双方的距离。

3.微课程的认知方式满足士官学员的客观需求

为适应士官岗位任职能力需求,士官专业课教学要求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传授给学员学习方法,与此同时,士官学员以形象思维为主,对过程的经验性、策略性知识的掌握相对容易,而对陈述性的理论知识相对排斥。微课程采用丰富的多媒体,可以随时随地移动学习的特点更能满足学员的需求。首先,微课程丰富立体的内容更加直观,军事训练中因安全、资金及其他现实条件的约束,无法进行实践操作体验的内容,则可通过微课程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加以弥补;其次,微课程能在学习中培养学员的发散性思维和再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员的能动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学员结合自身的学习体会或工作实践经验,敢于对问题进行创新研究;再次,微课程注重学习中的互动、信息交互,通过巧设情境促使学员对问题背景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或让学员建言献策提出自己的想法,给学员以更大的自。

鉴于微课程的优势,笔者认为,在士官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广泛应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这样能使学员通过感性的认识来理解知识,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上一篇:刍议小学阶段应培养的语文学习习惯 下一篇:中职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